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京都翻書錄,一部流動的歷史

文與圖摘編自《京都,流動的歷史》

文 |〔日〕小林丈廣 高木博志 三枝曉子

譯 |謝躍

794 年,桓武天皇從舊都長岡京遷都至平安京,即京都。由此,京都從一個普通的農村,開始轉變為一國之都,並在此後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不斷地發展、演化,最終形成我們如今所憧憬與向往的京都。

然而,京都真的就是我們如今印象中的那個京都嗎?

為此,日本三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小林丈廣、高木博志、三枝曉子實地走訪考察京都的街巷町屋、歷史遺跡以及郊外和廟宇,與當地居民交流,查閱大量歷史史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探索如何理解、傳承與敘述京都的歷史。

松屋吉兵衛《京都向導圖》

(江戶時期)

現在關於京都的旅遊宣傳和京都印象大多來自近代。而事實上,在關注京都作為中央、男性、天皇、貴族的象徵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它作為地方史、女性、部落史的重要性;不能隻關注作為皇權象徵的京都,還應把它放在整個日本史和地域史中進行考察。

因為他們發現,“京都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因一成不變才成為京都,而是持續不斷的變化使其成為京都。

以商人、手工業者為主體的城市

作為千年古都,人們印象中的京都大多是高雅的貴族文化,是奢華的桃山文化。然而,早在源平戰爭、南北朝動亂以及發端於應仁之亂的戰國時代後,京都就已經逐漸演變為以商人、手工業者為主體的城市。看上去是由天皇、皇家貴族主導的文化活動實際上離不開町人(居住在城鎮的手藝人和商人)和近郊的農民。

丸太町橋從前的樣子

圖片提供:京都市文化遺產保護科

商業和手工業的發達,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京都的城市形態。

在元祿年間,冷泉町以及沿著室町街上的蛸藥師町、禦池之町、圓福寺町、役行者町這五町的吳服屋形成了室町卷軸同行業店街。大概在那個時候,作為紡織品批發店集中的同行業店街——“室町”之名逐漸為世人所知。室町幕府即因在室町街所建而得名。

說起來,室町街最初是平安京南北通道之一的室町小路。應仁之亂時京都幾乎成為廢墟,好不容易劃分為兩個獨立的城區——上京和下京,勉強維持下來。即便在這一時期,連接兩個城區的主要街道也是室町街。

沿著室町街步行所見,無論是冷泉町還是蛸藥師町都是在室町街兩側沿街排列。京都的古老町屋就是這樣在街東西兩側形成一個個町,是典型的“兩側町”。兩側町的形成,說明了京都的町的發展主體是那些臨街從事商業和手工業的町人。

在木屋町街路面行走的軌道電車

圖片提供:京都講述會

11世紀,京都出現了高度超過80米的九重塔。其後,京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普通的農村發展成為產業振興的都市。八角九重塔建於永保三年(1083),是當時最大的塔,高達81 米。後來,它成了開啟院政時代的白河天皇(上皇)權勢的象徵,同時也是鴨川東岸地區開發的象徵。但隨著法勝寺的廢棄,它最終從京都人的記憶中徹底消失了。

京都文明開化的開啟與大眾社會的成熟

明治五年(1872)標誌著京都文明開化的開啟。

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京都博覽會的舉行。這是日本首次允許普通的外國人進入京都。國內參會者約3 萬人,國外參會者達770 人。為配合博覽會,還首創了京都祇園花柳巷舞蹈大會。

明治時期的京都舞蹈

圖片提供:長崎大學附屬圖書館

京都的文明開化始於新京極和圓山公園。新京極有許多戲劇小屋和雜耍小屋,圓山公園有許多外國人喜歡去的酒店和西式餐館。

京都府大參事槙村正直將誓願寺到金蓮寺(四條道場)一帶作為平民的娛樂場所,並命名為“新京極”。1881 年(明治十四年)的新京極,成為日本戲劇(特指歌舞伎和新派劇等)、肢體狂言、詼諧故事狂言等演劇和楊柳弓遊戲的場所,娛樂活動與江戶時代社寺內的表演相比,增加了許多內容。此外,小豆粥、日本火鍋、壽司等飲食店,以及照相館,都是人氣聚集的地方。

明正天皇即位儀式的屏風

圖片提供:宮內廳

到了大正時期,新京極收縮為商品販賣、電影院、寄席的場所,而到了昭和初期,由於有聲電影的引入,電影院成了最熱鬧的地方。京都也迎來了大眾社會的成熟與有聲電影的全盛時期(從1931 年開始)。而明治、大正時期多樣化的落語、講談、浪花曲、源氏曲、琵琶等從業藝人不斷減少。

關於新京極,自明治初年保存下來的“乙羽”壽司店的主人河原芳博曾有如下回憶:“數十年前的新京極街與六角街的派出所旁邊,50 錢能看一張活動照片,面條可飽吃一頓,甚至能買小禮物。那裡有高聳雲端的火見櫓,金蓮寺商場播放的大正琴充滿鄉愁的旋律,明治時期特有的韻味仍未消失。在光線亮時,得到贈送的折扣券,10錢就能享受電影帶來的快樂。這些都是現在想起來仍覺得不可思議的事。”

《京都南蠻寺圖》

圖片提供:神戶市立博物館

在幕末政局變動中,京都曾是各方勢力爭奪的中心。各大名相繼進駐這裡。幕末的京都因為各藩武士、浪士紛紛進入而聚集了前所未有的人氣。以他們為服務對象的商業、手工業非常旺盛,許多地方成了交換書畫和漢詩的場所。連接京都市內與東山的聖護院村西部就是這些文人集中居住的地方之一。

在京都因戰亂而荒廢時,天皇、幕府轉移到其他城市。當它與國家政權產生距離的時候,才是最具價值的京都。

“二戰”時期的京都:投放原子彈的候補城市

關於“二戰”以前的京都,高木博志曾回憶道:“那時的京都與今天牧歌式的‘正宗京都’還有所不同。在戰爭記憶還沒有消失就迎來經濟高速增長時,京都是瓦房遍地、古色古香、具有莊重而濃鬱的文化氛圍的城市。”

《一遍聖繪》裡描繪的四條橋

圖片提供:東京國立博物館

在太平洋戰爭末期,為避免因空襲產生火勢延燒,京都市內一部分街道上的建築物被強製疏散。禦池街、五條街、堀川街是其中的代表。在江戶幕末期間,這一帶有許多實力雄厚的商家,它們大部分從事與吳服和紡織品有關的經營活動。可是,在戰亂中,因禦池街擴建,祇園祭的熱鬧並沒有由禦池街延續至以北的地方。

1945 年戰敗前夕,美國空軍作戰部隊還曾將京都作為原子彈投放的候補城市。雖然京都最終躲過了這一劫,但仍不免令人感到後怕。

由此可見,儘管人們對古都充滿了憧憬和臆想,但是,平安京以來的京都歷史和文化並不是有意識地被守護的,它因應仁之亂、元治之內亂以及各種天災而不斷地消失,甚至還面臨原子彈爆炸而被徹底毀滅的危險。經過戰後的經濟高速成長期,人們才將平安京以來的貴族文化、奢華的桃山文化確定為不變的京都印象。而我們應從參與者的角度來思考不斷變化中的京都,豐富多義的京都,讓人琢磨不盡的京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