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二三線衛視來講,“零收視率”只是一個開始

“零收視率”如此可怕的字眼,於二三線電視台而言其實從前幾年開始就已經是噩夢纏繞。就拿2017年來說,電視廣告收入同比下降約4%,八成左右的衛視收視率下跌逾10%,三分之二以上的劇目收視率不足0.5%......在影片網站颶風般影響下,電視台境遇每況愈下已不是什麽新鮮事。

來源: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

作者 / 大兌

一聲歎息,二三線衛視如今的日子過得異常窘迫!

“零收視率”如此可怕的字眼,於二三線電視台而言其實從前幾年開始就已經是噩夢纏繞。就拿2017年來說,電視廣告收入同比下降約4%,八成左右的衛視收視率下跌逾10%,三分之二以上的劇目收視率不足0.5%......在影片網站颶風般影響下,電視台境遇每況愈下已不是什麽新鮮事。

由於資本受限根本搶不到頭部內容大劇,二三線衛視已經淪為“苦情劇”和“抗日神劇”的集散地,花費2-5萬一集買部“第二輪投放劇”放在台裡充充場面,多輪重播劇的播出已是常見現象。

圖片:網上知情人爆料

關於“零收視率”,這是一種適者生存語境下,沒有終點的長跑比賽。

耐力好的選手(五大頭部電視台:北京、湖南、東方、浙江、江蘇)自身條件好,教練支招妙,“俱樂部”支撐強,在不同時間段的賽程中互相較著勁。而對於第二梯隊甚至後者(二三線衛視),就是在不斷的喘息中堅持著,途中會有幾瓶礦泉水保持體力,但依舊是沒有盡頭的在“走步”,還不能退出比賽。

二三線衛視招商難,

對頭部內容的競爭力為零

新劇觀察此次深度調查,首先守在電視機旁邊,把40多個公共頻道依次過了一遍。我們來看下2018年10月22日晚八點除五大衛視和央視外,其他衛視黃金檔電視劇的排播情況:

基本上,證實了二輪劇重複在二三線衛視播出的事實。

我們再來看一下2018年10月22日各家衛視全天收視率排行榜。

收視率破0.1的只有6家衛視,低於0.05的超過10家。

2018年10月22日各家衛視電視劇收視率排行榜。

圖源:衛視小露電

記者採訪到了多家二三線衛視業內從業人員,抽樣調查了目前二三線衛視地面頻道的部分運營狀況,總結出以下觀點:

注:所有情況均屬實,但為保護個人隱私,不便透露真實姓名,回答已進行篩選總結。

1. 工資待遇差別極大。

“工資待遇最少2000多,最高8000、9000的都有。”遼寧某頻道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位天津衛視的工作人員表示,“做全國知名節目和新聞的收入還不錯,地面頻道和做行政崗位的就不是很樂觀”。

據了解,各地衛視在北京的站點,畢業生工資能夠達到8000稅前;而在地方的就沒有這麽優渥。湖北某電視台的朋友透露,“基本在稅後最低3000左右,最高6000左右,有五險一金保障。工資待遇對於小城市的話可以,但不會每個月定期發。”

2. 招商情況整體不樂觀,廣告流失嚴重,創收途徑少。

所有受訪者都提到二三線衛視存在這個問題,無一例外,主要受到自媒體和影片網站衝擊較大。

3. 因資本受限,無法競爭頭部內容,排播劇基本是老劇和神劇。

湖南某電視劇頻道記者告訴我們:“排播的劇有些是二三輪,有些劇沒上星,還有的劇用方言演繹,也放過很多泰劇。”遼寧某頻道工作人員表示,二三線衛視購劇肯定比不上頭部幾家衛視,動輒好幾十億買劇,電視台播出的內容不好,收視率自然低,那沒有人來投錢,電視台就沒錢,也就沒辦法進行二次投資。

電視台現在是夕陽產業,觀眾開機率普遍低創收不好導致沒錢發工資,優秀人才外流,惡性循環是根本病因。

4. 開始開拓細致內容,有固定收視人群。

湖北某電視台編導透露,本地新聞節目和本地綜藝節目由於本土化和地方觀眾距離近,地方台有它固定的閱聽人群體,還是會有人關注。“目標廣告客戶更看重當地宣傳,新聞節目也有專門的服務板塊,會發一些廣告新聞。”

電視劇可能偏弱一點,一般都是外購,部分微電影由台裡自己製作,這些微電影都是各大行政事業部門。其實也並沒有外界所謂的非常難以生存,台裡每年節目也在做調整。

5.廣告冗長而且噱頭大。

長沙和呼和浩特某電視台記者表示,衛視大多靠又假又長的藥品保健品、房地產廣告填補衛視放送時間,這也是二三線衛視普遍存在的病態。

“零收視”地方台無法被取締,

劇場改革和變向內容採購亟待突破

面對如此“苟延殘喘”的蕭條景象,面對BAT的實力轟炸,面對基本無可觀利潤的現狀,二三線電視台能被取締嗎?

答案當然是不能。“新聞立台”的原則是二三線衛視不能被取締的最後一道防線,除非你做到了像“金鷹卡通”頻道如此特殊的存在。

只要中國電視台製播分離不完全,就必須保證台裡有自製新聞節目,電視台就必須存在。而對於二三線衛視和地面頻道而言,這些小眾、垂直、接地氣的新聞節目是有相當一部分固定閱聽人群存在的,開電視聽新聞關注身邊新鮮事兒依舊是常態。

電視台不能被取締,那劇場改革和變向內容採購就成為了二三線衛視突破“零收視率”的一道指南。前有湖南青海衛視牽手三年意料之內“分手”,後有“第一購劇聯盟”成立開始地面頻道大膽嘗試定製,突破一番瓶頸之態。

在第一購劇聯盟成立後,集體審看劇本3部,集體審片30多部,評估重點項目34部,集體採購31部。

經過近5年的摸索,聯盟也整理出一套適用於大部分地面頻道的定製方向。主要集中在三個類別:

1.優質的生活情感劇:最好偏重家庭倫理,直面現實問題,接地氣,有話題,南北通吃,大咖加盟;

2.引人入勝的年代劇,尤其是年代傳奇劇是高收視貢獻劇;

3.劇本扎實、品質優良的諜戰、戰爭劇,故事內容精彩,人物突出,可以有些狗血但絕不雷人。

電視劇《娘親舅大》

廣東衛視、河南衛視、湖北衛視、黑龍江衛視、四川衛視合體打造“五星聯盟”合作計劃,共同研發、投資、播出、宣傳區域精品現象級節目,帶來全新的“抱團取暖”模式。

二三線衛視應該何去何從?

合並or自我重生?

當按遙控器變成一種憤怒,電視的春天估計不會來了,何談電視台?

無可厚非,“零收視率”是電視行業競爭或不正當競爭下的產物,亦是造假(偷/買)收視率的連鎖反應。衛視生存靠的是廣告招商,那麽金主向來“內容為王”,不受歡迎,就沒市場,因此就招商大戶電視劇和綜藝而言,首輪內容競標變得極其重要。

在中國製播分離不完全的大環境下,哪家電視台出高價,獲得第一輪播放權的機會就越大,那麽二三線衛視有可能就會徹底放棄“一輪劇”,反正也買不起,不如維持跟播著,那再次播出效果肯定不理想。

如此惡性循環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電視台發不起工資為止,財政會變為這些電視台的巨大負擔。

美國五大電視網

美國有五大電視網,韓國有三大電視台,日本有“NHK”和“民放”兩大類,雖然也有二級或三級地面頻道,但數量不多,利用有效資源提高內容輸出“覆蓋率”是這些國家在目前電視台發展的趨勢。

於中國而言,地廣人多,34個省,663個城市(截止2016年末),龐大的基數的確會導致電視台多而不精,量大而無用。如今的二三線衛視就如同當年的報紙一樣,曾經的無可替代也會因“負擔”增多而淪為邊緣化,最終自然而然就允許其關閉了。

那是否能嘗試小體量電視台內部合並,集中各自優勢辦大事,有了資本有了人才再去進行二輪發展,而非頭部省級衛視把重心放在有自己特色的原創內容創製,“聯盟”購劇可以繼續做下去,先解決精品內容缺失的問題,再去考慮如何用內容吸引廣告招商。

在全球資訊一體化的今天,要突破只有“縣級台記者”而沒有“縣級內容”的局面。

畢竟,廣告資金不斷流失是因為一些衛視原生基礎就不理想,購劇資本嚴重缺失,沒有好劇進入何談加輪投資;空談經營人才流失又顯得有些“聖母”,電視台是否盈利直接關乎到從業人員的工資多少,電視台都不掙錢,哪裡有身份談留人才。

五大排位都不同,其他衛視集體慘。一個BAT起來後,不知如何去發展。“零收視率”可能只是一個開端,究竟這個食物鏈底端會作何態勢,我們也共同期待著能夠出現緩解這一疲態的良方妙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