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高晝暖夜來涼,秋寒露重加衣裳

天高晝暖夜來涼,草木蕭疏梧落黃

日享菊香播小麥,夜嘗梨貝養脾腸

裊裊涼風動

淒淒寒露零

即將進入農曆九月

轉眼又到了寒露時節

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

第十七個節氣

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自此,露氣重而稠,稠而將凝

再過半月,將凝為霜降

蕭蕭秋意重,依依寒色濃

秋殘如血的季節到了

寒露丨釋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氣象由涼轉寒

地面的露水更冷

快要凝結成霜了

最遲的鴻雁

也從北方急急地飛回來

幾場秋雨下來

氣象由涼轉寒

寒露時節一到

冬天的腳步也近了

寒露丨三侯

一侯鴻雁來賓

寒露時節

氣象轉寒

最後一批鴻雁

排成一字行或者人字形

結對飛往南方避寒

古人稱先至者為"主"

後至的鴻雁稱為「賓」

二侯雀入大水為蛤

《國語》雲:

「雀入大海為蛤

蓋寒風嚴肅

多入於海,變之為蛤

此飛物化為潛物也」

所謂「雀入大水為蛤」

是說深秋時節

人們難覓飛雀

但見海邊很多蛤蜊

蛤的顏色以及條紋與雀鳥相似

浪漫的中國人

就以為雀鳥入水後變成了蛤

這是古人質樸的想像

也是一種浪漫的生命觀

在時節的交替和季節的輪迴中

生命並未凋謝

只是變換了存在的方式而已

想飛時,能高飛於天

想藏時,可深藏於海

三侯菊有黃華

露凝千片玉

菊散一叢金

淒淒寒露時節

萬花皆敗

獨有悄然菊花綻放

農曆九月也被稱為菊月

菊花也因此被視為傲寒的標識

菊花霜冷香庭戶

莫負菊花開

寒露丨習俗

古人十分重視節氣的「來」和「去」

逐漸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

節氣習俗

觀紅葉

寒露節氣

秋風颯颯,黃護葉紅

北京市民有到香山賞紅葉的習俗

寒露過後的連續降溫

催紅了京城的楓葉

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

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

漫步在通幽曲徑上望山坡

便會看到一簇簇、一片片紅葉

色彩斑斕的美景

詩人杜牧曾作詩描繪這壯麗的景色

遠上寒山石徑料,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登高

由於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後

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

又十分適合登山

重陽節登高的習俗

也成了寒露節氣的習俗

寒露丨詩詞

季節的更替

歲月的流轉

寒露的文藝和生趣

在歷代詩詞中展現得最為淋漓盡致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乾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木芙蓉》

(唐·韓愈)

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

艷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願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

《池 上》

(唐·白居易)

裊裊涼風動,淒淒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寒露丨養生

由於寒露的到來

氣候由熱轉寒

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

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

氣象乾燥,晝熱夜涼

此節氣的養生

宜以潤肺生津、健脾益胃為主

養陰防燥

秋為金秋也

肺在五行中屬金

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

「金秋之時,燥氣當令」

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燥為宜

古人雲:「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

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等

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

注意補充水分

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等水果

此外還應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皮膚

防止乾裂

朝鹽暮蜜

寒露,熱與冷交替的秋季的開始

空氣越發乾燥

「朝朝鹽水,晚晚蜜湯」

是對付秋燥的最佳良方

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

可減少體內水分的流失

蜂蜜是滋潤之物

適合秋天食用

防寒保暖

諺語雲: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進入寒露後

就不能再「秋凍」了

此時氣溫下降

晝夜溫差增大,易引發感冒

要適時添衣

特別注意保暖

以防涼氣侵入體內

最重要的是注意腳部保暖

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

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

調節心情

寒露時節,氣候漸冷

秋季特有的肅殺之氣

容易使人們傷感

生出愁緒

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可結伴外出遊玩

登高遠眺

適當調節心情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