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傳統醫學不能丟,解決牛皮癬還靠它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頑疾,俗稱牛皮癬,其特徵是出現大小不等的丘疹,紅斑,表面覆蓋著銀白色鱗屑,邊界清楚,好發於頭皮、四肢伸側及背部。男性多於女性。秋冬季節容易複發或加重,而春夏季多緩解。

有統計表明,牛皮癬在我國的發病率達0.123%,並且有87.6%-93.4%的患者會反覆發作。由於臨床中醫醫生對牛皮癬的辨證分型多種多樣,治療方法也各異,難以形成統一的規範。

我國歷代中醫大家雖然對牛皮癬辨證分型各有側重,但普遍意識到「血」的重要性。進一步總結辨證依據,篩選方葯後,現代醫學專家將牛皮癬分為血熱、血燥、血瘀3個證型,並制定出針對血熱、血燥、血瘀3個證型的不同用藥。

對於血熱、血燥、血瘀3個證型的不同用藥,主要分為中成藥和純中藥。但由於中成藥的配方過於刻板,無法靈活根據患者的體質選擇適合的藥物,還應選擇純中藥製劑,可靈活根據患者體質增減藥物,患者可以使用最適合自己方法來解決牛皮癬,從而避免了一些無謂的不良情況。以下是中醫常有的解決牛皮癬的方法:

1.血熱、血燥型:金銀花、虎杖、丹參、雞血藤、生地、赤芍、當歸尾、槐花、大青葉、桔梗、牡丹皮、紫草。(伴咽痛者加牛蒡子、山豆根、情志不暢肝氣鬱結者加柴胡、鬱金、香附;大便乾結者加枳殼、柏子仁、大黃;皮疹癢甚者加荊芥、防風、白鮮皮;皮疹以頭部、耳內、臍周為重者加山楂、茯苓、茵陳、車前子。)每天一劑,水煎服。

2.血瘀型:生地黃、丹參、蒺藜、赤芍、當歸、莪術、甘草、青黛。(血熱盛者去當歸,加羚羊角;服藥後腹瀉者,加白朮。)每天1劑,水煎服。

若患者使用上述方法後牛皮癬仍未消退或經常複發,可塗抹圖2所示的藥物,它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祛風散寒、清熱解毒的作用,對血熱、血燥、血瘀都起到明顯的作用,全面修復受損的皮膚角朊細胞,恢復皮膚細胞的正常代謝功能,幫助患者消除皮膚表面的癥狀。

在解決牛皮癬期間,患者也應做好以下5點護理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牛皮癬在解決時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

1、保持居室內空氣新鮮和流通。
2、需穿乾淨柔軟的衣服,定時更換內衣及床單,防止皮膚感染。
3、避風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4、飲食一般給予普食,以清淡為主,少飲酒,勿食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如羊肉、海鮮等。
5、保持情緒樂觀、心情舒暢,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