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三李四是什麽意思?為什麽不是張四李三?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百家姓作為啟蒙讀物之一,被廣為傳頌。然而還有一句:張三李四,更是耳熟能詳,恐怕沒有人不知道這個詞了。那麽這句話究竟是什麽意思呢?有什麽淵源嗎?

史料記載,最早出現這個詞是在宋代,最早使用這個詞的人是北宋大改革家王安石。

宋·王安石《擬寒山拾得》詩:“張三褲口窄,李四帽簷長。”

其實前面還有兩句,“幸身無事時,種種妄思量,張三褲口窄,李四帽簷長”。這首詩給那些只會傳播小道消息,到處家長裡短,搬弄是非,不乾實事的人畫了一幅極其逼真的臉譜圖。也借張三李四用以泛指某人或某些人。自此,張三李四廣為人們使用。其中就有大儒朱熹:

南宋朱熹,朱子語類中說道:如這眾人,只是一個道理,有張三,有李四;李四不可為張三,張三不可為李四。

朱熹用張三李四來代表不同的人,萬物有別,張三和李四自然不能混淆。那麽為什麽不是張四李三?

張三李四有典故

“張三李四王五趙六”最早說的是杭州的四姓18家。杭州先後曾作為五代吳越國和南宋都城。一度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繁榮、人口來自四面八方。以後,歷經戰亂變遷,人口流動頻繁。相傳杭人只有留下18家,張姓三家,李姓四家,王姓五家,趙姓六家共計18家。

韻律的原因

張三李四,屬於平平仄仄,讀起來琅琅上口。反之,張四李三,就破壞了平平仄仄的韻律。因此,我們說張三李四,而不說張四李三。

根據最新百家姓,張姓人口並沒有李姓人口多,張三李四也合乎實際。古代根據人口數量等因素有劉一、陳二、張三、李四、王五、趙六、孫七、周八、吳九、鄭十的排名。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個詞語就可以引申出一段故事,關注達觀歷史,帶您領略更多您所沒有察覺的歷史現象,給您更廣闊的歷史視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