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現代人要學傳統文化?這幾個理由說服你!

學傳統文化,不疑不悟

妙華法師:講到“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講到“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和勇者不懼”的時候,孔子的教育思想裡頭包含著人格教育。但是有一個大前提,我們大家不把它想清楚的話,會從心裡逆反。

現在距孔子時代已經有兩千多年,我們現在學“三綱五常”,這是不是麻醉人、束縛人的一種工具?我們心裡都會有這樣的疑惑。那麽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除了剛才朱教授做的詳盡對“仁”和“禮”的闡釋之外,有一個大前提大家要知道。在孔子之前,周王室內亂,官學失守了,下移民間。像《道德經》、《陰符經》、《黃帝內經》,當時這些在國家圖書館的文本,流落到民間了,才有了孔子的民間教育辦學思想。

為什麽要跟大家講這一段?是要讓大家知道,那時候的教育是以“道”為核心的。道德的“道”是中華文化的大本大源,或者可以解釋為儒和道當時在那個地方是一個根。因為失道以後,在民間辦教育的時候,就把它不斷地分化成為“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它內涵的核心含義就是“道”。

比如說今天講的“孝道”,如果我們認真地去研究孔夫子的“孝道”,到孟子的“孝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文意發生了一些變化。孔子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孝敬是“道”的一種表現,是道在人身上的呈現。既然有人道,有天道,如何表現天道?作為人的子女,你對父母就要孝敬。剛才你也談到了一個微言大義的地方,我光給父母買房子,光給你酒肉,但是我從心裡不敬愛你,我好像就盡孝了。孔子說“非也”,那是不對的。首先要從心裡頭對你的父母要敬愛,然後輔助於物質和照料,這才是真正的孝敬,這是孝道。

到了“孝順”以後,大家就開始迷亂了。你這個皇上,你是個昏君,我還要對你忠孝嗎?如果我的父母是個賭徒,我如何對你孝順?現在有很多老百姓經常會問我,“我的父母不怎的,我上學他也不管,我結婚他也不管,五馬六道很癡迷,那我怎麽來孝敬他”?

實際上這個前面又有一個前提,這就是:君臣、父子、夫婦,在沒有講這個仁之前,先要盡到人的本位。先要把人的本位定好了,君像君,父像父,夫像夫,每個位置定好以後,再來講彼此之間的關係。如果位置都沒有定準,然後去講關係,那不是越講越亂嗎?所以說大家在學儒學的時候,心裡充滿了疑惑。疑惑就在這個地方,一定要把這個位置定準才可以。

鄭佳明:剛才兩位都講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彼此的關係,是有義務的,有責任的。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夫要愛,妻要順。這套東西靠什麽維系?靠“禮”。剛才漢民教授反覆講到“禮”,它是一個外在的規範。

為什麽人需要規範,需要整齊劃一?而且人的成長都有一個規律,好的人格要從小養成。有了“禮”以後,他從小按照這些“禮”去做。開始的時候他並不懂,為什麽到別人家拜訪要敲門,見到大人要喊尊稱,吃飯的時候要大人先動筷子,這些東西他都不懂。這個時候,從小把這個“禮”教給他,他長大了,慢慢地就理解了。

這套禮儀實際上也是我們國家的禮治,有幾千年的傳承。我們湖南大學有一位陳戍國老師,專門寫了一套書,很厚,有六本,叫《中國禮治史》。所以說,“禮”是一種外在行為對內在修養的養成和約束。

“禮” 的第二個含義是人際關係。人和人怎麽樣能夠相處得好?要有“禮”。“禮”的內在的修養是敬,人要尊敬別人,要敬天為民。“禮”實際上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必要的品德。

“溫良恭儉讓”,就是禮。我們現在見到一些台灣地區的、新加坡的年輕人,彬彬有禮,而我們現在大陸的年輕人不太懂禮,很粗魯,沒有禮貌。有的人給我發短信,不留名字,也沒有抬頭,我說你是誰?他說我沒必要告訴你。我也這麽大歲數了,還是個老師,你跟我說話,你總得說,鄭老師你好,我有個什麽事麻煩你一下。不懂禮,這就是人際關係處不好,長大要吃虧的。

從有禮到法治

鄭佳明:“禮”和“法”到底有什麽不同?剛才妙華法師提到了這個話題,我們也有人提出禮治和法治的關係。

禮治和法治有些層面是通的,它都是從行為上來規範人和約束人,這個比光從心裡頭要求人規範人好一些,它有一個抓手,而且易於操作。心裡頭的東西,你是吃不準的,他心裡在想別人的媳婦,你怎麽知道呢?就是他不做就算了。

所以禮和法律都是從外界來規範人,但是從外界來規範人的話,有三點不同。

第一點,法講的是平等,禮講的是等級;

第二點,法律在社會層面研究的方面很寬泛,包括經濟法、刑法、民法、婚姻法等。“禮”的落腳點,著重是道德,禮不講經濟,不講土地糾紛,其它各種各樣社會形態都不講;

再一點,法律是強製性的,是暴力的。你不守法的話,法院法警可以把你捉到牢裡關起來。禮一般是通過社會的道德輿論來進行批評。但是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晚期,有的家族裡實行封建禮教,可以把一些人沉塘,可以把一些人吊起來打,那些都是不規範的,是違法的。所以禮治最終要走向法治,禮和法律的共同點是對人的約束,但是都是對治心、治德的補充。

妙華法師:通過剛才對“仁”和“禮”的闡述,我想“仁和禮”這樣一個核心,它所暗含的人格教育已經非常清楚了。

剛才我們還有一個話題沒有談透,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當中的“仁、智、勇”,我們把“仁”已經談得很透了,那麽兩位教授,如果把儒家教育當中的“智”能夠跟大家闡述一下,我想對於我們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和認識天地,會有很大的幫助。儒家講的“智”,它的內涵和外延都有哪些內容,請給大家再做一下闡釋。

朱漢民:作為君子之德,在儒家的人格教育裡面,“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其實智慧的“智”在古希臘哲學中間,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德教育。就是在不同的文明中間,既然是文明,都要包含著智,智慧、知識和自慧。

孔子講的“智”,智者不惑,就是說作為一個君子,作為一個有著良好人格的人,必須有德性。

講人格通常從德性方面講得多。但是這種德性不是麻木的,一定是建立在知識、理性的基礎上,不像過去有一個所謂民粹主義。民粹主義認為讀書讀得越多,想法越多,越不可靠,品德可能會越出問題。但是,在孔子看來,作為一個君子,必須是一個智者。

這個“智”要通過什麽獲得?是要通過學習。大家注意這個“學”,“學”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就是“教”,“學和教”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是不分的。現在的教育管理部門叫教育部,在古代就叫學部,比如在清朝時就叫學部。因為“學”在《學記》裡面,“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也叫做“學學半”,就是一個人的學的過程,同時是老師教的過程,教的過程同時是學的過程,這是中國一個非常高的智慧,關於人格培養的智慧。就是你做老師,不能老是抱怨這個學生太笨了,總是學不會。可能你教的方法或者某個方面有一些問題。當然學生可能有時抱怨老師,這個老師不行,那個老師不行,他可能不一定能掌握每個老師的教學的特點。所以教和學,是密切相關聯的。

在“智德”裡面,中國傳統文化從來就是把學習看得非常重要。大家知道剛才講的“三綱八目”出自《大學》。《大學》不是我們今天說的你考上的那個大學,實際上是大人之學。

清朝孫希旦解釋說:“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時之謂也。”你要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的精英,成為一個重要人物的話,一定要學習,一定要通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這樣一些步驟,要通過“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孔子非常強調開始要博學。

後來王陽明心學的發展,就特別強調體悟,特別強調良知,對自身的良知體悟,認為只要用自己的良知來主宰我的日用常行,我就可以成為君子,就可以成為聖賢。換句話說,讀書不太重要。

其實在陽明心學之前,從孔子以來早期的教育中,一直把智德培養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品德,而且這種智德是建立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所以叫“博學之”。

古希臘有一個傳統文化叫“博雅教育”。“博雅教育”現在翻譯成“素質教育”。其實“博雅”的“博”就是知識的全面性,強調知識的全面性。

我們現在的大學教育或者中學教育,分科非常早,然後不太注重人格的教育。太注重知識教育的話,現在的狀況,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學生非常忙碌,但是他的學問並不是“博”,他是圍繞著老師出的題目,圍繞著那個專業。

當然圍繞專業也沒有錯,但是作為一個真正的文化人,作為一個現代的文明人,現代的文化人,必須要具有一些通識,大家共同的知識的標準,應該學習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傳統文化經典。必須要學,所以叫“博雅教育”。

當然這個“雅”就是人格。博和雅有相關性。我們經常批評現代教育有一些問題,就是中學太注重分數教育,到大學注重專業教育,就完全偏離了“學以成人”的初心,所以就容易出現問題。

現在在國際教育界,特別大學教育界,都非常重視博雅教育,重視通識教育。在世界教育學大會上,還把“學會關心”列入未來教育的主題。就是人和人相處要學會關心你身邊的人,關心公共事務,關心大自然。其實“學會關心”就是一種博雅教育的基本態度。

回到我們講的傳統文化的教育,這種智德實質上包括博和雅。換句話說,作為一個仁者,有仁愛之心的人,一定是有非常廣泛的社會知識的人。所以一定要把“智德”作為一個君子、一個人必備的品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