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面對腫瘤終末期患者,護理工作應該這樣做

導讀

身患腫瘤的終末期患者無論在身體臟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自身感受、生活質量方面均遭到嚴重負面影響,因此護理人員結合科室實際及患者病情需要,給予他們精準的個體化護理措施能夠將關愛傳遞給患者及家屬。

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臨終和死亡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而對於腫瘤晚期患者來說,明知治癒無望,躺在床上慢慢地等待死亡確實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如何給這些瀕臨死亡的人們多一點關愛,讓他們在生命的最後時光無痛苦、無遺憾、有尊嚴地慢慢死去,是迫切需要醫者深入思考解決的問題。

隨著腫瘤專業化護理的發展,緩解疼痛及其它痛苦癥狀,為患者提供身心、社會的全面照顧,以及幫助家屬應對悲傷,成為腫瘤姑息護理的重要任務。姑息護理在發達國家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在我國尚處在開始階段。

姑息護理是對沒有治癒希望的疾病進行積極而全面的照顧。其宗旨是將臨終階段看成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生活,旨在減少臨終癌症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維護臨終患者的尊嚴。姑息護理始於臨終關懷,但不等同於臨終關懷,它貫穿於進展期疾病始終,由前期的姑息照護,臨終階段的姑息照護及患者死後對家屬的哀傷輔導三部分組成。

基礎護理

1.首先,為病人創造舒適、安靜、人性化的生活環境,溫馨美好的環境可使病人產生對生命的熱愛,並珍惜生命。保持病房內整潔,通風良好,光線明亮,溫、濕度適宜,床部門舒適。

2.飲食護理,向病人和家屬做好飲食宣教,分析飲食的重要性,根據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富含營養的飲食計劃,並告知家屬盡量按照患者口味烹飪食物。

3.關注患者的自身感受,給予優質的生活護理。①注意口腔衛生:如果有口腔潰瘍、炎症,建議患者不要吃酸性食物,飯後及時漱口。對不能進食或口腔有疾病者,及時予以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濕潤,張口呼吸者可以用生理鹽水濕潤口唇,也可塗潤唇膏。②加強皮膚護理:晚期癌症患者身體衰弱、長期臥床、因疼痛而長期採取強迫體位,還有大小便失禁、水腫等都極易引起壓瘡,因此給予壓瘡風險評估後,採取及時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使用氣墊床,保持床部門清潔、乾燥,無碎屑、皺褶,定時翻身,保持皮膚清潔及完整性。③頭髮、鬍鬚護理:選擇適合患者發質的洗髮精給病人洗頭,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洗髮精,一周兩次。如果是油性發質可適當增加洗頭次數,使患者的頭髮保持清潔,無頭皮瘙癢、頭屑。對女性患者要勸其將頭髮剪短,便於護理。④排便的護理:臨終患者大多數會出現大小便失禁,因此要保持肛門和會陰部的清潔,每次便後要及時清洗,為肛門周圍紅腫的患者塗凡士林油。

癥狀護理

●疼痛管理

癌性疼痛在晚期腫瘤病人發生率為80%左右,疼痛不僅影響病人的睡眠、進食和情緒,還會使病人和家屬感到不安和恐懼。這就需要有效地緩解疼痛,增強止痛藥的止痛效果,努力做到「讓癌不再痛」。

①藥物止痛:通過正確評估疼痛的程度,按照「三階梯」止痛方法給葯,一般90%以上病人的疼痛可以緩解。

②心理支持:運用心理治療緩解疼痛,醫護人員通過良好的環境和心理狀態來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和疼痛閾值,通過分散注意力、催眠、鬆弛、生物反饋、音樂療法、支持療法來改變自身疼痛的反應,產生疼痛被控制的感覺,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運用所學知識指導病人,使其學會自身止痛。

③家庭支持:多與病人聊開心的事,避免不良情緒的刺激。鼓勵家屬與病人一起參加有益的活動,避免病人長時間躺在床上感到無所事事,從而將注意力集中在軀體疼痛上。陪伴病人看散步、聽音樂、看幽默電視節目等,提醒病人按時服用藥物,記錄病人疼痛的變化及緩解情況,預防及處理止痛藥的不良反應等。指導家屬應用冷熱敷、按摩等物理方法,配合藥物治療以減輕疼痛。

●發熱護理

發熱原因大致有兩種:癌性熱及感染。

癌性熱是腫瘤壞死所產生的毒素引起的癌性發熱,常在後期有廣泛的轉移後出現。指導患者進高熱量、低脂肪、低蛋白飲食,多飲水,穿寬鬆、棉質的衣服,利於排汗,向病人宣教發熱的危險性、預防及處理方法,切忌濫用退燒藥及消炎藥。感染是晚期腫瘤患者嚴重的併發症,是影響患者舒適的重要因素,也是導致抑鬱情緒發生的直接原因。由於免疫功能低下,增加了患者的易感性,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嚴格無菌操作,減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治療;加強營養,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

●便秘護理

晚期癌症患者由於活動減少、過多使用麻醉止痛劑等抑製了腸蠕動,某些抗代謝類藥物的神經毒性麻痹腸道,水分攝入不足等均可引起便秘。護士應注意患者的排便情況,指導患者進粗纖維、新鮮水果、蔬菜,多飲水,可酌情使用輕瀉劑。

心理支持

晚期癌症患者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反應,一般表現為焦慮、恐懼、不安、孤獨、憤怒、抑鬱、猜疑、內疚、自責、失落等。患者一開始被診斷為絕症之際,都無可避免地表現出一系列的情緒反應,所以鼓勵患者儘可能起床活動,既可延緩機體功能的衰退,也可使患者從心理上增強自信。

具體地說,需要採取各種支持措施,解除患者的痛苦,以緩解對死亡的恐懼,並保持其尊嚴;採取體貼、溫柔的態度、通俗易懂的語言,使之感受到精神的力量;並讓病人懂得戰勝不良情緒在疾病治療中的重要作用,從而勇敢地面對疾病。應多巡視,主動溝通,或允許家屬陪住,及時滿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得到慰藉。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微小願望,儘可能滿足患者的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懷、最大的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係,發揮語言藝術的作用。對臨終患者應採取心與心的對話,促使患者獲取心理舒適。每次護理查房時身體盡量靠近患者,握握患者的手,摸摸患者的頭,對不能說話的患者點一點頭,用眼神示意照護者在關心他(她)。有資料顯示,有患者說護士與他的每次握手都給他無窮的力量,也有患者進入模糊狀態後,對護士的握手都會做出反應。

家屬的安撫

家屬是姑息護理的參與者,為病人提供可口、富含營養的飯菜,可以和病人一起分享過去的幸福生活,可以安慰病人、消除病人的痛苦和恐懼,讓病人身體與心理上舒適與放鬆。家屬是患者最大的社會支持力量,也是主要照護者,存在著各方面的心理應激。我們為癌症患者提供姑息護理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家屬的關懷護理。盡量滿足家屬的需求,並和家屬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抓住有利的溝通時機,做好喪親輔導,鼓勵他們適當地釋放自己的情緒,幫助他們適應病人病情的變化及死亡,縮短傷痛的時間,減輕悲傷的程度,認識到自己生存的價值和意義。

姑息護理的重點是從治療護理轉向支持護理,從注意疾病的治癒到保持患者身心舒適。有效地控制疼痛,對改善晚期患者生活質量十分重要,甚至比延長生存時間更有價值。世界癌症宣言的九大目標強調,重視癌症的全程管理和控制、重視康復、姑息和支持治療、有效控制癌痛和心理痛苦。

通過大量的研究和實踐可以看到,姑息治療≠臨終關懷,可以簡單理解為支持治療或舒緩治療,更直白地說,就是讓患者及家屬「活得好+尊嚴辭世」。這就要求姑息治療不僅僅治療疾病本身,更要關注患者本人。

正如心理社會腫瘤學締造者吉米·霍蘭教所講:醫學不僅僅是裝在瓶子裡的葯!希望醫學界通過更加系統、全面、客觀、科學的姑息治療,為中國腫瘤患者帶來「私人定製」的抗癌及姑息治療方案,能夠幫助患者減輕軀體和精神上的痛苦,提高生命質量,幫助患者平靜、安寧地度過人生最後時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