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被開水燙傷,奶奶按常識用自來水沖,送醫院後醫生表示太衝動

到了夏天,孩子穿衣服很少,又特別愛動,不知道哪些是該動的,哪些是不該動的,出現燙傷的情況很多。

上海一個4歲的小男童,打翻了滾燙的飯碗,燙傷了手臂。福建一個2歲的小女孩,把澡盆裡的熱水打翻,不幸被滾燙開水澆了全身。福州兒童醫院每天都會收到1-2個被燙傷的兒童。

暑假到來,孩子多數在家,如果家長不注意防護,很容易出現燙傷的情況。燙傷後如果不進行正確的處理,孩子將會遭罪,大人到時也是追悔莫及。

凝寶11個月的時候,奶奶坐在馬扎子上,抱著他喂飯。剛燒開的暖瓶就放在他們倆的前面。凝寶一邊吃飯一邊不停地蹬腿,蹬著蹬著,腳勾到了暖瓶的把手,再先前一勾,暖瓶倒了,開水全部流到了大寶的腳腕部位。

奶奶還多少有點「急救常識」,趕緊抱著凝寶來到廚房,迅速把襪子扯掉,用自來水沖洗了一會兒,然後又倒了一些醬油在上面。這時凝寶的腳腕已經皮開肉綻了,奶奶見狀不好,趕緊給爸爸打了電話。

爸爸帶他們去了醫院,醫生一看凝寶的腳腕,就開始數落太衝動,「用自來水沖洗是對的,但是先要沖洗,再脫衣服。也不應該用蠻力扯掉襪子,本來不會破皮,現在肉都翻開了,更不能倒醬油,孩子很容易感染!本來傷勢不大,這下成了重度燙傷」。凝寶住院3天,每次換藥的時候,就是一陣嚎叫,我們的心裡就像被針扎一般。

奶奶說真恨不能開水倒自己身上,可是這種詛咒有什麼意義呢。看孩子難免會有疏忽,如果能早一點了解燙傷急救的知識,估計就不會出現嚴重的後果了。

杜絕這些錯誤的處理方法

在民間流傳著一些治療燙傷的土方法,千萬不要使用,可能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1、抹醬油

有些老人認為抹醬油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能幫助孩子減輕疼痛,但是這些食物會刺激創面,加深燙傷的程度,增加感染機會,還會給醫生的處理造成困難,所以千萬不要使用。凝寶當時就是抹醬油了,被醫生數落。


2、用食鹽

還真的有人會在孩子傷口上撒鹽,認為鹽可以消毒。湖北2歲女孩洗澡時燙傷,家人找來老醫生看病,撒鹽治療,結果已休克,未能救回性命。


3、塗牙膏

還有的使用牙膏降溫止痛,也引起了不良反應。深圳的2歲女孩被熱粥燙傷,家長使用牙膏抹在傷口處,女孩昏迷,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


4、用酒精

還有的朋友聽說酒精可以消腫止痛,防止起泡,這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上海的4歲小男孩,爸爸就犯了這個錯誤,用2800毫升56度二鍋頭和2500毫升52度二鍋頭澆到了孩子的燙傷部位,結果第二天被診斷為「急性酒精中毒」,進了重症監護室。

還有的給孩子抹麻油、放貓毛,什麼奇怪的主意都有。在孩子被燙傷的時候,請不要隨意給孩子身上塗抹任何東西,可能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加重燙傷的程度,給孩子造成二次上海,甚至出現生命危險。

孩子被燙傷應該怎麼辦?

孩子燙傷,家長也不是無計可施。孩子被燙傷後,首先不要急,保持冷靜,然後做一些安全的緊急處理,保護孩子得到合理救治。

孩子身體被燙傷,先脫衣服還是先沖水?是令人糾結的問題,因為很多朋友認為應該先脫衣服確認傷情,然後有針對性處理,其實,一步做錯,孩子傷情會升級。

查詢了一些文獻,比如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的建議;看了一些書籍,比如《鄭玉巧給寶寶看病》;都有關於孩子燙傷的處理方案,一般的做法可以歸納為五個字「沖、脫、泡、蓋、送」。


第一步,沖

立即用流動的常溫(有些家庭裝有熱水器,千萬不要用熱水)自來水沖洗,衝到感覺不到熱灼的疼痛感為止,一般需要半個小時,有時甚至要達到一個小時。注意沖水適用於小面積的燙傷,如凝寶的腳腕。如果是大面積的燙傷,可以用涼毛巾冰敷在燙傷的部位,立即送醫院。

播放GIF


第二步,脫

千萬不要著急把衣服脫下來,會對皮膚造成損傷,要讓表皮留在原處,不至於造成感染。等降溫後,再觀察是否要脫掉衣服。如果衣服比較緊,要用剪刀剪開衣服。如果衣服比較寬鬆,可以輕輕地撐著脫下來。如果衣服已經和皮膚粘在一起,就要等醫生處理。

衣服脫下後,如果發現燙傷部位僅僅是燙紅,不需要送醫院。

如果起了水泡,不要弄破,因為水泡裡面是無菌的,弄破會造成感染。如果水泡已經破了,需要剪掉破損皮膚,但是以為家中沒有消毒剪刀,建議找醫生處理。

播放GIF


第三步,泡

將燙傷部位泡在涼水中,水溫升高就換一盆,一般泡半個小時,疼痛就會得到緩解,再送到醫院進行治療。


第四步,蓋

用清潔的毛巾或者衣服蓋上燙傷部位,防止感染或者沾上髒東西,不要用衛生紙、紙巾等蓋在上面,容易粘住,不好處理。

播放GIF


第五步,送

送到最近的二級醫院或者三級醫院,進行緊急處理,如果醫院沒有更高級的處理能力,要及時帶孩子轉院。

播放GIF

孩子燙傷重在預防

孩子燙傷往往是因為大人忽視了一些危險,認為不讓孩子碰,孩子就不碰。孩子並沒有任何風險防範能力,如果你不讓他去做,他反而偏要去做。

孩子重點關注的是禁止後面的語言,比如,「別動水壺」、「別碰開水」,孩子就聽成「動水壺」、「碰開水」。而且孩子認為大人不讓做的事,肯定很有意思,本著好奇心非要一探究竟,結果就會發生危險。正確的方法就是用行動而不是用語言,不讓孩子有被燙的機會,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1、危險物品放到高處

檢查一下家裡容易燙傷孩子的物品,比如暖水瓶、水壺、烤箱、電餅鐺、熱鍋子等等,這些家居用品統統放到高處,不能讓孩子夠到。另外孩子喜歡爬高,在附近不要放板凳等高的物品,防止孩子踩著這些物品爬上去。自從凝寶發生燙傷事故後,我們的水壺之類容易燙到人的物品全部收到了廚房的檯子上,而且放得非常靠裡,孩子沒有辦法夠到。


2、飯菜溫度合適再放到孩子面前

吃飯的時候不要讓孩子著急上桌吃飯,很熱的飯菜更不要放在孩子面前。等到飯菜降溫後,溫熱的程度,孩子可以吃了,再拿給孩子吃。孩子手特別快,吃飯又著急,看到飯就忍不住用手動,不小心就會打翻飯碗,燙到自己。這件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家長往往容易忽視。上海的4歲男孩就是因為打翻了飯碗而燙傷的。

外出旅遊的時候也不要放鬆警惕,熱的食物隨時遠離孩子。南京的吳女士帶9歲的孩子做高鐵,在小桌板上放了一碗泡麵,小桌板突然倒下,孩子雙腿2級燙傷。


3、給孩子洗澡時,水溫合適再讓孩子過來

給孩子洗澡調節水溫的時候,先放冷水,再放熱水,等溫度調節到40度左右,孩子可以洗澡時,才把孩子叫到衛生間開始洗澡。福建的小女孩就是因為洗澡燙傷,奶奶先放了熱水,又去倒涼水,孩子就把澡盆裡的熱水弄到自己身上了。

如果用淋浴給孩子洗澡,也要小心,有些花灑水溫不穩,用著用著就會變成熱水,所以要確保自家的淋浴設備是完好的,再用淋浴。東莞的一位媽媽,用花灑給一歲的孩子洗澡,結果忽然出來熱水,短短幾秒,就造成了孩子深二度燙傷。


4、警惕金屬器具

在外面遊玩的時候要小心金屬材質,比如金屬的滑梯、嬰兒車的金屬部位、廣場的地燈、車身表面、金屬欄杆等,在太陽的高溫下,溫度很高,容易燙傷孩子。

陝西的一個1歲小男孩臀部被滑梯燙傷、湖北的1歲孩子被嬰兒車的金屬框架燙傷胳膊、江蘇的小女孩被廣場地燈燙到手掌。

總結來說,發生燙傷的「機會」非常多,我們一定小心防範。燙傷對孩子造成很大傷害,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長首先要做好預防工作,如果孩子不慎被燙到,一定採用正確的處理方法,不要用不科學的土方法,防止哈子受到二次傷害。

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再走唄!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哦!感謝支持!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台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