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去年共有186家網貸問題平台被調查,37家涉嫌非法集資

2月14日,國家公共資訊中心在官方微信平台上發布了2018年失信黑名單年度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報告分為2018年度失信黑名單總體情況分析、重點領域失信特徵分析,失信重點聚焦及典型案例三大主題。其中,P2P網貸行業問題平台與權健公司涉嫌傳銷及虛假廣告犯罪案、長春長生假疫苗案等案例一同列入失信重點聚焦範圍。

2018年,P2P網貸行業風險頻發,平台“爆雷”事件時有發生,令投資人損失慘重。據報告對各地警察機構公開資訊的不完全統計,2018年產生問題的P2P平台共1282家,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廣東、北京等地區,其中浙江涉及問題平台數量最多,達287家,佔總數的22.39%。

從平台產生問題的類型來看,47.5%的問題平台發生失聯狀況,14.51%的問題平台已由警方介入,13.73%的問題平台出現提現困難,另有11.86%的問題平台已暫停運營。隨著問題平台數量的增加,警方介入調查的力度也不斷加大。2018年,各地警方共計介入調查了186家問題平台。與問題平台總體地區分布情況一致,警方介入的平台同樣集中在浙江、廣東、上海、北京四地。

從問題平台涉嫌犯罪的類型來看,138家平台涉及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佔總數的74.19%;其次是涉嫌非法集資,涉及37家,佔總數的19.89%;此外,有10家問題平台涉嫌集資詐騙,佔總數的5.38%,另有1家問題平台涉嫌合約詐騙。

作為依托於互聯網而形成的一種新型金融服務,P2P網貸平台具有交易簡單、快捷、門檻低的優勢,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但這種優勢也往往會被集資詐騙活動利用。當事平台假借P2P網貸之名,以正常的投資項目為幌子,實際上進行的是借新還舊,擊鼓傳花式的龐氏騙局。多數平台會以高收益,高返傭等為噱頭進行宣傳,吸引廣大投資者的加入,而聚集的資金則被任意揮霍、浪費、轉移或者非法佔有。報告指出,這種行為嚴重擾亂了互聯網金融的市場秩序,挫傷市場信心。不僅給投資者帶來財產損失,也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為治理P2P網貸行業的亂象,監管部門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要求P2P平台進入合規備案程式。根據2018年8月17日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長官小組辦公室發布的《關於開展P2P網絡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網貸機構合規備案有三個步驟——機構自查並提交自查報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和各地方協會自律檢查(現場檢查)、各地方網貸整治辦行政核查。若試運行無誤,則可申請備案。

2018年末,各地陸續收尾P2P網貸合規檢查後,監管部門發文啟動網貸機構的分類處置工作,意在加快推動不合規的網貸機構的退出。總的來說,除部分嚴格合規的在營機構外,其他類別的機構都要退出。而對於正常運營機構,監管部門提出,要積極引導部分機構轉型為網絡小貸公司、助貸機構或為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