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因為一顆智齒痛失7個月胎兒!孕媽的口腔問題,不該再被忽視

播放GIF

有句老話說:「生個孩子掉顆牙!」

懷孕之後,很多孕媽都會出現不同的牙病、口腔疾病。

牙齦出血、腫痛、爛牙...,嚴重的確實還會出現掉牙的情況。

當相較於其它身體部位的不適,口輕疾病通常會被孕媽們歸類為「小問題」而忽視。

但其實,孕期口腔疾病不止讓孕媽不適,對胎兒的健康也會產生影響。

去年,人民日報就報導了這樣一則新聞:

一位懷孕7個月的孕媽因為嚴重的口腔問題到醫院就診。

就診時醫生髮現,從外部看,孕媽右邊脖子上鼓出一個大包,腫得幾乎與下巴齊平;從口腔裡看,她的喉嚨口已經腫得快閉合了,吃東西、吞咽都痛得要命,呼吸都快成問題。

經過診斷確認,這位孕媽得的是冠周炎伴右面頸部多間隙蜂窩織炎

不論怎樣治療,對胎兒都可能造成影響;但如果堅持不治療,連媽媽的命都不知道保不保得住。

最終在治療王女士之後,胎兒無奈沒有保住...

本以為「忍忍就好」的口腔問題,竟然要了胎兒的性命。常被我們忽視的口腔「小問題」,對於孕媽和備孕女性來說,卻是一個急需重視的「大問題」!

1

為什麼孕期

更容易出現口腔疾病

1、激素影響

女性懷孕後,體內激素會發生極大的改變。

雌、孕激素水準的增高,導致牙齦中血管擴張,彈性減弱,血管的通透性增強。

牙齦組織腫脹、脆軟,輕輕一刷就容易出血。

這在醫學上也稱之為妊娠期牙齦炎

妊娠期牙齦炎常發生於懷孕的第2第8個月

而孕激素中的黃體水準增高,也為細菌產物——牙斑菌提供了生長所需要的物質。

2、孕吐

孕早期,孕媽會由於妊娠反應發生嘔吐。

頻繁的孕吐使得牙釉質常常受到胃酸的侵襲,容易導致齲齒的發生。

有時候刷牙時的異物感或牙膏的氣味也會使孕媽發生嘔吐。

由於「一刷牙就吐」,也導致很多孕媽反感或減少刷牙次數。

經常嘔吐會導致口腔長期被嘔吐物殘留細菌包裹,嘔吐時產生的胃酸也使得口腔PH值偏酸性。

兩者長期的作用下,蛀牙更容易產生。

這些原因,都會讓孕媽更容易患上口腔疾病(齲病、牙齦炎、牙周病等);孕前存在牙齒及口腔問題的孕媽,也會更加嚴重。

2

口腔疾病嚴重

更易出現早產/流產

  • 低體重兒

媽媽任何時候都是以孩子為重。

當出現嚴重的牙病時,孕媽往往會害怕傷害到寶寶而選擇不吃藥,強忍著。

但牙疼會直接影響孕媽的飲食及睡眠。

營養攝入不足、睡眠不足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導致胎兒發育不良、體重過低。

  • 早產、流產

更嚴重的情況是,當孕媽患有牙齦炎,口腔細菌可通過血液等途徑輸送至全身各個部位。

細菌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導致胎兒發生早產和胎膜早破等。

有研究數據顯示:如果孕婦懷孕期間患有口腔疾病,胎兒流產幾率將增加7倍

並不是說所有存在口輕疾病的孕媽都會出現流產、早產的情況。

但口腔疾病對胎兒的影響,確實不是危險聳聽。

孕媽們應該儘早的意識到良好的口腔環境對孕媽及胎兒健康的重要性。

3

保證口腔健康,孕媽這樣做

1、孕前的口腔檢查和治療

意識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女性應該在備孕期進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檢查

如果存在牙病或口腔問題應該儘早在孕前治療。

避免孕期治療對胎兒的影響。

2、勤刷牙、漱口

孕吐及食物殘渣,都會影響牙齒、口腔健康。記住:

  • 每次孕吐後用清水漱口;

  • 一天刷牙次數最少早晚各一次,可以選擇氣味刺激較少的牙膏;

  • 使用牙線等清理牙齒縫隙中的食物殘渣;

  • 選擇軟毛牙刷,避免刺激牙齦;

  • 多吃健康事物,盡量少吃含糖高的食物;

3、口腔問題及時治療

孕期出現嚴重的口腔問題時,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

記得告訴醫生自己的狀況(懷孕),避免使用傷害胎兒的藥物。

播放GIF

Hi 更多文章推薦

【成長健康】

* 圖片來源網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