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際天然藥物市場並不等於中藥的市場

導讀:

東西交流,自古有之。張騫通西域、鄭和下西洋、馬可波羅的中國之旅打開了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大門。大唐盛世,中國對外交流頻繁,翻開《新修本草》,我們可以見到不少外來葯。鑒真和尚6次東渡扶桑,現仍有21箱60種藥材完整保存於日本奈良正倉院,它們已成為千餘年來中日醫藥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伴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作為世界傳統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已經走出國門,與海外的交流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個時代。

隨著回歸自然在全球範圍的興起,植物葯的需求量持續增長,成為醫藥產業的一支生力軍。

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這一增長,並不僅僅是中藥的增長。目前國際天然藥物市場是以西方植物葯與植物提取物為主體的。

國際天然藥物市場並不等於中藥的市場,中藥的市場也並不一定就是中國人的市場。

過去20年,西方植物葯有了迅速發展:市場銷售額逐年上升,植物葯相關法規陸續頒布,政府資助逐年上升,研究論文大幅度增加。

不比較不知己所短,也不會知己所長。

通過對比研究東西方植物葯的品種差異、藥用部位差異和用法差異,可以從中得到啟迪,發現東西方植物葯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的信息和相互借鑒的技術、方法與思路。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埃及與希臘等西方文化古國的醫藥知識,與古代中國傳統中醫藥交相呼應。

在漢代至清代,中醫藥學居於國際領先地位,其特點在於中醫理論體系、復方用藥和中藥炮製。

伴隨著東學西傳,西學東漸,世界民族醫藥知識也相互交往,相互滲透。

1940年後,抗生素出現帶來的醫藥革命,促進了化學藥品的發展,佔據了當今醫藥體系中的主流地位。

1980年後,隨著回歸自然在全球範圍的興起,西草藥的研究開發再次蓬勃發展。

「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東西方植物葯均有悠久的使用歷史,有著共同的生理活性物質基礎和共同的醫療保健使命,也接受著共同的挑戰,因而更容易相互借鑒與溝通。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讓我們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博大的胸懷,將世界傳統醫藥的寶貴經驗與豐富資源相容並蓄。超越時空的東西文化的衝撞與融合,必將對東西方植物葯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播放GIF

本文摘自《百葯西來》

本書選錄了100 種西方常用的植物葯,概述其植物來源、藥用部位、產地、藥用歷史、效用和有效成分,希望對東西方植物葯之間的交流起到積極的作用。

以下是更多精彩篇章!!

百葯西來

(掃碼購書,限時折扣)

內容簡介(滑動查看)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