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家林草局掛牌在即:錢學森30多年前就建議設草業局

  國家林草局的前世今生 “林草興邦”呼之欲出

  記者 章軻

  中國草地生產力水準僅相當於發達國家的1/200至1/100,比世界發達國家落後半個世紀以上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掛牌在即。

  在中國林業和草原管理史上,這是一個全新的稱謂。

  這個監管著40多億畝林地、8億畝濕地、60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和沙化土地以及60億畝草原的部門,承載著維護近半國土面積“生態安全、淡水安全、國土安全、物種安全”的重任。

  根據十三屆全國 人大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將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由自然資源部管理。將農業部的草原監督管理職責納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職責範圍。

  從某種意義上說,新的“林草局”強化了國家對草原資源的管理,是現有草原管理機構的“升格”。

  但也許很少有人知道,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一群科學家們就在醞釀、呼籲成立國家級的專門管理草原、草業的部門,其中一位科學家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

  錢學森:國家要有草業部

  “錢學森為我國國防現代化建立的卓越功勳享譽海內外。然而,錢學森院士作為科學戰略家,為我國草業科學發展所做的歷史性貢獻,在草業以外還鮮為人知。”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教授南志標說。

  “錢學森早在1984年就提出了草產業的概念。”南志標說,不同於錢學森的《工程控制論》和《論系統工程》等恢巨集巨著,錢學森關於草業的論述和思想除少數著文和報告外,多反映在其與有關人士的通信、談話中,散存於個人手中。

  2010年,中國系統工程學會草業系統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李毓堂編著出版《錢學森知識密集型草產業及第六次產業革命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他曾經擔任過原農業部畜牧局草原處處長、中國草原學會(現為“中國草學會”)秘書長等職務。

  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幾經輾轉,拿到了有李毓堂親筆簽名的這本著作。其中有多篇信件是錢學森寫給李毓堂本人的。

  在這些信件中,錢學森多次提及並建議“成立草業系統工程委員會”“成立國家級草地管理機構”“設國家草業局”“國務院設草業總局”“設立草業試驗示範點”等。

  “現在,國家有農牧漁業部、林業部,沒有草業部,而我國草原面積是農田面積的三倍多,約有43億畝,怎麽能忽視草業呢?”1984年6月28日,錢學森在《草原、草業和新技術革命》一文中說。

  當年有研究顯示,在內蒙古,每畝草原的年產值才0.2元多,隻及每畝農田年產值的零頭。“這是草業命裡注定的嗎?不能用現代科學技術去改變嗎?不是有新技術革命嗎?”錢學森說,如果下決心抓草業,即便不能使一畝草原的產品經過綜合加工生產,其產值趕上一畝農田,但也絕不只是個零頭,達到幾分之一總是可以的吧?

  錢學森認為,草原利用好了,草業興旺發達起來,對國家的貢獻不會小於農業。而怎樣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草業,錢學森認為,“首先當然是種好草。不能搞粗放經營式的放牧,要精心種草,讓草原生長出大量優質、高營養的牧草。”其次是飼料加工、畜產品加工等等。

  1986年,錢學森在寫給中國現代草原科學奠基人之一、有“草業袁隆平”之稱的任繼周的信中說“農牧漁業部起碼應該有個草業局,您何不向中央建議?”任繼周是國家草業科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曾擔任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首任所長。

  在同年5月31日寫給任繼周的另一  封信中,錢學森建議,“獨立於農、林部門之外,在國務院設草業局。”

  1989年1月24日,錢學森在寫給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田紀雲的一封信中說,“對於60億畝草原要區別對待。有大約15億畝是在農區或林區的草地草山,這些仍屬於大農業或大林業,可歸國家農業部或國家林業部管;農業部現在就有畜牧局。問題最嚴重的是43億畝草原和大約2億畝沿海鹽鹼草灘,這45億畝潛在資源不受重視。因為這45億畝產值才幾十億。但我們要看到,搞好了,真正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年產值可以達到幾千億人民幣。”

  同年3月24日,錢學森對李毓堂說,“我給國務院長官同志寫信建議成立國家草業局,這條建議永不改變。”

  1992年,錢學森在寫給李毓堂的信中又表示,“以前建議的國務院設草業局是不夠的。國家要有國務院草業部。”

  草原牧區正處於關鍵時期

  錢學森之所以一再呼籲和建議加強草原、草業管理,是緣於日益嚴峻的草原困境。

  近幾十年來,沙塵氣象頻繁造訪中國北方城鄉。2018年春季,沙塵再度襲擾華北大地。

  沙塵暴的起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面積地表荒漠化和沙化是重要因素。2015年,當時的國家林業局發布《中國荒漠化和沙化狀況公報》稱,“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是當前我國最為嚴重的生態問題”。

  “許多人說,這些年草原嚴重退化是牲畜超載造成的。可依我40多年的經驗,草場不是因為牲畜多了吃壞的。”阿拉善盟的一位牧民那木吉勒策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上世紀50年代在草原上開礦的面積只有幾千畝,目前的統計數字是80萬畝,沒有被統計的也有幾十萬畝。而開礦佔的都是最好的草場。”

  除了開礦,還有不適合在草原上推進的農耕生產方式、違背草原生態環境保護的畜牧生產方式,以及大規模的開發建設,等等。

  從2004年起,第一財經記者曾多次跟隨草原問題專家深入內蒙古、青海、甘肅等草原牧區,實地調研採訪。調查發現,目前,內蒙古退化草原面積已佔其草原總面積的59%,並且每年還在以數十萬公頃的速度退化和沙化,草原平均產草量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至少減少了30%。我國北方四大沙塵暴源區中有三個位於內蒙古境內。

  中國系統工程學會草業系統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孫發政介紹,我國草地生產力水準僅相當於發達國家的1/200至1/100,比世界發達國家落後半個世紀以上。

  著名生態經濟學家和農業問題專家石山表示,“林草可以興邦”。“不僅要把山林、草原建成一片綠色世界,同時要建成強大的現代畜牧業基地和木本糧棉油基地。”

  “林草興邦不是一個學術問題,而是國家迫切需要解決的戰略問題。”石山說。

責任編輯:陳永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