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學養生|看古代中醫如何扶正祛邪治腫瘤

《皇帝內經》雲:「正氣存內,邪不可乾,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祖國醫學對腫瘤的認識重視整體觀念,從人體正邪的消長而論,癌症的發生,發展就是一個正虛邪實的過程,正氣內虛是腫瘤發生發展的根本原因,大多數的外界因素,也多是在人體正虛的情況下浸入機體而發病的。因此,中醫藥治療腫瘤強調「扶正」,「祛邪」。即扶正祛邪相結合,同時,扶正祛邪的治療原則為「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

何謂「扶正」?

扶正,即扶持、幫助恢復病人自身的正氣。所謂正氣,我們可以理解為與我們生之俱來的自我抗病能力。「正氣」是天生的,但需要後天不斷的維護和保養,以使其保持旺盛。「正氣」相當於現代醫學所說的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或抗病能力。

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持自身的正氣是我們每個人所追求的目標。簡單的說,「扶正」就是缺什麼補什麼。口渴了給水喝,肚子餓了給飯吃,但如果反過來口渴給飯吃,肚子餓了給水喝就不合適。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其實並不簡單,因為很多人在實際生活中該補什麼,不該補什麼經常搞錯。有的病人本來白細胞高、發熱,卻還在用黃芪、人蔘、鹿茸、靈芝孢子粉等,其結果如同火上澆油,費用相當高不說,而且是越治越糟,最後,病人走掉了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當代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沒有知識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同理,雖是病人,不是軍隊,但如果沒有點醫學知識或者醫學常識,同樣不能戰勝癌症這個頑敵。

如何扶正?

首先需要辨認證候。我們認為大家應該先記住這四個字,氣、血、陰、陽。那麼對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我們應怎樣進行扶正?簡單的說就是氣虛補氣、血虛補血、陰虛補陰、陽虛補陽。

為何有些患者扶正沒有效果?

前面我們了解了扶正要講究方向,不能亂補,但仍有很多患者症見神疲乏力、面色萎黃、頭重發熱、血象較低,認為自己是氣虛血虛,便服用紅參、黃芪、熟地、阿膠、大棗補養氣血,結果不但效果不佳,越補體力越差,血象越低,還增加了食欲不振,噁心胸悶等癥狀。

這些患者的確是氣血虛弱,補的藥物也對,但是補的時間不對。我們都知道直接將塗料塗在布滿灰塵的牆壁上是粘不住的,或是不牢固的。如果能事先將牆上的灰塵打掃一下,清潔乾淨後再塗就很容易了。這就是中醫上所說的虛不受補,明明身體很虛弱,但是越補越虛,因為體內有濕熱或熱毒之邪,這種情況下舌苔往往是黃厚粘膩,治療上首先要清利濕熱或清熱解毒,然後再考慮補氣或養血,這就是先祛邪再扶正。有的患者氣血虛弱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濕熱或熱毒內蘊,所以清利濕熱或清熱解毒後機體本身會慢慢的恢復到氣血充盈的正常狀態,不用補而達到補的效果,或是說「以瀉為補」,體現了中醫治病的精彩奧妙所在。

何謂「祛邪」?

所謂祛邪,是指祛除身體致病的因素或病理產物,以達到消除腫瘤或阻止腫瘤發展的作用。需要特彆強調的是傳統中醫的治療多是從整體考慮的,主要在於改善全身的血液運行,而不僅僅是單純對於腫瘤的局部治療。

中醫祛邪多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藥物。而西醫祛邪除手術外,最常用的就是放化療等方法,這就需要把握好「度」的問題,雖說「急則治標」,卻不可以過度治療。在腫瘤的治療中,過度治療實際上已成了一種普遍現象,這樣的病例和教訓很多。有的手術放化療後,不配合中藥及其他的方法進行維護,以至於一年或稍長點時間就複發或轉移,給以後的治療帶來難度,甚至導致病人的生命根本無法挽救。究其原因,就是不知道腫瘤是全身病變的局部表現,在治療局部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全身氣血的暢通。從理論上講「氣血通暢,百病不生」。從病理上講「瘤者留也」。當人體某一部位被確診患癌的時候,可以推理患者氣血的流通可能在一個或多個點上有阻力,其他部位也還有潛在發病的可能。還有一點就是化療藥物本身是有毒的,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對人體也會造成巨大損傷。鑒於此,我們認為在發病初期,不要因暫時治療的有效而盲目樂觀。手術、放化療給人的印象是手到病除、葯到病癒。不可否認這些治療方法都是中醫所說的「祛邪」的範疇,但手術、放化療後如何預防複發或轉移呢?我認為還是要儘快地進行綜合調理,走「緩則治本」的道路。

如何祛邪?

祛邪具體到腫瘤一是清熱解毒,二是活血化瘀,三是軟堅散結。體內熱量少了就是陽虛,需要溫陽,熱量多了就是熱毒,表現為紅腫熱痛,小便黃,大便乾,需要用黃連、梔子、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熱毒消除了,癌細胞就能得到控制。這如同臭水灣,夏季溫度高就容易滋生大量的蒼蠅蚊子,等到冬天溫度下降,蒼蠅蚊子自然就沒有了。腫瘤積聚於體內,如同大石塊擋住了道路,肯定會影響車輛的運行,所以腫瘤患者大多都會有氣滯血瘀、痰濕蘊結的表現,治療應該行氣活血、軟堅散結,如前面說的臭水灣為例,如果將其兩端開口與外界水源相通變成流動的水,那麼「流水不腐」,蒼蠅蚊子自然而然就會消失。當體內氣血運行通暢,血液含氧量高,癌細胞就很難在人體內定居了。

祛邪和扶正的順序

從體征來看,正氣虛表現在體質虛弱,身體免疫力低,抗病能力差,容易感冒等;邪氣盛表現的主要方面就是瘤體在體內增大或浸潤、轉移。祛邪最大目標就是控制瘤體轉移並完全消除瘤體。我們要時刻在扶持自身抗病能力的同時控制並消除瘤體,這就叫「扶正祛邪」。從字面上分析,扶正在前,祛邪在後,這不是簡單的字序安排,而是說明中醫治病的大原則、大框架,中醫認為「養正積自除」,所謂的積即指身體內的腫瘤,意思是培養人體的正氣,身體內的腫瘤自然而然就會消除。當然也有先祛邪再扶正的,這是原則下的靈活性,一般要根據病情和病程的變化靈活掌握扶正與祛邪的順序和比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