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里巴巴2019財年Q2財報:營收增54% 主動調整營收指標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玲 攝

每經記者 王星平 實習編輯 王麗娜

  “雙11”在即,阿里巴巴也交出了最新一季度的“成績單”。

  北京時間11月2日晚,阿里巴巴集團公布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2018.7.1-2018.9.30)財報。根據財報,當季阿里巴巴收入851.48億元,同比增長54%;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盈利為234.53億元,同比增長6.18%。其中核心電商收入724.75億元,同比增長5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相較於上一季度61%的收入增速,本季度還是有所下滑。而54%的數值也打破了此前連續6個季度保持超過55%的高速增長。

  儘管如此,如果放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阿里巴巴的收入增速仍然超過包括FAANG(Facebook、亞馬遜、蘋果、Netflix與谷歌)在內的全球互聯網同行,達到連續5個季度領跑全球互聯網第一陣營。值得一提的是,或許也因為這種巨集觀環境的不確定性,阿里巴巴將2019財年的收入指引區間調整為3750億元至3830億元,較原先的收入指引調整幅度為4%-6%。

  電商業務依舊是主要增長極

  對阿里巴巴來說,電子商務業務一直都是其最大的收入來源,這一財季也是如此。財報顯示,這一季度核心電商收入724.75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阿里新零售的基座之一天貓實物GMV同比增長30%。根據易觀的份額報告,天貓在B2C市場的份額達到59.5%,同比提升了0.5個百分點。

  眾所周知,對於2C端的電子商務來說,要想持續性的穩健發展,必須要有用戶群體的持續增長作為支撐。阿里巴巴的核心電商業務也不例外。記者在財報中注意到,截至9月30日,阿里巴巴年度活躍消費者突破6億大關,相當於中國人口總數的45%,當季淨增2500萬至6.01億。

  據阿里巴巴方面介紹,這已是阿里連續五個季度用戶增長超兩千萬,而主要增長來源於阿里在欠發達地區所獲取的新消費者。

  “在低線級城市的獲客上,阿里巴巴繼續通過豐富平台產品選擇,以滿足不同層級消費者的需求。”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例如本季度,淘寶、支付寶這兩大“國民級應用”聯手推出拚團小程式正式上線,結合阿里生態的協同效應,真正給下沉市場用戶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電商業務之外,財報還公布了阿里其他業務的表現。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的第二季度,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收入為56.67億元(大約8.25億美元),較2017年同期的29.75億元增長90%,這與此前超100%的增速有所下滑。此外,截止本季度,螞蟻金服國內年度活躍用戶超過7億。

  在阿里巴巴財報發布之後,其盤前估價持續漲幅超1%。

  主動調低營收指標

  在過往的財報發布中,阿里巴巴時常會根據當季度的業績表現調整財年收入指標,此次也是如此。但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此前大幅度的調高,此次阿里對財年營收指標的調整可謂是“謹慎”。

  阿里巴巴在財報中宣布,將2019財年的收入指引區間調整為3750億元至3830億元,較原先的收入指引調整幅度為4%-6%。事實上,這不是阿里第一次主動調低營收和利潤指標。早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波及全球、衝擊中國中小企業之時,阿里巴巴就曾主動調低利潤指標。

  對此,阿里巴巴表示,鑒於當前巨集觀經濟條件的不確定性,最近集團決定短期內不會變現隨著旗下中國零售平台用戶及互動增加而遞增的廣告庫存,希望此舉可讓平台上的中小企業獲益。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也於今日表示,阿里巴巴將堅決兌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一使命,絕不一味追求自己的高增長和高收入,全力幫助中小企業和商家擴大銷售增加利潤,扶助他們度過全球經濟震蕩期。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調低指標,也有可能是因為業務增長有所下滑的原因。

  記者注意到,在阿里調低指標之前,市場對其預判也有所變化。據了解,近期,已有多家投資銀行下調了阿里巴巴的目標股價。麥格裡(Macquarie)10月23日將阿里巴巴目標股價從250美元調低至225美元;10月15日,瑞銀將阿里巴巴目標股價從295美元調低至220美元;10月12日,華爾街投行Stifel Nicolaus將阿里巴巴目標股價從220美元調低至202美元。

  或許阿里對這種市場表現也有所預測,記者注意到,在財報中,阿里還披露了自2018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一項股份回購計劃,截至2018年11月1日,阿里巴巴已經回購約912萬股,總收購價格達到約13.3億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