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父母的音量,決定孩子的成長質量

文 | 小樹媽媽



01

好友說自從她5歲的女兒,看了個叫《大嗓門爸爸》的繪本後,就經常會叫她「大嗓門媽媽」。


那個繪本裡面寫,小女孩的爸爸:


「從來不會像正常人那樣說話。他只要一張嘴,就是在大吼大叫:


我的靴子呢?我渴了!是誰把鞋子放在過道裡的?雞蛋煮的太軟了!」

「跟你們說過一百遍了,我飯後要吃橘子!怎麼沒有橘子啊?咖啡太燙啦!我渴了!」

繪本裡還寫,小女孩去問媽媽:「爸爸是怎麼變成大嗓門的?」


媽媽想了一會兒,說:


「爸爸的爸爸就是個大嗓門,爸爸的爸爸的爸爸也是全市出了名的大嗓門。爸爸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大嗓門!如果你願意的話,以後也可以變成一個大嗓門!」

好友說女兒看了這個繪本,就會自己改編,說她也有個大嗓門媽媽,媽媽的媽媽也是個大嗓門。


聽完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評價是好,好友的母親我也見過,的確說起話來也是聲音很大。


這種大聲說話跟發脾氣還不一樣,日常聊天就是語速快,音調高,尤其遇到要催促孩子或者教育孩子的時候,心裡一急,就特別容易「扯著嗓子喊」。

播放GIF

但是小孩子往往不能理解其中的差別,很容易先是因為害怕而「老實」,後來因為司空見慣而變得「皮實」。


到最後很多孩子,無論父母長輩怎麼吼,都如同鐵板一塊兒,油鹽不進。


更有甚者可能會學著「吼回去」,弄得家裡如同戰場一般。

02

我們之所以會「喊」會「吼」孩子,更多時候是希望孩子能夠聽清我們的話,快速的調整他的行為。


不過這種「吼」的教育方式,其實並不如把聲音放低顯得更有威信,更能佔據與孩子對話中的主動權。

播放GIF

達真堪布講佛法的時候曾經說:



「當你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時,實際上你在最高處,因為你的智慧、德行在最高處;


當你把自己放在最高處時,實際上你在最低處,因為你的智慧、德行降到了最低處。」


我們教育孩子其實也是這樣,人在大吼大叫的時候,邏輯能力、判斷能力、思考能力,也都是在急劇下降的。


我們越是大聲說話,說明我們越是緊張、焦慮、沒有辦法。

圖片來源:電影《馴兔記》


而且大聲的去吼孩子,孩子往往也會通過提高聲音說話、哭泣,來回應我們,最後兩敗俱傷。


但是當我們把聲音放低教育孩子的時候,就給了自己一個情緒得以緩衝的機會,解決問題的時候就容易更顯得從容和理性。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有句古話叫「不怒自威」。我們自己尊敬或信任某位老師、長輩,也往往是源自他的睿智沉著,而不是忌憚他的火爆脾氣。


另外,當我們把聲音放低,孩子就需要更多的專註力來聽我們講話的內容,思考我們講話的邏輯。


這樣一來,我們跟孩子「對吼」的可能性就大大下降,溝通的效果就會更好。

03

最開始嘗試對孩子低聲教育的時候,很多朋友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是:


平時還能注意控制,但遇到一些突髮狀況,聲音會不由自主的提高起來。


很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難,有一些很簡單的小技巧,可以供朋友們嘗試和參考。

1追蹤分析自己的「吼叫」並且多做低聲的練習

任何人都不會天生就是完美的父母,我們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本身就已經是一個特別大的進步。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追蹤自己的怒火,試著在下一次這種感覺來臨的時候做得更好一點點。


演員小陶虹在《@所有人》節目中,就說起過自己面對孩子的兩種表現。


第一回是臨出門了,孩子打翻了牛奶,她當時很本能的去跟女兒大吼:「你怎麼回事啊!」


女兒當時嚇得一哆嗦,沒有哭,特別驚懼的看著她。

她看著女兒,很快意識到,自己的「吼」嚇到了女兒。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


之後沒幾天,女兒再一次不小心打翻了牛奶。


這一次她沒有大吼,她的第一反應是過去抱住女兒,低聲安撫:「害怕了吧,沒事兒沒事兒」。

同樣都是打翻了牛奶,但媽媽的處理方式明顯一次比一次更理性和成熟。


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長,而我們作為父母,其實也是一個不斷的成長、成熟、進步的過程。

我們知道自己其實不想「吼」,是一種進步。

我們在自己「吼」過之後,去回憶和反思這個時刻,去思考下次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怎樣做,又是一種進步。


當下次、下下次這類情況真的發生的時候,我們終有一天,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

2找到一個平靜的時間,做換位思考體諒孩子情緒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提到過一個真實的案例。


一位媽媽一直對兒子要求嚴格,但她在讀小學5年級的兒子總是脾氣不好,經常故意頂撞,母子倆經常對著吼。

圖片來源:電視劇《看上去很美》


有一回兒子從學校打來電話,說是一個表格忘在家裡了,讓她一定要送來。


她心裡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想到昨天剛給孩子送完作業本,孩子今天又忘帶東西,就很生氣的說自己工作忙,掛了電話。


結果老師又再打電話過來,強調錶格很重要,必須今天交。她只好往學校跑一趟,心裡的想法就是抓住兒子痛罵一頓。


快到學校的時候,這位媽媽想到一會兒要見孩子老師,突然有點膽怯,害怕老師會給自己臉色看。


接著她又想,自己尚且如此,兒子不知道此時此刻有多難堪和尷尬。她突然有些心疼兒子,下決心這次不吼孩子。


見到孩子,她沒責罵,而是遞上水壺,和顏悅色的說了一句:「早上水壺也忘帶了,是不是一上午沒喝水?渴嗎?」

播放GIF

兒子有些不相信的看著她,很快就低頭哭了起來,囁嚅著低聲說了一句:「媽媽,又讓你跑一趟……」完全聽得出孩子的自責和歉意。


當天晚上回家,孩子一改往日的執拗,媽媽讓他做的事兒,他都情緒愉悅的去做了。


原本僵硬冰冷的母子關係,因為母親一時間的換位思考和一句低聲的關心的話語就變得柔軟而親密。


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我們選擇低聲教育,不是因為軟弱和溺愛,恰恰是因為我們有能力換位思考,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難處。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當我們遇到想吼罵孩子的事情,先花幾分鐘單獨相處,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


如果孩子已經得到了教訓或者知道了自己的錯誤,我們不如就學習古人的「悔愧不責」。


用平靜的語氣跟孩子說清楚道理,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3通過親密的稱呼和動作給低聲教育一個好的開始

微博上看到一句話:


「人吵架為什麼嗓門會那麼大,因為彼此心的距離太遠了,要大聲才會聽見;


為什麼相戀時的情侶都是細聲細語的,我們旁人卻聽不清,因為他們心在一起,所以無需大聲也能彼此相通。」

播放GIF

我們跟孩子溝通,無非是想得到孩子的配合。


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先給教育定下一個「低聲」的基調。先從事實上和心理上,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比如叫孩子過來談問題之前,不是怒氣衝天的叫孩子的全名,而是低聲的叫孩子的乳名或者叫上一聲「寶貝,過來一下」。


一個小小的稱呼的改變,氣氛就會變得融洽很多。


再比如跟孩子談事情的時候,不是站在孩子身邊,擺出一副居高臨下的架勢。而是蹲下來跟孩子視線平齊,抱一抱孩子的肩膀或拉著孩子的手來說。


一個輕柔的撫摸,能夠讓孩子的心理防禦很快卸下來,開始跟我們平和的對話。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有了一個好的開始,良好的溝通就成功了一半。

播放GIF

04

最後,想把席慕蓉《無怨的青春》中的一段文字,做一點小修改,分享給所有的朋友們:



「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你有了一個孩子,請你,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他。


不管你們相處的時間有多長,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那麼,所有的時刻都將是一種無暇的美麗。


若他走向獨立,與你漸行漸遠,也要在心裡存著感謝,感謝他給了你一份記憶。


多年以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充滿溫情的陪伴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

圖片來源:電視劇《喪失名字的的女神》


當你去試著調整原本火爆的脾氣,就有了低聲的教育。


你低聲跟孩子說話的樣子,會是他童年最珍貴的禮物和最溫暖的回憶。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原創關注成長樹公眾號:chengzhangshu9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