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種方式誇寶寶才會真的越來越棒,你做對了嗎?

周末路過商場看到裡面正在舉行一個親子活動,很多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陪著孩子按照步驟做手工。

我駐足看了一會,耳邊時不時傳來「你真棒」、「對了,你好厲害」、「寶寶最聰明了」等家長對孩子的誇讚聲。

孩子每做完一個步驟,家長都要誇獎一下。爺爺奶奶眼裡的驕傲藏也藏不住,爸爸媽媽的開心也一覽無餘。

這時候,我聽到一個媽媽用清脆的聲音誇讚她的孩子道:

「浩浩,媽媽看到你非常專心地獨立地完成了這個作品,而且還精心挑選了這幾個鮮艷的顏色,讓這個作品擁有漂亮的色彩,媽媽很喜歡這個作品。」

說完,還抱了抱孩子,在他額頭親了一下。我心裡忍不住為這個媽媽點贊。

其實及時給予孩子反饋固然重要,然而,孩子只是完成了一點點就要誇獎一下,這樣不僅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響孩子專註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誇獎對於孩子更是一劑毒藥。

而那個智慧的媽媽,她並沒有泛泛地誇獎孩子棒,她具體地指出孩子做得好的表現是什麼,因為他的什麼品質而成功地完成作品,這樣的誇獎,就是孩子成長的推動劑。

現在很多人都意識到打罵教育是不對的,於是大家就倡導鼓勵教育。

但是,一句出自家長口中的「你好棒」或「你真棒」傳到孩子耳朵,他能接受到的資訊到底是什麼呢?什麼才是對孩子有益的、能長遠的影響孩子的鼓勵呢?

在遇到一些困難或者難題的時候,比如一次考試沒有考好,練習打羽毛球時總接不到球,鋼琴好像沒彈對,被老師要求一遍一遍地彈。有些人傾向於尋找放棄的原因或理由,有些人選擇迎難而上,堅信自己能夠解決問題。

是什麼決定了人們擁有不同的心態去面對難題或挫折呢?

針對這個問題,斯坦福大學的卡羅爾·德維克做了相關研究調查後分析道,這個區別在於學生本身怎麼看待失敗。

而一個孩子心中的力量和他看問題的角度,跟他一直以來所得到的誇獎之間有著非常深刻的關聯。

人們的思維模式,大概可以為以下兩種:

1、「天生派思維模式」

這種思維模式相信自己的成功在於天賦,我天生就是聰明能乾的、天生就是擁有某種能力的、我天生就是最棒的。

2、「成長派思維模式」

這種思維模式相信自己的成功在於奮鬥,只要我通過不懈的努力,問題就一定可以解決。就是問題沒有解決,我也可以從中獲得成長。

經常聽到「你真棒」的誇獎的孩子,他們得到的資訊是成功的因素在於自己,因為自己有著與身俱來的能力,所以他們成功了。

因此,被這樣誇獎長大的孩子,他們會擁有迷之自信,但是他們也會有著隱藏很深的自卑。他們渴望成功,但是他們比誰都害怕改變或失敗,所以他們更傾向於待在一個舒適區裡。

而經常聽到「你做了什麼事使得什麼事往好的方向發展」的誇獎,他們明確地收到他們要努力的方向是什麼,他們更願意選擇更新打怪,去不斷地成長不斷地挑戰自己的未知領域。

所以,下次吃完飯要誇孩子,不要誇你真棒,而是誇:媽媽看到你吃飯吃得很專心,而且不挑食,什麼都吃,媽媽相信你很快就會長高高的。

下次孩子做完作業,不要誇你真棒,而是誇:爸爸看到你今天比昨天早了5分鐘完成作業,我相信你明天可以更快更專心完成作業。

關於如何誇獎孩子,你學會了嗎?你還有什麼看法嗎?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