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天是世界家庭日,五條“齊家之道”送給你

來源 | 人民論壇網(rmltwz)

轉載請注明來源

今天,是哲思陪伴你的第394個夜晚

全文1902字,閱讀約需4分鐘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早在兩千多年前,儒家經典《禮記》就從國、家、人三個維度提出了一套嚴密標準為人處世之道。其中,“齊家”之道,承上啟下,不僅影響了做人的標準,而且對於入世治國意義非凡。

今天是第26個世界家庭日,借此機會,思響哥就來和你聊一聊五條“齊家之道”,也是為人處世之道。

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家庭和睦是立家之本。這個話題在《曾國藩家訓》中也多次被提到。“家運之興在於和睦、孝道、勤儉”,比如輝煌時期富可敵國的喬家大院,正是由於當家人喬致庸提出“勤儉持家,和順齊家,詩書興家,忠厚傳家”的治家理念,得以經營和睦家庭,並將家人凝聚到一起,齊心協力振興家業。

家人之間的和睦相處不但能夠興旺家運,而且教會了每個人“以和為貴”的道理。“惡語難消,忍過事堪;和睦相處,萬事皆通”,家庭影響為人,而和睦的家庭培養了一個人和順的處事之道。

在錢媛小時候,父親錢鍾書總是陪著她像孩子一樣玩遊戲,家裡也是和和美美地充滿笑聲;在她長大之後,也會照顧、陪伴父母。從小到大,錢媛始終是父母的驕傲,她優秀傑出、待人和善。一家人幾十年如一日溫馨平淡,對外也都和和氣氣,實在是羨煞旁人。而曾國藩家訓中說的“和氣致祥”,約莫如此。

互相尊重是一種禮節,家人間的互相尊重著重體現在親子間的家庭教育上。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培養孩子學會尊重的第一步,是尊重孩子。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比伯庫克這樣總結成功的家庭教育:尊重孩子的喜好、興趣和觀點,孩子才能學會尊重他人。

魯迅在育兒方面也有相同的觀點。一次,先生考慮到馬戲節目會在臨睡之際驚嚇海嬰,便臨時決定留下海嬰,自己悄悄去看了表演。這雖是小事一樁,但事後他知道兒子難過,便說明他的顧慮,並特地重新陪兒子再去了一次。成年後海嬰在《記憶中的父親》一文中提及此事,對父親為尊重他的興趣一事念念不忘。周海嬰以父親為標杆,從此學會尊重。

雙腿癱瘓後的史鐵生總會不顧母親的呵護與安慰,對母親大發雷霆。直到母親去世之後,他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有時候,因為與家人親近,知道家人會原諒自己的過錯,反而控制不住情緒和言語,使傷害加倍。故而,若是能與家人保持禮敬與尊重,便能在外與他人交往之時,必不忘彼此禮敬三分。

青年創業先鋒付凡平曾因為一場大火面部燒傷並失去了雙手。因為殘疾,她一度萬念俱灰,失去了生活希望。但是,在家人的鼓勵和支持下,她重拾信念,從小小網店做起,帶團隊開公司,還建立扶貧基地幫助更多的殘疾人。在獲評全國五好家庭、接受採訪時她說:“感謝家人多年來對我的支持和鼓勵,他們是我不懈奮鬥的動力源泉!”

的確,家人從來都是我們一路向前的強力支柱和穩定後盾。也許全世界都不看好低谷時候的我們,但家人卻常懷樂觀;也許所有條件都在勸說我們放棄,但是家人卻總是積極。

這份無價的鼓勵與支持源自於無私的愛,而這份愛也教會了我們去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每一道難題。

在《傅雷家書》中,傅雷夫婦曾這樣總結夫婦之間的關係:“人人都有缺點,談戀愛的男女雙方都如此。問題不在於找一個全無缺點的對象,而是要找一個雙方缺點都能各自認識,各自承認,願意逐漸改,同時能彼此容忍的伴侶。”

的確,人無完人,所以家人間的理解與體諒是不可或缺的。陸遊曾在家訓中這樣規範對於後輩的教育:“訓以寬厚恭謹。”意在教育後輩們學會寬容、厚道、恭敬和謹慎。

人處於世,退一步將心比心意義非凡。在衝突中,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學會顧全大局,學會體諒別人的難處,將會弱化許多矛盾。

畢淑敏曾經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這樣感恩她的父母:“他們給了我快樂幸福的童年,不嬌慣溺愛也不重男輕女。”但事實上,她到了40歲之後才明白了她作為女兒、母親、醫生和作家,其實早已獲得幸福卻不自知。

所以,她開始學會感恩,感恩自己擁有在一個開明幸福的家庭,感恩父母親人,也感恩她的工作。並寫下《提醒幸福》一文,提醒人們要從家庭中發現幸福,學會感恩。

家庭永遠是最溫暖的港灣,也是人生路上最穩定的依靠。家人之間,以血緣親情的紐帶牢牢聯繫在一起,即便是相隔萬裡,心的距離卻總是很近。感謝尊重,感謝理解,感謝體諒,感謝幫助。家人之間應彼此常懷感激之情,久而久之,感恩便成為了一種習慣。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每個人的起點和心靈的歸宿,是我們人生最值得依靠的港灣。

而國家富強,民族複興,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本期編輯 | 吳瑕漢卿(實習)

資料來源 | 知乎、豆瓣、搜狐網、新浪部落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