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的乳牙遲遲不萌出怎麼回事?


「怎麼我的寶寶八個月了還不長牙呢?」

「別說了,我的寶寶出牙也很晚,現在都快兩歲了,牙齒還沒長齊!」

經常可以聽到父母們這樣的議論,孩子們的細微變化都牽扯著他們的心。當家長看到小寶寶長出第一顆牙齒的時候,別提有多高興了,這樣寶寶慢慢就可以自己吃東西了。但是如果寶寶的乳牙遲遲不萌出,父母們就要著急了。

牙齒的發育是骨骼成熟的一個粗略指標。從小兒乳牙萌出速度和時間來看,也能反映出小兒生長髮育及營養好壞的狀況。有人說牙齒是小兒健康的標誌,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乳牙的生長髮育與母親孕期的健康有關。

乳牙在胚胎兩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發育,乳牙的生長髮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孕期的營養攝入決定了乳牙的生長髮育、嬰兒出生後的營養和全身的健康狀態,也直接影響乳牙的生長、鈣化和萌出,因此,母親孕期健康,嬰兒營養充足,生長髮育正常,乳牙的萌出也會隨之比較正常。

孩子出牙的早晚及速度還與很多因素有關,如體質、性別、地區、營養、發育、遺傳等,將會因為這些因素不同而出現萌出時間不一,表現出個體差異比較大,通常前牙會有6個月的差異,後牙的差異甚至可達1年。早的4個月就開始出牙,晚的可到18個月,只要在範圍內,都不用擔心。

一般大多數小兒多在6-8個月時開始萌出牙齒。平均起來,出生後5個月前10%、7個月前50%、10個月前90%的孩子會長出第一顆牙齒。父母可採用下列公式簡單地估算一下:出牙數=月齡一(4-6)。例如10個月的嬰兒,乳牙應為4顆或6顆;在1歲時多數已有6-8顆乳牙;兩歲半時乳牙應出齊,共為20顆。

通常,乳牙萌出時間和順序為:下頜乳中切牙(6個月)→上頜乳中切牙(7.5月)→下頜乳側切牙(7月)→上頜乳側切牙(9月)→第一乳磨牙(下頜12月,上頜14月)→乳尖牙(下頜16月,上頜18月)→第二乳磨牙(下頜20月,上頜24月)。

只要孩子在1歲半前萌出第一顆牙都屬於正常範疇。如果寶寶除了出牙慢,身體其他方面,如身高,體重發育都正常,就不必擔心。這種情況不需要治療。一般3歲以內乳牙長齊都屬於正常範圍。如果孩子過了1歲半仍不長牙,就屬於乳牙萌出過晚。

如果乳牙萌出過晚,首先要排除先天無牙、畸形等疾病。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拍個X線片以排除先天缺牙的可能性。牙齒先天缺失包括以下兩類:

1.部分缺失:指1個或多個牙齒的先天缺失。大多數發生在下頜乳中切牙和下頜乳側切牙,尤其以下頜乳側切牙為最多。

2.無牙症:指先天性多數牙或全部牙缺,又可稱為部分無牙症或全部無牙症。發生這種情況可能與遺傳因素(先天愚型症候群,外胚葉發育不全等)、胎兒期母體營養障礙、內分泌疾病、梅毒等全身或局部疾患有關。其中,外胚葉發育不全為遺傳性疾病,男多於女。由於外胚葉及其附屬器的先天發育異常,來自外胚葉的牙板未發育或發育不足,而導致部分或全口無牙畸形。

其次要考慮其他全身或局部的原因。全身因素比如佝僂病、呆小症、營養缺乏,特別是鈣及維生素D缺乏、垂體或甲狀腺功能低下、良性脆骨症、顱骨鎖骨發育不全等,局部因素比如齦纖維瘤、萌出性囊腫等。也有可能是寶寶所服用的某種藥物會讓牙齦增厚,牙齒不易萌出。

如因牙齦肥厚阻礙牙齒萌出時,可在局部麻醉下切開牙齦以幫助牙齒萌出。如為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乳牙遲萌,如營養不良、外傷引起的牙齦肥厚增生、甲狀腺功能不足、佝僂病等,則應在專科醫生的幫助下,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注意及時添加輔食,讓他學會咀嚼食物,還要給寶寶吃點比較硬的食物,以刺激牙齦,促進牙齒的萌出。加強寶寶的營養,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鈣,平時多給寶寶吃些含鈣量較豐富的食物,多帶寶寶曬太陽。

寶寶的飲食要多樣化,既要保證一定量的魚肉蛋奶等含蛋白質的食物,也要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食物不要太精細,因為含纖維多的食物不但可鍛煉寶寶的咀嚼功能,促進頜骨,牙齒的發育,而且對口腔牙齒有自潔作用。

另外,有些家長擔心乳牙為什麼長了一兩顆之後就沒「動靜」了,這是因為出牙有一定的間歇期,不會一顆挨著一顆無間斷地生長,所以不用太過擔心。

- END -

本文部分內容和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目的僅在於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資料,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

〖歡迎轉發、評論和點贊

育兒常見問題匯總

點擊下方關鍵詞,解決寶寶常見問題!

丨嬰兒濕疹丨手部濕疹丨兒童皰疹性咽峽炎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關注艾祖金方

陪你和孩子一起成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