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浪莎涉嫌違法直銷 加碼外貿貼牌被指雞肋

  浪莎涉嫌違法直銷 加碼外貿貼牌被指雞肋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記者 柳鶯

  一紙舉報,讓浪莎股份(600137.SH)陷入“直銷門”。隨著事件的發酵,被公之於眾的還有浪莎眾美的直銷系統。

  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資訊網站公布的資訊顯示,浪莎於2017年6月20日符合受理條件,但目前還未正式公示獲牌資訊。而根據《直銷管理條例》規定,浪莎在未獲得直銷牌照的情況下是不可以開展直銷業務的,屬於違法行為。

  6月27日,長江商報記者發送採訪函至浪莎股份董秘辦郵箱詢問此事,但截至發稿前並未得到回復。

  市場代理索要退款歷經兩年

  據施女士回憶稱,2016年7月,她向浪莎市場長官人趙雲川購買了兩萬元浪莎產品,但時隔10個月之後才陸續收到約2.3萬元的貨,且收到的產品也不是她報單上的內容,這其中還有不少貨是被拆封或是有破損的。

  2017年6月5日,施女士向浪莎公司售後服務查詢自己的ID。然而,浪莎工作人員卻告訴她,她的ID號壓根不存在。半年後,今年1月8日,施小姐再次查詢自己的ID號時,得到的答案依舊是“查無此人”。施小姐第二天便向趙雲川表示退出浪莎。趙雲川答覆她,同意幫她處理,並表示要她把此前發的貨回寄給他後再退款。然而,令施小姐沒有想到的是,她按約定退貨後,從1月初到6月,近半年的時間過去了,她至今沒能要回自己的2萬元,“不僅如此,趙雲川還說,我還差公司4000元的服務費,要2月4日才能給我報單。”此後,施女士發現自己已被趙雲川拉入了微信黑名單。

  6月26日,長江商報記者撥通施女士電話詢問目前事情進展情況,施女士告訴記者,目前浪莎已經在處理了,將錢慢慢歸還。這兩年中,施女士為此事已是心力交瘁。

  隨著施小姐的披露,被公之於眾的還有浪莎眾美的直銷系統。據了解,浪莎的直銷板塊叫“浪莎之康”。產品主要有三大系列:保健食品、營養代餐、生態家紡。

  據直銷百科網報導,浪莎經銷商李某透露,浪莎獎金制度是雙軌制,共有四個級別,普卡、銀卡、金卡、鑽卡,金額分別為:2500元、5000元、10000元、20000元。除了傳統直銷公司所具有的啟動獎、長官獎、重複消費獎等,還有特別的互助獎、鼓勵獎,這些都是秒結日薪。

  不過,根據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資訊網站公布的受理直銷申請牌照的資訊顯示,浪莎於2017年6月20日符合受理條件,並被予以公示。然而,目前浪莎依舊還未未正式公示獲牌資訊。

  根據《直銷管理條例》規定,企業要開展直銷業務,必須向國家商務部提出申請,並要獲得商務部審核通過後頒發的直銷經營許可證。可見,浪莎在未獲得直銷牌照的情況下是不可以開展直銷業務的,屬於違法行為。

  湖北朋來律師事務所律師宋雪芹等相關律師認為,浪莎如此做法有“先上車後補票”的嫌疑。不過,宋雪芹還表示,“但畢竟浪莎已經被公示符合受理條件,即獲得獲牌一般應是指日可待或稍待時日,因此建議適當包容這種輕微違法行為。”

  加碼外貿貼牌前景代考

  最近一年來,浪莎股份的股價從44元下跌至14元,跌幅高達68%。除了市值的巨變外,公司前兩大股東的質押比例也高得驚人,其中浪莎控股質押了持股的93.99%,西藏巨浪質押了99.98%,二者對持股的質押都基本接近上限。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個股東持股質押接近上限,對於浪莎股份有巨大的不良影響和風險。這種高比例股權質押存在諸多危害,若公司股價出現大幅下跌,且大股東無法及時追加擔保,金融機構就可能會處置已質押的股權,從而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除此之外,記者查詢公司的2017年報以及2018年第一季度報發現,浪莎在出口業務方面正在加大馬力,不過卻沒有得到很大的經濟效益。據2017年報顯示,浪莎在出口方面的業務營收約為2705.16萬元,營業成本為2601.38萬元,營業收入同比增加了400.04%,而同時,成本也增加了373.96%,毛利率同比增加5.30%。

  不過,剛嘗到一點點甜頭的浪莎,在2018年一季度,這一部分的毛利便開始下滑。據浪莎股份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出口業務的營收為68.32萬元,但這部分的營業成本為64.70萬元,相對於去年同期收入同比增加117.65%,不過成本同比增加120.52%,因而毛利率減少1.23%。

  據了解,浪莎的出口業務主要是外貿貼牌,對此,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對於整個服裝行業來說,外貿這一塊銷售量肯定是有限的,如果它國內市場都沒做好的話去做國外市場,可能得不償失 。“做外貿貼牌對於它來說,不算是一個完整的品牌輸出,對於它品牌的打造意義不是很大,貼牌的話本來就只是賺一個加工費而已。”

責任編輯:李思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