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門通水,台當局“裡外都輸”

【環球時報駐台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5日上午9時,金門金沙田埔水庫和福建晉江同時舉行通水典禮,象徵金門的用水邁入新紀元。雖然民進黨當局極力阻撓,但金門方面約有3000人出席見證這個“兩岸共飲一江水”的歷史時刻。有媒體感歎道,兩岸血濃於水,走過戰亂,原本大陸對金門送的是炮彈,這些年過去的是配偶,現在更進一步送水到金門。

兩岸同步舉行儀式

兩岸5日同步舉行福建向金門供水儀式。大陸的儀式在泉州晉江的龍湖水庫旁舉行,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和福建省長官出席,金門方面則派前縣長李沃士和縣議會議長洪麗萍與會。據新華社5日報導,對於持續多日的通水儀式爭議,劉結一說,兩岸關係好,台灣老百姓才會好,台灣才有前途。台灣某些人出於陰暗的政治目的,竟然對老百姓盡早解決吃水問題橫加阻撓,無理取鬧。這些人把廣大台灣同胞的福祉、切身利益和生活必需置於何處?他說,民心不可逆,民意不可違!這些人無視廣大台灣同胞民意,背離廣大台灣民眾的利益,必然自食其果。金門縣議長洪麗萍致辭時說,很遺憾,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大陸不能派人去金門參加通水儀式,金門縣政府也不能派人來大陸見證裡程碑時刻。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分析稱,從劉結一的談話內容中可見大陸反應強烈,只差沒點“蔡英文”三個字。

與此同時,金門縣也如期舉行通水儀式,“以辦喜事的心情廣邀鄉親”。金門縣長陳福海稱,兩岸通水點亮金門,也同時啟動了金門新三通的樞紐,“新三通”就是通水、通電、通橋。他說,為了金門未來穩定發展及成為兩岸和平政策的先行示範區,“新三通”將是先決條件之一,“金門好,兩岸才會好;兩岸好,台灣才會好”,就是因為現在兩岸之間出現了矛盾,才讓此次通水儀式平添許多波瀾。“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在上台致辭時為蔡當局辯護,稱台灣在“外交”場合頻遭打壓,陸委會才讓縣政府緩辦典禮,沒想到引起誤會,以為當局不支持。話音剛落,台下民眾立刻噓聲不斷,場面相當尷尬。

供水走過五個階段的艱辛歷程

金門從缺水到兩岸通水走了23年。據台灣《聯合報》5日報導,供應金門用水的龍湖水庫共有3.4萬噸的儲水量,每天提供1萬噸的水足夠金門人使用。通水過程相當艱辛,前後共分成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5年到2002年的溝通交流階段,兩岸專家學者研討金門水資源,確認金門是“貧水區”,金門與廈門的發展差距大,主因就是缺水;第二階段是兩岸達成共識,因為從台灣運水到金門或利用海水淡化技術都不實際,從大陸引水是最經濟有效的辦法;第三階段是技術深化階段,兩岸設計部門進行技術對接,從海底到岸、海流、海床的比較研究,最後決定從晉江引水到金門;第四階段是商談階段,從2013年到2015年,由金門縣政府與福建省水利廳對接談判;第五階段是工程動工,從2015年10月到2017年11月全線貫通,具備供水條件。

這項工程包括海底管線工程總經費達13.5億元新台幣,當局補助85%,金門縣政府負擔15%。金門縣自來水廠透露,雙方購水契約長達30年,10年後的引水規模將提升到每天3.4萬噸,且保有擴充到每天5.5萬噸的彈性,可滿足金門未來30年中長期發展的用水需求。

一味“反中”讓民眾倒足胃口

5日,台“行政院長”賴清德被問及兩岸通水話題時低調不談,稱“由發言人回答”。“行政院發言人”稱,當局的立場是金門民眾的用水無虞最重要。陸委會5日稱,大陸借機以民生議題進行政治操作,意圖將兩岸當前困局歸責於台方。據《中國時報》5日披露,陸委會先是要求金門縣推遲典禮,在縣政府堅定如期舉辦後,改以“中央不參加、對岸官員不能來、不讓金門縣政府派人到對岸、不能稱典禮只能說觀摩”的“四不處理”。3日,台“移民署”和陸委會等“聯審會議”否決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縣參議翁自保赴泉州參加大陸引水典禮的申請。

聯合新聞網5日提到,大陸也不是對所有台灣人士照單全收,在一群金門縣議員申請登陸時,民進黨議員陳滄江就遭拒絕。

《中國時報》刊登的一篇評論稱,民進黨當局想掐死引水典禮,理由很簡單:一來這是馬英九時期的政績,不能在此時進行兩岸政策對比;二來台中選情吃緊,此時再讓大陸在引水典禮上宣傳愛台恐影響選情;三者是向綠營交待。不過陸委會硬要拿“引水典禮”報復東亞青運會主辦權被取消,但典禮照辦、大陸還派出國台辦主任親自到福建參加典禮,“陸委會執意在金門打兩岸水仗,結果滿臉全是豆花,裡子、面子都輸”。文章說,民進黨當局缺乏有效籌碼卻執意重返對抗老路,放任“獨派”推動“正名公投”,當兩岸情勢明顯不利台方時仍隻知一味硬塞“反中”宣傳,全然漠視民眾早已倒足胃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