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停業20天后,海底撈恢復營業,但你還看不到甩面表演

每經編輯:李淨翰

突如其來新冠肺炎疫情,讓不少人只能呆在家裡,失去外出品嚐美食的機會,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這也讓餐飲行業遭遇衝擊。2月12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餐飲業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調查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46721億元,其中15.5%來自春節期間這一傳統的消費旺季。而今年春節期間餐飲業損失嚴重。本次調研顯示,相比去年春節,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為5%。

根據恆大研究院發布的數據,僅在春節7天內,疫情已對餐飲行業零售額造成了5000億元左右的損失。

以火鍋行業巨頭海底撈(6862.HK)為例,公司此前公告稱,受疫情影響,中國內地所有門市1月26日(大年初二)起暫停營業。

直到2月15日,海底撈外送官方微信發布公告,自2月15日起,海底撈外送中國內地部分門市將陸續恢復營業,同時全面升級“安心送”和“無接觸配送”服務。海底撈隻開放了外賣,也意味著大家想要在店裡看到甩面表演還要等等了。以此計算,海底撈已停業20天。

此前,中信建投發布研報稱,以停業15天計算,估計疫情造成海底撈2020年營收損失約50.4億元,歸母淨利潤損失約5.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上市的海底撈近期股價走勢強勁,截至2月14日,公司股價在2月的漲幅達8.67%,最新市值為1728億港元。

圖片來源:Wind

海底撈宣布恢復外賣

2月15日,海底撈外送官方微信發布信息,即日起,海底撈外送中國內地部分門市將陸續恢復營業,其中北京部分門市2月15日恢復營業,上海部分門市在2月16日,西安、深圳、南京部分門市為2月17日。

圖片來源:海底撈外送

海底撈表示,外送業務已升級為“安心送”,支持“無接觸配送”,暫不提供鍋爐具的租賃使用,暫不提供入戶服務。

此前,在1月26日大年初二,海底撈率先發布公告,稱受疫情影響,中國內地所有門市1月26日起至1月31日暫停營業。

休市近一周後,海底撈再發通告延長暫停營業時間,後續營業時間將視疫情發展及國家規定另行通知。

截至2月15日,海底撈門市已停業20天。

機構:預計疫情造成公司2020營收損失約50億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玲 攝

2月4日,中信建投發布研報就疫情對海底撈業績對影響進行分析。該機構表示:

海底撈內地所有門市自1月26日起暫停營業,預計將於元宵節之後恢復營業,預計約停業15天左右,約佔全年經營天數的4%,且停業期間仍產生一定成本。

門市恢復營業後,由於疫情影響仍需一定時間恢復至疫情前水準,預計一季度營業後翻台率約3.5,二季度翻台率約4.2,下半年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門市拓展速度受影響,但考慮到門市拓展自下而上,且流程穩定,公司本身資金相對較充裕,故拓展速度受影響較小,預計2020年新開門店接近250家。

淨利率受到一定衝擊,因門市停業期間,海底撈承擔員工基本工資等,且運營後的恢復期,門市運營成本等佔比提升,但預計憑借自身協同能力能有效降低和控制成本。

中信建投還表示,疫情前預計公司2020年營收402.87億元,歸母淨利潤35.93億元,以關店15天計算,由此估計疫情造成公司2020營收損失約50.4億元,歸母淨利潤損失約5.8億元。預計2021年拓店數量較原預期或小幅提速,經營效率穩定,不下調2021年盈利預測。

海底撈最新財報顯示,公司2019年上半年收入116.95億元,同比增長59.3%;淨利潤9.11億元,上年同期6.46億元,同比增長41%。

中國烹飪協會:餐飲企業面臨四大困難

中國烹飪協會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了目前餐飲企業面臨的四大困難:

一、負擔重損失大

疫情突發期間,大多數餐飲企業都無法正常營業,在營業收入造成重大損失的同時,還需承擔多項成本費用支出,而這些對餐飲企業更是雪上加霜。平均每家受訪餐飲所要承擔的成本費用水準如表所示。

表:疫情期間平均每家受訪餐飲企業主要成本費用情況

具體來看有以下三個方面:

儲備物資過期損失。按照以往慣例,春節期間,餐飲企業一般會準備平常3—5倍的備貨量。還要承擔提前儲備的食材過期的損失。主打現做現賣、食材新鮮的餐飲企業損失更為慘重。而以成品半成品為主的中西式快餐、小吃類餐飲企業,其部分庫存由於包裝保存期限時間較長,庫存損失相對較小。

房租人工成本等固定支出。儘管大多餐飲門市閉店,但依然要承擔房租、人工成本、水費、電費、折舊等固定開支。為了穩定員工,保證營業門市正常經營,很多餐飲企業還給員工發雙薪和每日出勤補貼等。就算是關閉歇業的門市,也會負擔員工的食宿等費用。

疫情防治物資採購成本。自疫情爆發以來,很多餐飲企業積極調動資源採購大量防護物資,努力滿足企業自身的口罩、測溫設備、消毒用品等疫情防治物資的供應,既是為保護企業員工,也是保障仍在營業的門市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安心的餐飲服務。此外,有條件有能力的餐飲企業還為武漢支援物資,有的還在各大城市免費贈送,甚至啟動國際採購途徑。

二、外賣業務難以為繼

疫情防控期間,餐飲服務堂食量大幅減少,有的企業寄希望於外賣外送能增加收入,23%的受訪餐飲企業在春節期間繼續提供外賣外送業務,但效果並不明顯。主要原因是,春節期間居民外賣訂單量減少;疫情防控期間各小區對外來人、包括送外賣人員管控嚴格;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需要向外賣外送平台支付傭金,而91%的企業表示平台傭金費率並沒有優惠,甚至還有2%企業表示傭金費率有所提高。

三、現金流緊張

疫情爆發於春節期間,餐飲企業大量現金已投入到春節前工資獎金發放,以及春節期間的儲備食材物資中。作為一個較強依賴現金流的行業,餐飲業將逐漸陷入現金流短缺的危機。受經濟和市場的影響,如果經營持續不見好轉,大多餐飲企業三個月之內就可能會出現資金鏈緊張的局面,面臨無法支付供應商貨款、物業房租、員工工資等迫切困難。

四、融資貸款較難

為了緩解現金流緊張危機,餐飲企業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各金融機構申請貸款。但是,對傳統金融機構而言,餐飲企業、尤其是中小餐飲企業並不屬於優質穩定的客戶,餐飲企業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具有一定的困難。而在當前危機下,餐飲業能借到錢的其他渠道並不多。

目前,餐飲行業與外賣外送平台、生鮮電商等企業跨界合作,在靈活用工、金融信貸等方面進行探索式合作:

2月1日起,盒馬生鮮與青年餐廳、雲海肴、西貝等多家餐飲企業開展合作,將餐飲企業員工臨時借入盒馬生鮮,既解決了現階段餐飲企業待業人員的收入問題,同時也能解決生鮮電商因疫情爆發、訂單需求暴漲而帶來的人手不足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餐飲企業的成本壓力。

2月1日,美團啟動商戶幫扶舉措,2月4日,首批商戶扶持貸款到位,美團生意貸聯合光大銀行、江蘇銀行共同為雲海肴、周麻婆分別提供1000萬元貸款,將用於員工工資、店鋪租金等方面支出,以幫助餐飲企業渡過疫情。浦東銀行也在三天內就迅速為西貝提供了1.2億元貸款。

截至2月16日20:17,新冠肺炎確診68595例,死亡1667例。

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疑問,每經疫情智能機器人7*24小時為您解答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烹飪協會、中信建投研報、每經APP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