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樓市調控進入決戰期 為什麽只有專家要唱漲房價

樓市調控進入決戰期 為什麽只有專家要唱漲房價

(文/馬躍成)

中國樓市最近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就是開發商大佬都悲觀看樓市,像王健林、潘石屹、馮侖、李嘉誠、楊國強等地產大佬都紛紛從樓市撤退,而萬科也感覺到危機就在身邊,於是喊出了“活下去”就好的口號。從政府方面講,本輪調控以來,始終沒有動搖調控的決心,一直的態度都是堅持“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 定位,並且直接確定了“堅決遏製房價上漲”的目標。

從樓市發展情況來看,我們也能發現,雖然還有部分地區房價在上漲,特別是四五線小城市,但是,以一線城市為代表的大都市、熱點城市房價已經開始穩步下降,並且有擴展戰果的趨勢。也就是說,樓市向好發展,泡沫正在一點一點去除,房價軟著陸正在進行中。樓市的這個發展方向與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目標是一致的。

大家已經充分認識到,樓市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民生問題,房子問題解決不好,什麽政績都不要談。因為,房子對人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對社會的穩定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針對樓市穩步向好發展的局面,有一些專家學者卻發出不同的聲音,他們一方面在否定樓市調控的一些措施和目標,同時也在強調房價上漲的意義和好處。這點,我們不好理解,難道還有樓市繼續走房價不斷上漲的老路?難道他們不擔心出現樓市危機?高處不勝寒,是泡沫總是要破裂的,這個道理難懂嗎?

恆大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任澤平認為,大部分經濟體本幣房價上漲主要是貨幣現象,但貨幣超發易滋生房地產等資產價格泡沫,極端情況下可能引發經濟危機,十次危機九次地產,比如199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和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他認為,由於新興經濟體較發達經濟體廣義貨幣增長快,因而本幣房價漲幅較大是個很自然的事情。本幣房價大漲不意味著美元房價大漲,也就是說人民幣貶值是房價上漲的自然結果。他認為,房地產具有抗通脹屬性,能部分分享經濟增長紅利。只有少數一二線地價房價、醫療教育等服務類產品、股票市場上的核心資產等收益率跑贏印鈔機。

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的觀點是,經驗證明,做金融是趕不上蓋房子的,拍電影也趕不上蓋房子的,房地產是一個十幾兆級別的生意,而且未來還將持續更長的時間。他認為,房地產行業發展空間非常大。確實,這20年來,幹什麽都不如搞房地產掙錢容易,房地產的發展已經把實體工業毀的差不多了,甚至上市公司都開始炒房為主業了。這個結果,管清友院長看到很清楚。

花旗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說,樓市,短期內相對比較樂觀,因為短期內房地產市場對中國經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還是比較大。房地產產業鏈比較長,用香港經管局的一個研究報告來看,房地產市場對中國工業產出值的影響,大概有近30%的貢獻。並認為,一些二線、三線城市,完全可以把限購政策逐漸拿掉。

北師大教授董藩堅持認為,房地產是經濟發展的支柱,誰也撼動不了房地產業的支柱地位,而且房地產作為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中國經濟要全面發展,就必須發展房地產業,房價還沒有高到大家都買不起的地步,只有房地產才能救中國經濟。

具有住建部背景的顧雲昌也說:房價必定是上漲的。原因是居民收入會不斷增高,土地也越來越貴。他認為房地產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還在顯現,對城市面貌的改善,對老百姓住房條件的改善,依舊發揮著很好的作用,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依舊嚴重。

針對多年來的樓市調控經驗,特別是各地的實際情況,您是否同意專家的看法和觀點?【本文由“馬躍成”账號發布20190209】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