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投資500億、耗時4年……萬達東方影都開業,攜融創設立50億影視發展基金

每經記者:丁舟洋 每經編輯:杜蔚

乘車青島亭流機場向靈灣區駛去60公里,“東方影都”四個白色打字矗立山間,其造型讓人聯想到洛杉磯山頭的“Hollywood”。這也是東方影都盼望留給世人的印象——一個奔著東方好萊塢而生的“城”與“島”。

投資500億、耗時4年……萬達東方影都開業,攜融創設立50億影視發展基金

遠看東方影都(每經記者 丁舟洋攝)

2013年,東方影都開工之際,東方影都屬萬達集團旗下;樂視影業高歌猛進,摩拳擦掌醞釀與美國傳奇影業合拍《長城》;而傳奇影業還沒被萬達集團收購,萬達電影尚未成為中國院線第一股……

四年零七個月過去了,這期間發生了太多事。去年萬達索性將旗下13個文旅項目的91%股權轉讓了融創,東方影都包括在內。終於等到4月28日,號稱斥資500億的東方影都正式落成、開業。萬達品牌不變、萬達運營不變,王健林站在台上代表建設部門發言。

現在世界一流的電影工業裝備,以及相關生活配置都已搭建完成。所有硬體霸氣亮相,接下來就是檢驗效果的時候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第一時間前往青島東方影都現場。

王健林與孫巨集斌再同框

馮小剛、李少紅、黃渤、烏爾善、吳京、陳思成、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上海電影集團董事長任仲倫、騰訊影業CEO程武、奧斯卡學院CEO、迪斯尼總裁……大半個電影圈的人都趕赴青島,為東方影都賀一聲喜。

投資500億、耗時4年……萬達東方影都開業,攜融創設立50億影視發展基金

王中軍與馮小剛出席東方影都開幕大典(主辦方供圖)

回想東方影都開工大典,萊昂納多、妮可基德曼、章子怡等國內外巨星前來月台,王健林承諾青島和萬達將為前來拍攝或落戶的影視公司匹配最高的補貼政策。萬達的風格一向是“要做就做大手筆”,濱海的青島要建一座電影產業城。而彼時,他的規劃裡,融創接盤東方影都不知是否在他的預見之中。

2017年7月,萬達將包括青島東方影都在內的萬達青島文旅,以及全國十三個萬達文旅項目全盤轉讓給融創,並由融創承擔項目的現有貸款。雙方同意交割後文旅項目維持萬達的“四個不變”——品牌不變、規劃內容不變、項目建設不變、運營管理不變。

在2018年年初舉行的萬達集團工作總結會上,連王健林自己都說“2017年真是令人難忘,經歷了風波,也承受了一些磨難。”在銀行信貸環境的變動下,拿地、建城的“萬達速度”受到了挑戰。萬達文旅和酒店打包出售地產類資產,全面轉向去地產化、輕資產化。萬達電影的重組也幾生變數,原計劃注入傳奇影業不裝進去了,萬達電影大股東萬達集團將股權部分轉讓給了阿里和文投控股。種種變動讓外界猜測,萬達對影視文化的強勢主導變了嗎?

在4月28日上午的東方影都開幕大典上,設計成紅色、融入電影與花環元素的東方影都logo出現在主螢幕上,中心圖樣仍是萬達的品牌標識。“青島東方影都的建設水準和硬體水準世界一流,運營管理我們要力爭在較短時間內達到世界一流。”登上發言台的王健林表示。

投資500億、耗時4年……萬達東方影都開業,攜融創設立50億影視發展基金

東方影都啟動儀式(主辦方供圖)

融創中國主席孫巨集斌也出現在主嘉賓席位上,他沒有任何發言環節,但在啟動儀式的時刻,孫巨集斌與王健林一道,共同按下了啟動鍵。

正如去年融創與萬達簽署股權轉讓協定時達成的共識,雙方要在電影方面深度合作。理論上融創是東方影都的“老闆”,但其實二者更是合作夥伴。從資源到運營,東方影都都離不開萬達。

東方影都的核心板塊“影視產業園”,由萬達團隊運營。“目前我們有30多個專業的影棚,還在建第二期,也差不多七七八八了。到今年十月,第二期建後,我們就會有40多個非常專業的攝影棚,從一千平米到一萬平米的攝影棚,我們都有。”東方影都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兼影視產業園執行總裁符致銘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工商資料顯示,青島萬達東方影視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由王健林持股約98%、王思聰持股近2%。據了解,該影視產業園的收益,融創和萬達將按一定比例分成。

此外,在資金補貼方面,萬達、融創以及青島、西海岸新區方面各出資50%,設立總額50億元的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入駐東方影都拍攝的影視作品給予製作費用20%~40%的補貼。

“這個攝影棚能裝下整個森林”

“全國有那麽多影視基地,萬達為什麽要來青島建一個。首先青島本來就是一個天然的電影外景地,有山有水,氣候宜人,交通便捷,我們還提供了很多生活配套設施。其次,在其他地方,很難找到好萊塢標準、國際標準的影棚。第三,這裡有全國力度最大的補貼政策,即便放在世界各地來比,都非常有吸引力。”符致銘向記者分析了青島東方影都的幾項優勢。

就拿“萬米棚”來說,這座全球最大的攝影棚有九層樓高,相當於兩個普通足球場的面積。“你看那扇門,如果你去普通的工廠改造的影棚拍攝,大型設備很難進去。還有就是隔音效果,我們能達到nr50的隔音水準。”順著符致銘的介紹,抬頭看,棚頂是中國目前獨一無二的吊掛系統。“劇組可以把所有燈光都做好,用吊掛系統升上去,地上控制的平台來移動這些燈光,不需要人工手動移動,提高了效率。”

不久前,萬達與大疆科技集團合拍了一部12分鐘的短片《女教師》。該片導演,來自好萊塢的Jeremy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起他來到萬米棚時的感受:“我從沒見過這麽巨集大的攝影棚,這裡可以裝進整個森林、整座城市。”

在距萬米棚不遠的水下攝影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見到了國內水下攝影創始人賈浩。他的團隊與萬達達成合作協定,共同投入、運營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中的水下攝影棚。“近幾年好多部電影都有水面戲、水下戲,比如《尋龍訣》《戰狼2》《小河神》等,都是由我們這個團隊和池子來提供水下拍攝服務。之前中國的水下戲都是在游泳池拍的,沒有專業的配套設施。拍攝起來很複雜又很麻煩。有了專業的水下拍攝池子後,電影就可以做很多水下設計。”

投資500億、耗時4年……萬達東方影都開業,攜融創設立50億影視發展基金

東方影都中的水下攝影棚(主辦方供圖)

行走在產業園中,不時能看到外牆上繪製著《封神》《流浪地球》等電影海報的攝影棚,目前這兩部分別由烏爾善執導、吳京參演的影片正在園區攝製中。前者是東方奇幻片、後者是國產科幻片,都是對科技水準、工業化製作標準要求極高的大成本類型片。

投資500億、耗時4年……萬達東方影都開業,攜融創設立50億影視發展基金

東方影都15號攝影棚(每經記者 丁舟洋攝)

這也正應了王健林的“小目標”——“青島東方影都建成是中國電影工業化的裡程碑,它添補了中國重工業電影產業的空白,必將助力中國電影的發展,推動中國電影走向世界。”他在影都開幕典禮時表示。

電影工業化的理想與現實

繞著依山傍海的東方影都看一圈,不難看出東方影都的整體配置絕不僅是電影。這座總建築面積540萬平方米的區域,大規模的萬達商業綜合體、酒店群、萬達遊艇會、萬達城國際醫院、國際學校、住宅地產萬達公館等項目也基本在同一時間開業了。

在影視和旅遊的虹吸效應下,地產銷售也隨之升溫。“提供一站式的生活便捷。給拍電影的人甚至旅遊、買房居住的人一個生活圈。”

投資500億、耗時4年……萬達東方影都開業,攜融創設立50億影視發展基金

東方影都內的度假酒店區域(每經記者 丁舟洋攝)

事實上,全國幾大影視製作基地,都在裝備投資和政策扶持上不遺余力。橫店影視城、上影車墩影視基地、象山影視城、中影懷柔影視城……均希望搭建影視全產業鏈,讓最好的項目和公司落戶於當地。毫無疑問,在中國電影的發展路線上,硬體環境和工業化配置已日趨精進,而中國電影及中國電影產業距離世界一流還有很大差距。中國的影視系統還需要更多的專業環節的專業人才,能與國際水準對接。

“工業化不是簡單的複製,工業化要服務於市場,要改進工業流程,實現更加現代化和智能化。”在4月28日東方影都舉辦的“電影工業化論壇”上,樂創娛樂董事長張昭表示,他想起2015年來青島拍《長城》的時候。“主角要帶五個孩子來,可是北京的霧霾怎麽讓他帶著孩子來,他不接這個戲,所以有很多外景,都來不了。最後選擇了青島,因為沒有霧霾。這就是電影,你得想很多事兒,不是那麽簡單的講個故事就行了,故事很重要,但是在製作環節,有太多問題需要考慮。”

“如果沒有足夠的技術手段,怎麽呈現?這是大家累的地方。所以一個工業化的體系,最重要的是怎麽保障更好地呈現更大的想象力。這是工業化的真正目的。”張昭認為。

投資500億、耗時4年……萬達東方影都開業,攜融創設立50億影視發展基金

東方影都設有詳細的路牌(每經記者 丁舟洋攝)

在曾茂軍看來,攝製體系標準化、硬體技術高端化、產業配套專業化、工作人員職業化,就是電影工業化的幾個要點。

身兼導演、編劇、演員數職的陳思成,從自己工作經驗中分析電影工業化,認為重工業電影第一重要的是反而是編劇部門,如果隻拍一個文藝愛情片,全劇組拉近萬米大棚裡也不知道拍什麽。所以從最開始,要明白把電影拍成什麽樣。此外,國內的電影公司仍是90%收入靠票房,但在迪斯尼,票房收益才佔總收益的20%。“隨著票房天花板離我們越來越近的時候,下一步考慮的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利用電影的工業化,使電影更加產業化。”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鏈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