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百煉成鋼,龍泉寶劍的冰火兩重天

毛鐵、鋼合煉(折疊鍛打):所謂“百煉鋼”,就是將塊煉鐵反覆加熱折疊鍛打,使鋼的組織致密、成份均勻,雜質減少,從而提高鋼的品質。鋼材在炭煆爐內加熱到合適的溫度(在649℃-816℃下,鋼材會變得火紅,982℃時會變成橘紅色。大部分鋼合金應在這個溫度範圍內進行加工。如果鋼的溫度變冷,則會呈現出藍色,此時捶擊就會被擊碎。與此相反,如果合金說明沒有特別的規定,則鋼材不能加熱到982℃以上。)

這一工序較為複雜,將兩者反覆糅鍛,充分結合後,金屬表面會產生縱向水波紋狀暗紋。《越絕書·婉轉記寶劍》所述:“欲知龍淵,觀其狀如登高山,臨其淵‘預知太阿,觀其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預知工布,從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紋若流水不絕。”所指的就是劍身表面的這種暗紋。用百煉鋼製成的刀劍品質很高。淬火

熱處理是刀劍製造中的重要工藝之一,關乎刀劍性能好壞的靈魂所在。熱處理即不改變刀劍本身的形狀和整體的化學成分,而是通過改變內部的顯微組織,或改變表面的化學成分,賦予或改善使用性能。而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但對於刀劍的好壞影響較大,從熱處理工藝上亦可看出一個鑄劍師的水準。

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有時只有加熱和冷卻兩個過程。這些過程互相銜接,不可間斷。

淬火將工件加熱保溫後,在水、油或其它無機鹽、有機水溶液等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淬火後鋼件變硬,但同時變脆。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將淬火後的鋼件在高於室溫而低於710℃的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再進行冷卻,這種工藝稱為回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 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係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強鍛”後,使用特殊淬火劑作“柔化”處理,使劍身剛柔並寓,能屈能伸。屬高精工藝,非一般匠工所能得心應手。

有語雲:"寶劍鋒從磨礪出";又語雲“十年磨一劍”雖有些誇張成分,但足見“磨”的不易及重要性。

不管什麽刀具,在鍛造好和用得時間長了以後,都必須研磨——哪怕是現代科技產品也不例外。正因為只要是刀具就必須研磨,所以研磨師這個職業的歷史,至少與金屬兵器的歷史差不多長。我國歷史上的研磨記載,最早可以追述到春秋戰國時期。而有關研磨師的明確記載,則出現於漢代。在漢代,刀具研磨稱為“灑削”,也叫“削厲”,“厲”通“礪”。其字義來歷,是因研磨工作要一邊灑水一邊進行,故有此謂。

從明代曹昭、唐順之、茅元儀等人著作中諸如“凡刀劍打磨光淨,用金絲礬礬之,其花則見”“刀花,羊角煆灰,粉心水提過酸,酸草燒灰,硝醬”等語來看,我們還可以知道,研磨並不只是把刀磨快就可以了,它還有著審美上的要求,為了達到這種要求,需要多道複雜工藝。

刀劍的研磨的兩大功能:

一是:合理地開刃,使刀劍適合破擊不同的對象,這點凡專業劍師,均可完成。好的研磨決定刀劍的強度、鋒利度等

二是:刀劍裝飾的一部分,精確的研磨之術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刀劍的美感,使刀劍高超的鍛造和熱處理手法一覽無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