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峽工程質檢專家組組長:壩體位移幅度正常 肉眼不可見

近期,一則“三峽大壩已變形,潰堤在即”的言論流傳於社交網絡。而從所謂的變形圖片上,可以看到三峽大壩壩體有明顯扭曲。

那麽,三峽大壩到底有沒有變形呢?今天,央視財經記者專門採訪了負責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的專家,解答三峽大壩的真實情況。

專家:三峽壩體位移幅度正常 肉眼不可見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今年87歲的陳厚群院士,從1994年就開始參與三峽樞紐工程的質量檢查工作。

他介紹,從監測數據來看,截至2019年4月,三峽大壩壩基累計垂直位移在1.45mm~26.69mm之間,壩體沉降趨於穩定,蓄水前後沒有明顯增加;壩基上下遊方向水準位移在 -0.24 mm~4.63mm之間,蓄水前後壩基位移變化多在1.0mm以內;壩頂上下遊方向水準位移在-1.82mm~28.70mm之間。陳院士介紹,這符合規律並且各項指標均在設計允許範圍內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陳厚群:任何結構受力以後,就會產生變形,除非結構是絕對鋼性的。大壩隨著水位及溫度變化,產生正常的變形,這完全符合規律。水位高了它就向下遊變形就多,水位低了就回去一點。因為它基本上是處在彈性範圍以內。

冬氣象溫冷的時候,壩體收縮的時候它就會向下遊變位,夏氣象溫高的時候就會向上遊變化,這個也是完全正常的,它是周期性的。

陳院士介紹,三峽樞紐工程在建設階段,就把安全監測作為8個單項技術設計之一,監測儀器的埋設及觀測工作也被列為獨立標段,1994年起與主體工程同步實施,埋設儀器測點共12087個,其中變形監測測點為2681個,完好率為99.8%,而目前監測的位移幅度,只能通過精密儀器才能測量,肉眼無法看到專家組在日常監測和巡檢中,也不會允許出現肉眼可見的變形或位移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陳厚群:每年我們質量檢查組至少兩次到現場,都要對這些監測數據進行詳細檢查。如果有任何微細的變化,我們都要分析原因,要找出問題,立刻就要進行詳細檢查,這個扭曲是不允許,不可能的。

航天科技集團:衛星影像顯示大壩正常

既然三峽大壩在多重因素影響下的細微位移,肉眼根本不可見,那麽,流傳於網上的這張顯示“壩體有明顯扭曲”的圖片又是從何而來的呢?這樣的扭曲變形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在此次網絡上的“壩體扭曲”圖片傳播後不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就發布了一則微博,內容是兩張圖片的對比。左側圖片為網傳變形圖,而右側則是一張近期由我國“高分六號”衛星拍攝的影像。

從圖片中可以清楚看到,三峽大壩的壩體並沒有出現明顯彎曲。為此,記者今天電話聯繫了航天科技集團下屬的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獲取到這張最新拍攝的衛星高清圖片。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海波:這張影像是2019年6月4日拍攝的,目前看這個影像沒有任何異常,大壩非常筆直。“高分六號”衛星算高分辨率的衛星,它分辨率是兩米。一景影像,就是幅寬是90公里,對於這個目標區域來說是不需要拚接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張完整拍攝的圖片。

為了進一步多方驗證,記者又找到了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網站,上面的衛星地圖同樣可以看到,三峽大壩壩體並無扭曲。那麽,這張網傳的扭曲圖片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根據圖片出處,記者打開了谷歌地圖的中文網頁,發現上面衛星地圖中的三峽大壩看上去確實與網傳圖片一致。對此,專家解釋,衛星圖片在成像過程中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出現這樣的情況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海波:比如,航天器的一個姿態、速度、地球曲率,尤其是受地形起伏和地表建築影響的。只要有一個出現問題,就會出現這種圖像扭曲的情況。這個是需要地面做後期處理,才能夠達到幾何定位精度比較準確的情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