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進擊的影視明星商人:遊刃在娛樂圈與資本圈之間

  進擊的影視明星商人:遊刃在娛樂圈與資本圈之間

  時代周報記者 吳怡 發自廣州

  來源:時代周報

  在近日的“高勇操縱精華製藥案”中,黃曉明以“理財不謹慎”自證清白,不過他龐大的商業投資版圖隨之被曝光。

  直接或間接持股51家公司的黃曉明,早已不是影視明星的身份那麽簡單。早年,黃曉明持華誼兄弟原始股上市暴富,之後投資樂視影業、萬達影視等影視公司,此外,他還多次參與股權投資,成立明星基金,為P2P月台等等。黃曉明的商業人脈在2015年那場“世紀婚禮”得到了體現。

  而這只是娛樂圈部分明星商人的縮影。近年來,明星作為投資生力軍,在資本市場非常活躍。螢幕前,不少明星以演員或歌手的身份亮相;螢幕之外,他們則以商人的身份遊刃在娛樂圈和資本圈之中。吸金能力驚人的明星們,利用積累下的廣博人脈和頗具商業價值的名氣,對巨額財富進行投資管理。

  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明星投資理財的方式主要有3種:一是房地產投資;二是資本市場的股市投資,操作的形式一般是委託投資,即明星的資金委託給信託基金、保險機構、金融機構等代為投資;三是成立自己的投資公司。

  由於明星這個投資群體的特殊性,也引來更多關注。“明星獲得內幕消息的管道比普通人多,因為明星的社會活動比較活躍,大部分消息都是通過比普通人廣泛的人脈管道所獲得。”江瀚說道。

  委託理財

  “黃曉明未被列為本案違法行為當事人。”8月17日,對於近日引起輿論嘩然的高勇操縱精華製藥案,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發布會上表示,排除了黃曉明直接參與這起股票操縱事件的嫌疑。

  相關的輿論暫以此告一段落,但事件之所以引起高度關注,在於如若明星操縱股市,容易對資本市場造成傷害。江瀚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資本市場上,炒股和資本操縱的界限非常明確。普通個人的股市買賣操作不會引發資本市場的大起大落,但如果是資本操縱的話,容易引發資本市場的動蕩,問題比較嚴重”。

  在此案,高勇通過信託計劃等方式放大資金杠杆,集中資金優勢,以連續封漲停、連續交易等手段,非法賺取了接近9億元,這是近年來證監會查獲的操縱單隻股票獲利金額最高的一起案件。

  事實上,除了明星以外,委託理財是不少人常用的一種理財手段。不過,近年來中國證監會查處多起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等違法案件發現,出借账戶是違規違法的高發地。業內人士指出,由於難以界定委託理財中账戶擁有者對於資本具體操作的知情程度,借用账戶容易被用來規避監管和製裁。

  作為黃曉明“中國合夥人”的明星投資人李冰冰和任泉,也曾卷入過內幕交易爭議當中。2013年,李冰冰、任泉投資的華博鑫業投資出資7600萬元火線入股祥雲飛龍,4個月後,祥雲飛龍借殼聖萊達方案公布,聖萊達連續7個漲停,股價翻番,兩人獲利2000多萬元。

  當時,輿論質疑李冰冰和任泉涉嫌內幕交易及利益輸送,李冰冰和任泉則回應表示,投資業務主要由基金公司負責,兩人只是公司股東,不參與投資決策,所以並不知道什麽內幕消息。此外,不少影視明星如陳好、徐帆、鄧婕等都曾被質疑過炒股涉嫌內幕交易。

  IPO“潛伏者”

  在股市二級市場的廝殺中,多數明星以個人的力量投資還是盈虧參半。相比而言,從一級市場開始著手布局,“潛伏”在準上市公司當中成為原始股東的方式,顯得更加勝券在握,這既是PE和VC的投資之道,也成為了不少明星的選擇。

  一位資深影視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在影視行業內,股權投資方和部分明星藝人會存在互惠互利的現象,通常來說,股權投資方會提供專業的投資分析,而明星藝人則會提供行業關係作為敲門磚。

  華誼兄弟曾被稱為“造富明星股”,作為全國首家登陸創業板的影視娛樂公司,也給國內的明星通過資本運作暴富啟發了不少。在上市前兩年,華誼兄弟開展了幾輪增資擴股,馮小剛、張紀中、黃曉明、李冰冰等眾多明星認購股權,當時購入原始股的價格是0.53元/股。2009年,華誼兄弟上市後股價一度上衝到70元以上,多位明星一夜暴富,身家億元以上。

  2012年至2015年期間,正值影視文化行業蓬勃發展的風口,企業上市行情良好,“潛伏”的方式不失為快速積累財富的捷徑,不少合作緊密的明星搭上企業上市的“順風車”。

  其中,唐德影視在上市前後也曾風光一時,招股書披露的前十名自然人股東,包括趙薇、范冰冰、張豐毅等明星。2015年,趙薇和范冰冰一同亮相深交所為唐德影視的上市敲鍾,其後公司股價持續數月暴漲。

  當時,趙薇及其哥哥趙健合計持有唐德影視股票約757.44萬股,其中趙薇所持117萬股的市值達到1.54億元,而2011年趙薇入股唐德影視時僅投入了77.64萬元。

  去年10月,博納影業正式回歸A股,招股書亦披露了不少明星股東,包括張涵予、章子怡、陳寶國、黃曉明、黃建新、韓寒等。據悉,不少明星股東是在博納影業2017年3月第三輪融資時迅速進入。

  不過,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去年5月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重要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乾規定,股東減持套現的門檻有所提高。隨著A股影視板塊整體市值走低,這對於早期入股其中的股東來說,去或留的問題擺在眼前。

  去年10月,趙薇兄嫂的 “天價離婚案”被推到風口浪尖,同樣作為唐德影視股東的趙健與陳蓉離婚後,持股比例分別變為4.8%、3.2%,這意味著兩人持股均未達到5%,減持不需要再公開披露,同時減持套現的期限也大大縮短。隨著唐德影視原始股解禁期的到來,投資者對於趙薇、范冰冰是否會減持也頗為關注。

  同樣地,新麗傳媒的明星股東眾多,陳凱歌名列第二位,此外還有黃怡(海清)、李光潔、於征(於正),張小童(張嘉譯)、胡軍、宋佳等一眾明星。今年下半年,如若閱文集團高估值全資收購新麗傳媒的方案成功落實,明星股東也可以按照相關規定套現離場。

  並購重組

  不過,“這幾年,明星投資的風向變化更多可能是直接介入資本市場或直接通過投資公司進行投資。”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趙薇早年“國內女版巴菲特”的稱號來源於其在股市上精準的投資。2014年底,在阿里影業借殼港股文化中國之後,趙薇夫婦以31億港元入股阿里影業,成為阿里影業第二大股東。2015年4月,兩人在高位減持近10億港元,從中賺取5.88億港元。這一年,趙薇及黃有龍通過增減持阿里影業獲益近8億港元。

  此外,曾幾何時,影視企業並購重組或也成為了明星實現資本化的一種方式。

  據媒體報導披露,2010年以來,不少明星獨立出來自己開工作室,這使得影視企業的投拍項目營收失去了穩定的保障。為此,明星跟影視企業之間達成了某種默契,明星成立空殼工作室待價而沽,通過業績對賭協定,間接實現明星資本化。

  其中,一度引起業內熱議的是,2015年,馮小剛花500萬注冊的公司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2個多月後轉手賣給華誼兄弟,後者斥資10.5億元收購該公司70%的股權,這意味著東陽美拉整體估值達到15億元。

  不過其他類似的操作並非都能最終成行。2016年,暴風集團打算以10.8億元的對價收購劉詩詩和吳奇隆名下的稻草熊影業60%的股權,如若成功,劉詩詩獲益將達到2億元。然而在3個月後,證監會否決了這一起收購案。

  隨著監管“緊盯”明星資本化,不少影視企業的收購計劃也流產,其中包括唐德影視對范冰冰愛美神影視公司4億元的收購,文控控股對海潤影視、悅凱影視、巨集宇天潤的收購,以及樂視網98億元重組樂視影業方案等。

  而此前喊出“要在一年內將樂視影業裝入樂視網”口號的賈躍亭,最終還是沒能帶給一堆明星股東滿意的未來。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