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用的美白護膚品是怎麼打造出來的?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回形針PaperClip」(ID:papercliptv),影片封面圖來自視覺中國。

護膚品中的美白成分是如何起作用的?怎樣快速辨別一款美白護膚品是否有用?

以下為影片文字稿:

哪個女孩不想變白呢?這是中國食品藥品監督局的官網,在化妝品資料庫中搜索「美白」,可以找到 2337 種國產化妝品和 1100 種進口化妝品。

2017 年,中國人把 300 億人民幣都用在了美白護膚品上,這些千奇百怪的美白產品是如何研發的?

一款護膚品的配方中,最主要的是基質和功效成分。

配料表的各種成分按含量從多到少排序,位置靠前的通常就是基質,主要包含溶劑、保濕劑、潤膚劑。

比如在這款美白精華液中,溶劑是水、變性乙醇、雙丙甘醇,保濕劑是甘油、聚乙二醇-8 ,潤膚劑是鯨蠟醇乙基己酸酯。

基質成分有助於保濕潤膚,但並沒有美白效果,更多的是起載體作用,真正能讓皮膚變白的是功效成分。

不過要想知道功效成分如何美白,我們首先得了解皮膚為什麼會變黑。

這是人體的皮膚結構,基底層會不斷生成角蛋白細胞,逐漸向外移動,最終脫落。與此同時,同樣位於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則會通過酪氨酸酶不斷製造黑色素,轉移進角蛋白細胞。

正常情況下,黑色素會隨著角蛋白細胞的脫落排出體外。但在諸如內分泌失調、紫外線照射等異常情況下,黑色素的生成速率會大於代謝速率,導致黑色素在表皮堆積聚集,讓皮膚變黑,乃至形成色斑。

而美白就是要減少表皮中的黑色素,不同的功效成分有不同的方法。

比如熊果苷和維生素 C 能抑製酪氨酸酶活性從而減少黑色素生成、煙醯胺能抑製黑色素向角蛋白細胞的轉移、水楊酸和果酸能加速角質層更新。

這些成分的美白功效,都經過了廣泛的實驗驗證,包括體外實驗、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

體外實驗通常是在提取出的黑色素瘤細胞中加入功效成分,培養一段時間後就可看到對照效果。還有的會用到三維皮膚模型,一種由人體皮膚細胞培養成的高度模擬的皮膚組織。

在這份花王申請的專利中,通過向三維皮膚模型添加九頭獅子草 50% 的乙醇提取物,培養 14 天后,在視覺上可以確認細胞的黑化抑製效果,黑色素量減少了 70% 以上。

動物實驗一般選用豚鼠,分兩組局部剃毛後用紫外線連續照射數日,其中一組每天塗抹護膚品,另一組作為對照。安樂死動物後,再對比豚鼠 皮膚組織中的黑色素顆粒數量評價美白功效。

此外,動物實驗還用於評價產品的安全性,比如直接把測試成分滴在兔子最敏感的眼睛上,以觀察護膚品對生物組織的影響。

經以上實驗初步確認安全後就可進入人體實驗階段,直接將護膚品塗在人體皮膚上,然後利用皮膚檢測儀,運用多重光譜影像技術從色斑、紫外斑、黃褐斑和紅色區域對比前後的皮膚狀況,評價美白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確認有美白作用的功效成分外,很多商家還會加入概念成分以便宣傳。

比如這款美白護膚露,宣傳上強調七種帶「白」字的中草藥,頗有暗示意味,而在配料表中,這些成分都是粗略的提取物,不像表中另一種功效成分熊果苷,同樣來自植物,但已提純出了具體物質,美白功效也被廣泛研究驗證過。

總體來說,護膚品價格越高,功效可能越好。但由於個體間皮膚狀況的差異,同一種產品對不同消費者的美白效果很可能大相徑庭。要想找到適合自己的護膚品,消費者還是得把自己當小白鼠多試幾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