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豆瓣9.0的教師神片,《死亡詩社》編劇成功的秘訣是什麽?

每到教師節,一部關於教育的經典電影《死亡詩社》(Dead Poets Society)都會被人們提起,這部電影上映二十年以來一直位列必看榜單的前幾名,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觀眾。

這部電影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奪得最佳原創劇本,並提名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電影在豆瓣上保持9.0的高分。另外,它的導演彼得·韋爾也導演了《楚門的世界》。

這個故事發生在威爾頓預備學院,該學院以沉穩的教學風格和高升學率聞名,學生們在學校設定好的規則裡學習生活,未來幾十年的方向已經被確定,人生有一套標準答案,他們在家長的厚望和學校的期待中學習。

直到新來的文學老師基汀的出現打破了沉默的課堂,他突破傳統的教學灌輸模式,打開了禁錮學生思想的鐵圈,通過“大多數人在安靜的絕望中生活,當他們進入墳墓時,他們的歌還沒有唱出來。”這樣的詩句引導學生去發現自我,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追求自由、獨立思考。

《死亡詩社》選擇的主題在電影史上經久不衰,它告訴人們要有勇氣追隨你的心靈和直覺,遵從內心成為真正想做的人。有位影迷說“在它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麽一部影片,影響我的一生。”

當基汀老師(Keating)離開教室的時候,學生托德首先站在他的課桌上,叫出“哦,船長,我的船長!”,全班同學都紛紛站起,這些鏡頭依舊讓人內心澎湃。編劇舒爾曼分享了一些關於編寫劇本並將其放到大銀幕上的幕後故事,並分享了作為這部電影編劇的經驗教訓。

一、幸好《死亡詩社》沒改編

實際上,早在1987年,迪士尼就已經收購了舒爾曼的《死亡詩社》劇本,大約兩年後,他們撰寫出了一個初始版本。在迪士尼購買了劇本之後,向編劇舒爾曼表達了很多關於他們想要如何改變劇本的想法。

其中有一個版本是,他們認為編劇舒爾曼可以將其作為一個關於跳舞青少年的時期作品進行修改,並且竟然已經把電影名想好了,叫《搖曳的蘇丹》(Sultans of Swing)。當然這個改編的想法讓編劇感到十分恐慌。

後來,當他第一次到迪士尼工作室和高管面對面會談時,他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麽。工作室的負責人在看過這些想法之後,打消了這些人要改編電影的念頭,並最終決定要製作舒爾曼所寫的劇本,並就此開始談論劇本構思。

二、少即是多

無論是做編劇還是做設計,很多小夥伴都和甲方合作過,那你們一定會聽到過這種需求:越簡單越好。舒爾曼分享了一個非常具體的例子,他說“少即是多”這個概念是把《死亡詩社》的早期場景從劇本轉為畫面的關鍵點。

在男孩們和基汀老師一起上第一堂課的場景中,劇本最初讓基汀老師在教室裡的過道上走來走去,對學生們進行了指導。

然後,基汀老師突然跳到他的講台上,向同學們朗誦了沃爾特·惠特曼的一句詩,“哦,船長,我的船長。” 在這個戲劇性的自我介紹之後,他從講台上跳下來,走出教室,去到學校的榮譽室。

編劇舒爾曼解釋說,導演彼得·威爾拍攝了教室的場景,但是他倆在一天拍攝結束後討論都覺得這場戲所拍的場景太多了。老師站在學生們的上方,但是舒爾曼和威爾意識到這裡的設計過於複雜。

因為在之後的場景中,基汀站在講桌上給學生們上課,與最後學生們反抗的場景相呼應。因此,編劇和導演最終認為這裡只需要讓基汀靜靜地走進教室,並走進學校的榮譽室,效果會更好。這樣的安排讓男孩們感到困惑並好奇這位新老師是誰,想知道他和其他老師的教學風格不同。

但在拍攝過程中,工作室的管理人員堅持認為,由於時間安排和預算,他們無法重新拍攝現場。好在最終在AD部門的幫助下,儘管工作室不同意,但他們還是按計劃進行了調整。

最後效果出來確實盡如人意,這恰恰說明了“少即是多”不僅是一個更好的場景,而且還通過開頭阻止他站到講台上的畫面與最終影片結尾的時候學生們都站上課桌的場景相呼應,給基汀老師的形象設計了一個更加動態的弧線。

三、遵從內心的引導,才能拍出真實的瞬間

在拍攝過程當中,把劇本上描寫的內容轉化到銀幕上真實的場景會有很多偏差。

在一些轉化不那麽合適的時候,就需要導演或者編劇重新做出調整。很多時候,現場的一個即興的改變會在最後成片當中產生特別奇妙的化學反應。所以在拍攝過程中,根據自身經驗和內心潛意識的想法,才能拍出真實的瞬間。

舒爾曼在拍攝過程中特別選擇了一個場景,就是當托德再次從父母那裡收到他的生日卡片時,還有尼爾注意到桌面上的空氣動力學特性的場景,這些都是編劇在電影講故事過程做出貢獻的例子。

就像最開始寫作的時候一樣,這些場景以同樣的方式展現,但最後變成了一個沉重的時刻。當托德透露他的父親曾經稱他為“5.98”,這是對人的價值的思考。

根據他的父親的說法,除非他自己做了什麽,否則所有為了托德的事情都值得做。當托德最終走開時,尼爾不知道該向托德說什麽,只能把桌子放在後面。

在拍攝現場前一兩天,導演告訴編劇和幾位演員,他有新的拍攝思路並提出了他想要嘗試的想法。編劇決定相信導演的直覺。

最終結果就是通過展現一個沉重的情感場景,向觀眾展示了托德寂寞的原因,這造成了兩個男孩之間發現他們共同與他們權威的、嚴厲的父母發生反叛的奇妙場景。

影片後半段,尼爾被帶回家之後,在書房飲彈自殺的場景中,他平靜地脫掉衣服,戴上演出用的樹環,推開窗戶,這一系列簡單的動作卻帶來令人震驚的結果。這樣的設計也把衝突矛盾放大,展現教育狀況的可悲。

經典電影總是能跨越各種隔閡帶給人們關於生命的思考和啟迪。《死亡詩社》是一個關於守舊與創新、現實與浪漫的影片。這是一個情節安排上中規中矩的類型片,然而“細節決定成敗”,近乎完美的場景安排把故事節奏處理地美輪美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