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女兒舊曲填新詞 堅持三年為患癌母親唱歌

“老年人的生活不能坐吃等喝混日子,得有內容,得讓老媽精神上富足。”這是在老母親查出肺癌後,綠苑社區居民李彩霞的感悟。為此,愛好唱歌的她,只要有機會就和媽媽一起唱歌,歌曲有母親年輕時的“流行樂”,也有她即興的舊曲填新詞,如今堅持了三年多,已經89歲的老母親身體和精神狀態都非常好。

89歲老人患癌三年女兒堅持陪唱歌 “下面由李老太太唱一首《九九豔陽天》,如果半道兒上忘詞兒了,大姑娘幫著唱,開唱,媽。”李彩霞學著主持人倪萍用山東話播報氣象預報的經典腔調報完幕,老母親唱了起來:九九那個豔陽天來喲,十八歲的哥哥呀想把軍來參,這一去呀翻山又過海呀,這一去三年兩載呀不回還只要你不把我英蓮忘呀,只要你胸佩紅花呀回家轉。

一曲之後,娘倆又合唱了一首王昆的《紡棉花》:太陽出來磨盤大,你我都來紡棉花……歌聲中母親說仿佛又回到了年輕時,在青海一邊勞作一邊唱歌的樣子。

“山連山來,水彎彎,果樹開花,紅豔豔,青山綠水笑顏開,千里平原米糧川,一片錦繡好河山。”當母親唱完這首《社會主義放光芒》,李彩霞連連誇獎老人,“媽,你唱的真好”。

遲暮之年精神富足比吃喝更重要

上述情景,就是李彩霞平時陪伴母親的縮影,令人比較意外的是,眼前這個能放聲高歌,精神矍鑠的老人,身患肺癌已經三年多,從她的臉上看不出被病痛折磨的痕跡,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李彩霞兄弟姊妹幾個對老人晚年生活的調節。

李彩霞告訴記者,三年前母親剛查出患癌後,經過綜合考慮,他們決定向老人隱瞞病情,保守治療,讓老母親安詳的走過晚年。

對於如何讓老母親過得更好這一點上,和很多子女好吃好喝供養的想法不同,李彩霞覺得老人年事已高,眼下本身物質生活很富足,對吃喝的需求不會太高,如果把生活過成數著日歷過日子,對於老人和子女來說都是折磨,而且如果讓老人發現異樣,察覺病情,反而不好。

“得讓老媽的生活有內容,有事兒乾,精神上富足,心情才能愉悅。”李彩霞說。

舊曲填新詞唱出母親“新生活”

“舉杯吧朋友!在這舉國歡慶的時候,先為祖國祝壽,再為媽媽祝壽,祝祖國繁榮富強,祝媽媽幸福長壽……”在母親查出病情的當年生日宴上,李彩霞把這首《舉杯吧朋友》重新編了新詞,即興唱給老母親聽。聽著女兒祝福自己的歌聲,伴著熟悉的旋律,老母親臉上露出滿足又意猶未盡的神情,也跟著哼唱起來。

李彩霞看老母親很吃這一套,獲得了靈感,此後無論是過年過節,還是平時家庭聚餐,飯前餐後,她都要為母親放聲高歌。這些歌曲都是在母親熟悉的旋律上,結合當時的環境、主題以及社會變化,即興編入的新詞。

採訪中記者發現,女兒新編的歌詞,也成了老人了解外面世界的媒介,在女兒的歌聲中,89歲的老人不但知道冬奧會、十九大,如今“中國夢”、“加油乾”這樣具有時代感的詞匯,也經常從這位89歲的老人的口中“蹦出來”。

女兒:要幫助父母把晚年生活過得有內容

採訪中,李彩霞告訴記者,母親是山東人,平時在陪伴母親唱歌時,為了調節氣氛,她常常用山東腔先報幕。

如今,三年過去了,在女兒歌聲的陪伴中,老母親的病情很平穩,讓子女們欣慰的是,老人家每天過得都非常快樂,思維也很敏捷,一點都不像個病人。

採訪中,李彩霞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個主張生活一定要有內容的人,眼下本身已經67歲的她能歌善舞,而且報考了老年大學,每周去聲樂班上課。在她看來,自己這個年齡應該如此,對於進入遲暮之年的老人來說,子女應該幫著他們也把生活過得有內容、有意義,

“百善孝為先,對於老人來說,晚年常常伴隨著疾病,這種情況下子女的心態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老人的心態,進而決定了老人的生活品質。”李彩霞說,在她看來作為子女,應該以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照顧老人,讓老人在充實與愉悅中度過晚年時光。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於雅坤 實習生喬惠文/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