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車企布局網約車市場 開啟車企出行服務新路徑

記者 何登峰

汽車市場全年銷量趨勢已定,車企開始殺入網約車市場不失為一個權宜之計。近日,包括福特、豐田、大眾、戴姆勒和寶馬等汽車製造企業紛紛宣布進入出行服務領域,推進中國的網約車市場。作為汽車“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互聯化和共享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車企進入這一領域不單單是一種新業務探索,在銷量下滑的中國汽車市場當下也十分的應景。

醉翁之意不在銷量

12月14日,寶馬中國正式在中國市場啟動BMW即時出行上等網約車服務,並把成都作為首個落地的城市。初期,寶馬將為該網約車服務車隊提供100輛525Li M運動套裝車型和100輛BMW 530Le(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起始階段的目標客戶將橫跨商務和高端私人領域。

從初期投放的數量來看,200輛寶馬並不能給寶馬中國的銷量帶來太大的貢獻,但是作為一個新業務,寶馬很早就對出行服務市場寄予厚望。2011年,寶馬集團就與全球領先的汽車租賃公司Sixt合資成立了上等汽車共享服務品牌DriveNow。2017年年底,寶馬集團全資控股的ReachNow旗下分時租賃品牌EVCARD分時租車正式落地成都,向市場投放了100輛純電動BMW i3更新版。

有報告稱,2017年,中國按需出行市場(包括網約車)價值超過150億美元,預計這一數值未來幾年將以每年33%的增幅,到2025年達到2010億美元,到2030年達到6560億美元。正是強大的市場需求,讓急於尋找出路的車企看中了出行服務市場。一些機構預測,隨著汽車市場逐漸成熟,汽車廠商及零組件供應商的利潤會繼續下滑,而移動出行服務商的利潤會逐年增長。

一些汽車市場人士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對於車企而言,進入潛力巨大的移動出行服務商有三大好處,一是迅速撬動資本市場,短期實現品牌銷量提升;二是構建城市出行生態系統,為下一代電動化、智能化汽車時代積累經驗;三是滿足日益增長的個性化的出行需求,打造全新的出行服務品牌。

開啟車企出行服務新路徑

在寶馬成立出行公司之前的10月份, 戴姆勒集團與吉利控股集團已經在討論設立合資公司,並計劃在中國推出網約車和共享汽車服務,投放的車輛除了高端品牌奔馳的車型之外,戴姆勒與比亞迪合資生產的騰勢電動車也將納入其中。

而實際上,吉利集團早在2015年就已經投資了曹操專車,並獲得了A輪總計10億元的投資。目前,曹操專車平台運營車輛全部為吉利帝豪EV,在全國28個城市的運營車輛數量或已經接近3萬輛。戴姆勒也早在重慶等城市布局了自由流動式汽車共享服務即行Car2Go和站點式汽車共享服務Car2Share隨心開等出行品牌,向市場提供奔馳旗下的smart車型共享服務。可以預見,此次戴姆勒和吉利集團成立合資出行公司後,將在出行服務這一新業務上形成互補,搶佔網約車市場的制高點。

當然,與滴滴、易到等互聯網公司的網約車平台相比,傳統車企的網約車平台在規模上稍遜一籌,但是由於自建車隊及全新的管理系統,在運營上車企的網約車仍然具有一定優勢。首先,車隊採購及管理成本大幅下降。以曹操專車為例,除了車輛本身外,吉利的電動車管理網絡能隨時捕捉到每一輛車的及時資訊,包括所在位置、剩餘電量、充電站規劃等等;其次,是運營更加規範,服務更加人性化。與帶車加盟為主的互聯網公司網約車不同,車企的網約車平台為自建車隊,車輛乾淨整潔,司機服務更加規範。

車企為何集體進入網約車市場

實際上,令車企普遍感到擔憂的是,隨著私人汽車保有量大幅增長,城市路線將變得越來越擁堵,今後消費者開車的意願將大幅下降,汽車將從擁有權逐漸向使用權轉換,而共享化將成為未來一種出行趨勢。當下,車企紛紛搶佔這一風口,正是出於一種戰略的考量。

僅僅在2018年,就有多家車企從傳統的生產製造,拓展至出行服務。7月13日,一汽、東風和長安簽署協定,確定單方合資組建T3出行服務公司,搭載出行服務品牌。8月20日,長安汽車推出共享出行品牌“歐拉出行”,開始長短租、分時租賃和網約車租賃業務。9月27日,眾泰和福特簽署《合資經營合約》,成立眾泰智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發力網約車市場。11月12日,上汽集團宣布,正式推出“享道出行”品牌,並在上海開始試運營。11月28日,江淮與大眾汽車、西雅特三方成立合資公司,計劃在中國啟動出行移動新模式的探索。豐田汽車也以並購的方式布局移動出行計劃,準備在東南亞啟動移動網約車服務項目……

眾所周知,在資本的推動下,中國網約車市場實際上已經進入白熱化競爭階段,對於車企而言短期內仍然是一個燒錢的項目,但是並不會影響進入這一領域的熱情。一些市場人士認為,實際上在車市下滑的市場環境下,網約車有點像過去車企的汽車融資租賃業務,只有搶佔這一互聯網入口,車企才能在下一輪競爭中把握先機,及時與汽車金融服務實現嫁接。長遠來看,車企最終看中的仍然是銷量和利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