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蘇聯時代著名導演胡茨耶夫去世,享年93歲

據俄羅斯當地媒體報導,蘇聯時代的著名導演馬列·胡茨耶夫(Marlen Khutsiev)於3月19日在莫斯科波特金醫院去世,享年93歲。

胡茨耶夫1925年10月4日出生在格魯吉亞的第比利斯,父親是當地政府官員,母親則是出身名門的電影女演員,而他的名字“馬列”,則來自於馬克思與列寧的組合,這是當時的蘇聯相當流行的一個名字。

1937年,胡茨耶夫12歲的時候,父親被處死刑,但這並未影響到他進莫斯科電影學院攻讀導演專業。1952年畢業之後,胡茨耶夫被分配進敖德薩電影製片廠工作。

上世紀50年代中期,蘇聯迎來所謂的赫魯曉夫解凍期,史達林時期的文藝管制被解除,作家伊利亞·愛倫堡發表小說《解凍》,高揚人道主義精神;在電影領域也出現了包括《雁南飛》、《伊萬的童年》、《士兵之歌》在內的不少有別以往蘇聯電影的作品。胡茨耶夫恰巧趕上了好時候。

1953年,他與來自基輔的大學同學菲利克斯·米洛納(Feliks Mironer)合寫的劇本《濱河街之春》(Spring on Zarechnaya Street)獲得了敖德薩電影製片廠的認可。故事講述師范生塔季亞娜被分配去偏遠小鎮執教,在工人夜校上課過程中與風流瀟灑的青年工人薩沙之間所產生的一段曖昧感情。1956年11月,由他倆聯合執導完成的影片在全國公映,完全有別於以往蘇聯電影的全新風格,充滿詩意的鏡頭語言和青春氣息,迅速俘獲了大量年輕觀眾的心,全國觀影人次超過三千萬。

胡茨耶夫的第二部作品是1959年上映的《兩個費奧多爾》(Two Fyodors),影片講述了二戰後複原回鄉的老兵費奧多爾收養了一個同樣名為費奧多爾的孤兒,但在他結婚之後,這對養父子之間的關係也產生了劇烈衝突。

然而,胡茨耶夫在六十年代遇到了麻煩。1963年完成的《伊立奇哨卡》(Bastions of Il’ich)尚未正式公映,就遭遇了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的強烈批評,不得不從頭到底重新剪過。1965年,影片更名為《那年我二十歲》(I Am Twenty)後正式上映,但仍被媒體好一通口誅筆伐;而胡茨耶夫拍攝的原始版本的《伊立奇的哨卡》,則要一直等到1988年的戈爾巴喬夫新政時期,才最終得以和觀眾見面。

同樣,他的極具法國電影新浪潮氛圍的作品《七月雨》(July Rain),也因為不甚明晰的電影主題,沒能獲得媒體的善待。不久之後,蘇聯大地重新“冰凍”,胡茨耶夫也漸漸淡出影壇,除拍攝了幾部電視紀錄片之外,大部分時間都在莫斯科電影學院內任教。

1992年,胡茨耶夫曾憑作品《無限》(Infinite)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旨在表彰探索精神的阿爾弗雷德·鮑爾獎,而他的最後一部作品名為《夜未至》(Not Yet Evening),據說已經完成主要拍攝工作,但並未公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