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常程拯救聯想手機,至少要打贏這三場硬仗

中國有句古話,叫“事不過三”。但是這話放在手機行業裡,可能未必奏效。早幾年手機行業還是不是城頭變幻大王旗,但是最近幾年手機行業做得好的企業基本穩固住了優勢,一路高歌猛進;而做得不好的企業則是一敗再敗、一瀉千里。整個行業往頭部集中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

即使如此,失意者仍舊不甘心,國外的比如三星、諾基亞,國內的比如魅族、聯想……

最近,將要於6月5日發布新手機的聯想在行銷傳播上顯得頗為高調。給粉絲寫家書;超大屏佔比、漸變色等亮點一個接一個的拋出;當然也少不了對行業領跑者比如小米的捆綁傳播,比如常程就在微博中,借助KOL的話:聯想Z5秒米8,這在國內廠商不管處於什麽段位,基本都拿自己跟蘋果對標相比,顯得頗為理性和實際……

讓土妖評價的話,聯想手機Z5在前期的預熱和造勢過程中,無功無過中規中矩。雖然沒啥大亮點但是該有的招數和套路,也都上了。常程攜聯想手機Z5歸來:是會一鳴驚人,還是會一敗再敗?核心還在於“產品”本身,而產品之外,借助金融體系的話語體系,成敗則受製後台、中台、前台實操的影響。

第一戰:戰略定力與耐心

對於整個聯想集團,土妖的心情很複雜,簡單的說應該是:恨鐵不成鋼。堂堂一個當年IT時代數一數二的企業,在互聯網時代好像完全轉了向了感覺:今天雲計算火那我要發力雲計算;明天大數據熱那大數據我也要做;如今人工智能又如火如荼,那我當然也不能放過。

拜託,能把這些先放一放嗎?當然如果只是蹭個熱度,混個臉熟,務虛一下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真的會是全身心的去發力,那就是像雷軍說的,是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了。以人工智能為例,土妖認為這是千億美金左右體量公司玩的領域,聯想集團如今市值100億美金都不到,真可能會心有余而力不足。要知道如今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每年投入大概是100億元左右,阿里更是聲稱要5年至少投入1000億……公司和人一樣,即使志氣滿滿但是很多時候卻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所以說,當發現常程回歸,聯想集團從內心裡要開始發力手機行業時,土妖覺得這個戰略選擇是非常對的。手機行業雖然現如今也是一片紅海,但是聯想在其中突圍的可能性,相對而言會遠遠大於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這些領域。

如今,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常程的身上。但其實,常程只是聯想移動戰略的執行者,土妖認為聯想在手機業務上的戰略定力和耐心,才是絕對手機業務成本最根本的力量。柳傳志老爺子當年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但是時過境遷,這種由核心人物決定業務方向的思路,土妖是持保留態度的。相反如今樂視雖然仍在風雨飄搖,但是其提出的“戰略決定組織,組織決定成敗”,可能更符合當下的趨勢。

實際上,從劉軍到陳旭東再到喬健,可以發現聯想移動在實操過程中,仍舊有著柳傳志管理三要素的影子。都太把希望寄托於個人,希望換手如換刀,在人的帶動下實現戰略落地和業務發展。殊不知這種短時間內多次換帥的後果,只會加重公司上下對戰略的質疑,換帥帶來的權力變更、人事變化、資源重整等等,也會極大影響業務的發展。

當然,縱使如此,實在不行該換還是得換。比如說,讓多年負責市場行銷的喬健去負責整個手機業務,個人認為就是聯想移動選人的一個錯誤。這種情況,及時止損是英明的。相比於劉軍、陳旭東、喬健等,土妖認為常程在產品層面,是對這三者更有感覺更有敏銳度的。關鍵是聯想移動對戰略有多大的定力,對自己有多大的耐心,對常程有多大的耐心?

第二戰:重新理解4P

商業世界最不缺乏的就是各種模型和行銷方法論,這其中有少部分是真正的行業洞見,而很大一部分是出於揚名立萬、商業合作而形成的在商言商、為賦新詞強說愁。單就行銷層面,4P、4C、4R、4I、4S……各種理論就不一而足。

對於常程而言,如果聯想移動有著足夠的戰略定力、耐心和對其的信任和支持,那算是在“道”的層面,解決完了最大的問題和障礙;而在“術”的層面,無非就是處理好4P——產品(product)、價格(price)、管道(place)、促銷(promotion)的問題。因為跟4C、4R、4I、4S等相比,4P最大的理論優勢是,其已然是大行銷的概念,是從整個“產品周期”、“產品交付”的角度上去看行銷。

當然,在4P層面,常程和其即將要發布的聯想Z5仍舊面臨著重重困難和巨大挑戰:

先說產品。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產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產品即品牌,產品即口碑,產品即行銷,產品即管道……產品幾乎意味著一切,所以才說“得產品者得天下”。在企業界面產品的背後是創意、設計、研發、供應鏈,而在用戶界面,則是外觀、設計、功能、性能、綜合使用體驗等等。

當下,智能手機行業除了性價比、體價比之外,比拚的是CPU、全面屏、螢幕指紋、攝影頭、色彩搭配、續航以及人工智能等等。聯想在前期預熱中重點強調的是屏佔比、漸變色、續航。其他暫時還沒有透露。小米8發布後,其友商這麽調侃小米:瀏海屏,寬下巴;就整體外觀而言,活生生的一部安卓版“iPhone X”。的確,別的先不說,如果聯想Z5能把“瀏海屏”這個手機行業全行業的難題、用戶的大痛點給解決了,勢必會獲得極大的關注。相反,如果只是在上述各個層面有著中規中矩的表現,那就是不盡如人意。因為作為用戶會想,“既然都跟別家差不多,那我為啥不買更成熟的、知名度更高的產品?”

再說價格。其實價格方面,從實操角度上看並不困難,根據自己品牌的認知度、美譽度、忠誠度,結合在整個手機行業的位置,並參照自身的成本以及友商的價格,很容易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隻不過,榮耀總裁趙明說過:國內公司綜合硬體純利潤達到5%的鳳毛麟角。在這樣的大背景大環境下,作為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聯想移動在定價方面會不會有成本壓力,除了考慮用戶市場的自身劃線之外,是否還要平衡資本市場的眼光?

要知道如今整個聯想集團在營收和盈利方面也是挑戰重重。聯想集團2017/2018財年整體營業額為454億美元,僅僅較上一財年增長5.4%,全年淨利潤為虧損1.27億美元,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1%。而老對手惠普2018財年第二財季度財報卻顯示,淨營收為140.0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23.85億美元增長13%;淨利潤為10.5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5.59億美元增長89%。可以說,從哪個維度去看,聯想集團的財報都要比惠普要差不少。

接著說管道。在這方面,在新零售的風潮下,整個行業可以說都是在殊途同歸。以小米、榮耀為代表的互聯網線上廠商開始大力發力線下;以OPPO、vivo為代表的線下廠商,則開始反攻線上。跟這些廠商相比,借助聯想集團在PC端的管道力量,管道這一塊聯想移動的壓力相對產品、價格來說,會小不少。

最後說促銷。實際上,土妖認為促銷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拆到價格和管道層面上去,相比於促銷,對智能手機行業而言,品牌是更為重要的。這方面,聯想手機可被吐槽的點,可謂族繁不及備載。特別是在品牌產品線方面,這麽多年真是一個亂字了得。

從樂Phone到A系列、P系列、K系列和S系列;到高端品牌“Vibe”;到A系列、S系列和Vibe系列;到黃金鬥士、樂檬、S系列、ZUK、VIBE、Moto六個產品系列;再到保持ZUK和Moto,去除VIBE和聯想;接著再到保留聯想和MOTO,取消ZUK……如今又說ZUK回歸、ZUK重生,土妖想問問聯想移動,你們亂夠了沒?

第三戰:改變與用戶溝通的站位和界面

在商業世界,在產品和服務沒有售賣出去之前,所有的戰略、創意、設計、研發、產品、生產、價格、行銷、銷售、倉儲、配送、服務等等,每一個作業節點,其實都是在和用戶進行直接或者間接的對話。

尤其是行銷、銷售和服務方面,更是直接的在和用戶進行溝通。因此,溝通過程中用戶接受到的資訊以及由此帶來的體驗,最終都將反應在產品銷售、品牌的口碑和形象上。在這方面,土妖認為聯想移動還有著巨大的提升太空。

土妖隨便搜索了一下聯想手機、ZUK等關鍵詞,映入眼前的基本是:小米8為聯想Z5暖場 6月5日見證ZUK的重生;小米克星ZUK回歸?聯想Z5真機圖美到Cry!;ZUK重生之後的迅猛攻勢展開 聯想Z5給你個“嚇”馬威;“掌櫃”常程微博喊粉絲回家,聯想手機欲上演“王者歸來”;全面屏手機的顏值巔峰已誕生 聯想Z5僅憑半張臉征服東半球……對此土妖想問問:

第一,現在手機都還沒現真身,就這麽高調好嗎?什麽“重生、王者歸來、顏值巔峰、征服東半球”,即使在當年,ZUK成為過王者嗎,這樣自說自話除了自嗨之外,用戶認同嗎?

第二,ZUK的剩餘品牌資產如何?ZUK在當年,算是一個相對小眾的品牌,而且不帶偏見的說,土妖對這一不知所雲的命名真是非常不認可。此次聯想Z5全新發布,按理說全新產品全新出擊應該是好事,為啥還要和ZUK做不清不楚的關聯,是常程個人的思念和情懷,還是ZUK真的還有剩餘品牌價值可利用?

第三,對標行業長官品牌做捆綁行銷是智能手機行業的常見打法,但是是否真的要踩著對方上位就有待商榷了。什麽小米8為聯想Z5暖場、小米克星ZUK回歸、小米8曇花一現……凡此種種除了體現自身的格局狹隘、招惹米粉的怨恨之外,其他用戶真的你說啥就信啥?

竊以為在如今移動互聯、年輕當道的時代,一方面不自說自話,才是對用戶最大的尊重;另一方面點燃情緒、引發情感很多時候比生硬地傳遞資訊更為重要。因為唯有情緒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鳴,才有望把用戶變成粉絲,就像果粉、米粉、花粉一樣。

實際上,聯想移動公眾溝通的站位和界面,也可以從聯想集團裡找到印跡。前不久聯想集團和中國平安都發生了輿論危機,但是看看聯想集團的聲明,再看看中國平安的聲明,就會發現雖然都是相對傳統的企業,但是每個企業適應時代變化的能力和願望,差距還真是千差萬別。

結束語

作為一個用戶,土妖希望聯想Z5真的能夠如他們所認為的那麽好,智能手機市場上的好產品越多、競爭越激烈,用戶自然就可以買到性價比、體價比更高的產品。

而作為一個觀察者,在聯想2017年的出貨量只有179萬部,出貨量只有華為手機的1%左右,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僅為0.4%的背景下,常程敢於接下聯想手機這個燙手的山芋,可謂勇氣可嘉、好壞參半。好的方面是,就如同楊元慶所言,聯想手機在中國區已經跌到底了,再跌還能跌到哪裡去,相反“觸底反彈”更值得期盼;壞的方面是,至少在常程掌握聯想手機的帥印之前,聯想手機都還是那個聯想手機,但是智能手機江湖早已不是那個江湖了。

截止目前,聯想Z5的所有行銷傳播裡,最觸動土妖的,是邀請函裡的那句話——十年飲冰,難涼熱血。常程要想在智能手機的紅海裡上演單騎救主、黑馬逆襲的英雄故事,就得在聯想手機戰局的後台、中台、前台等各個層面,做出自己的解讀、交出自己的答卷。唯有如此才有希望,否則仍舊會和他的諸多前任一樣:高調上台,黯然離場。

如果非要給成敗一個量化的參數,那就選擇三七開吧。希望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聯想移動,能夠迎來改變時局甚至是改朝換代的那一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