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月經不調、怕冷、長斑、黑眼圈宮寒是禍根!2個暖宮方驅走寒邪

在過往中醫學文獻記載中,並沒有「宮寒」一詞。「子宮」在中醫典籍裡還有「女子胞」、「胞胎」等稱呼,而如今「宮寒」一詞被廣泛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宮寒是中醫學的一個概念,即「子宮寒冷」,也稱「宮冷」。

中醫上宮寒也不是我們簡單的理解為「子宮寒冷」,而是外寒或陰寒內盛、再或者是人體脾腎陽虛,血氣不足所生之內寒停滯在女性胞宮。宮寒是證,胞宮虛寒或是實寒,在不同的人可以表現為不一樣的「病」,有的是痛經,有的是不孕,有的是帶下。

宮寒的出現一般伴有以下幾種癥狀:

1.手腳冰涼:生活中常常聽到有些女性說全身怕冷,手腳冰冷,特別是像現在入秋後,日夜溫差變大,一到晚上就要開始穿上外套,特別是一些身材嬌小,工作壓力過大的白領階層女性,表現特別明顯。

2.月經紊亂:宮寒還是導致月經不調,痛經的原凶。很多現代女性在經前小腹會有墜脹感,還會出現白帶增多、腰酸脹痛等現象,小腹發涼,月經顏色黑還伴有血塊,有的女性出現痛經時簡直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

3.身材肥胖:如今肥胖的女性越來越多,很多人會通過節食來減肥,到頭來還把自己折騰個營養不良,引起肥胖的原因跟宮寒也有很大關係,因為子宮內熱量不足,為了維護自身的生理機能,脂肪就充當起「護宮使者」,子宮越冷身體就越需要囤積脂肪,從而引起發胖。

4.黃雀斑、黑眼圈:黃雀斑,黑眼圈的出現令很多女性苦惱不已,不明原理的總喜歡用一些外用產品來改善,但是往往是治標不治本,其實這些問題的出現都是宮寒在作祟。想要消除這些苦惱,還是暖宮最為關鍵。

宮寒的出現中醫上有哪些調理方:

1)溫經東加減:具有溫經祛瘀,養血調經的作用。主要適用於沖任虛寒所致的不孕、月經後期,月經量少。

2)艾附暖宮丸:具有扶陽祛寒、調經止痛的作用, 主要用於陽氣不足,陰寒內盛,所致月經延後,量少色淡,質稀無塊。

日常生活中預防宮寒也是重要的一步,很多女性不要為了美觀,露胳膊露腰,露大腿,不要貪涼食寒涼的食物,特別是季節交替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還有月經期間、產後、哺乳期一定要注意避免過多接觸寒涼,經期不要冒雨涉水,坐臥濕盛之處,另外中醫有「動則生陽」的說法,運動也能改善體質,可以適當的運動。

中醫是整體調整不是只針對某一個癥狀,一個藥方不一定適合所有人。還是要找個好點的大夫,詳細問診更能解決問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