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妝圈 | 國貨大廠月銷百萬,結果就起個泡?

前幾天開完選題會,吹著過分溫暖的晚風回家,突然手機一亮:

我以為又是什麽野路子,答曰:“好!”

結果定睛一看品牌方,忽然有點手抖。

原來是…在杭州西溪旁擁有一整棟大樓,與馬雲粑粑的幾座大樓比鄰而居,都毫無違和感的珀!萊!雅!這個在去年敲鍾上市的民族品牌,之前感覺還是個"老幹部",怎麽會突然躋身一線網紅了?而且,還是大家都惹不起的業界大佬啊。

擦了下汗,又問了下Chris:“橋多麻袋,你確定不會被請喝茶嗎?”Chris 秒回:“扒!喝茶的事我們推薦Z老闆,他水量好,請他一個人夠了。”

那我們就認真看一看,這個打開之後像一片海苔,用起來像海綿寶寶喝多了吐你一臉泡沫的面膜,為什麽能突破130萬片銷量?

這些演技炸裂的泡泡秀,只是為了表演? 還是真有作用?

從官網宣稱來看,定位是一款基礎的清潔面膜,還算中規中矩,但有些博主卻“自作聰明”加了戲

難道真能根據泡泡看出皮膚狀態?

帶著這疑問,頂著黑眼圈,我請做過泡泡麵膜的Erik一起,梳理了一遍配方:這些泡泡,到底是什麽?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說乾就乾,不留遺憾,我就是這種女孩。

按照各種博主們的說法,這應該是“碳酸泡泡”,也就是“二氧化碳”咯。利用NaHCO3(小蘇打),確實可以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發泡,就像泡騰片的效果。但根據Erik小哥哥的實戰經驗,這需要很高的小蘇打添加量,顯然這個配方不可能有。

按配方來看,這個面膜主要的泡泡來源,應該是兩類成分的複配效果:

5種全氟化合物:

全氟己烷、全氟全氫化萘、全氟萘烷、全氟二甲基環己烷、全氟環甲基環戊烷

2種表面活性劑:

椰油酰兩性基乙酸鈉、月桂酰谷氨酸鈉

這麽一長串,連高級成分黨也不一定懂的詞匯,是要在臉上搞什麽大事嗎?

發泡急先鋒:表面活性劑

人生在世,全靠入戲,泡泡要是半天沒個動靜,用戶可就要出戲了。片狀面膜加表活,這種“特色”操作,說白了,就是為起泡。

初級以上的成分黨應該都知道,表面活性劑主要在清潔類產品中使用。粗獷到洗車洗飛機,精致到洗臉洗Baby, 都會用到各種各樣的表活,對油和水勸分不勸和,瓦解汙漬的同時產生好多泡泡。

如果沒有表面活性劑的發現和發展,帶來的或綿密、或輕盈;可輕浮、可沉穩的泡泡,那麽人類的生活會少了很多類似“我愛洗澡好多泡泡” 的夢幻時刻。

表面活性劑本身沒錯,這兩款表活(椰油酰兩性基乙酸鈉、月桂酰谷氨酸鈉)也是非常溫和的常用發泡調理劑及清潔劑。

但放在一個常規面膜產品裡,即使是清潔型面膜,按照大家的習慣,一般也會敷15分鐘。畢竟清潔型表活,會對皮膚有脫脂乾燥效果和刺激性,一般不常用在停留型產品裡,看著還是有一點詭異的。除非使用時間短,而且用完之後必須洗掉。

好在表活的添加量目測不高,而且有下面這位老兄的幫忙。

穩健泡泡軍:全氟化合物

全氟化物(簡稱PFC)既不溶於水,也不溶於油脂,於是在配方中獨立的形成“第三界”--- 姑且叫ta“氣”吧。在配方中被釋放出來之後,有揮發性(產氣),和表面活性劑或者其他的發泡助推劑結合一下,製造細膩的泡泡效果。

我們給大家表演一個大變活人,演示下PFC泡泡凝膠面膜是什麽效果:泡泡挑起後綿密細致而且穩固,與一般洗面乳搓出來的軟塌塌泡泡不可同日而語。

PFC除了會揮發製造泡泡特效,還可以在與皮膚接觸後向內吸收,因為分子量小,PFC會貫穿由水、磷脂和脂質層狀二維液晶結構組成的細胞間質,向皮膚內擴散。

聽起來很恐怖?別擔心。按照一個行業標杆PFC生產商的介紹,小分子量PFC可以在皮膚內形成三維六角形的膠束結構。這樣皮膚有快速的膨潤效果,淺表性的細紋也充盈起來。有點像水變成冰之後,分子結構發生改變,體積膨脹的樣子。

雖然一小部分PFC在敷面膜的時候,會被皮膚吸收,但我覺得絕大多數應該還是化為“仙氣”散發掉了。

大名鼎鼎的菲洛嘉Scrub Mask 泡泡磨砂清潔面膜,以及彼得羅夫的Brightening bubbling mask泡泡麵膜,都添加了PFC。

關於泡泡的迷思

梳理完面膜產生泡泡的原理後,我們再回頭來看最初的幾個疑問,玩一把科學辟謠快問快答:

1. 泡泡消失快,表示你的皮膚乾燥缺水?

當然不是。

有幾種可能,主要可能是皮膚上油脂多,或者不溶性固體汙漬多,破壞了泡沫界面膜的結構。和皮膚乾燥沒有半毛錢關係,甚至可能是反的。

2. 泡泡空洞,表示你毛孔堵塞嚴重,吸收差?

當然也不是。

泡沫的大小和細密程度,主要和表面活性劑的結構相關,如陰離子表活(非皂基)一般泡沫較大。同樣的產品,泡泡如果時大時小,那麽產品的穩定性堪憂,可以回爐重造了。

3. 發泡慢,泡泡少,說明皮膚缺氧嚴重?

這個鍋皮膚不背。難道發泡還需要把皮膚裡的氧榨出來?這只和配方有關。如果泡發不起來,應該要求退貨。

4. 泡泡發黃,表示黑色素偏多,清潔不到位?

純屬瞎扯。

一般泡泡不容易發黃,如果發黃可能是配方就比較黃。皮膚表層本來就沒有遊離黑色素,黑色素存在於角質層細胞中,根本洗不出來。指望這點量讓泡泡變黃,思之令人發笑。

總結

首先,無論哪種產品,泡泡狀態跟皮膚狀態都沒有對應關係。

其次,珀萊雅海鹽泡泡麵膜,與其他表面活性劑來發泡的面膜相比,算是很有良心的。它的表活溫和,劑量小,而且主要用了大牌自發泡產品都愛用的PFC。

但是,面膜本身就是一個封閉型的促進滲透產品,表活再加上有點鑽皮膚效果的PFC,我擔心皮薄的姑娘用著容易刺痛。(注意:用泡泡麵膜刺痛,不是因為缺水,很可能是產品本身對你來說刺激,就不要跟著玩泡泡了)大家用完之後要用清水洗掉,不能拍打吸收或者紙巾擦掉。

官網上推薦溫水沖洗

泡泡麵膜上的泡泡,體驗多過於效用。在夏天打開空調,躺在家裡沙發上,泡泡在臉上噗嗤噗嗤產生又破掉,發出微小聲音的同時,似乎有許多細嫩的手在觸碰你,閉上眼睛享受一刻,生活的溫柔似乎又多了一些。

其實,我今年也買了很多泡泡產品,如果大家想聽,下次完整地盤點一次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