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佛教聖地五台山:文殊智慧無處不在

播放GIF

五台山

一、一僧一俗,激揚酬唱

在佛教中,文殊菩薩表徵智慧,因而被認為是智慧的化身。又因五台山為文殊菩薩的應化道場,自古以來,前來朝山的香客信眾絡繹不絕。很多到五台山朝聖的人,其中一個重要的願望就是希望能夠得到文殊菩薩的智慧加持,從而得到人生的啟迪乃至生命的覺悟。

乙未冬天的一個中午,清陽朗照、萬裡無雲。有幸在五台山佛教協會拜訪了五台山佛教協會副秘書長韓降根先生和五台山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五台山關帝廟住持妙榮法師。

妙榮法師詼諧幽默、妙語連珠,句句開演生命智慧的妙義;韓先生圓智朗照、直達實相,於關節處隨緣導入、隨機點評,字字點中人生智慧的穴位。他們一僧一俗,激揚酬唱,就五台山的朝台、文殊菩薩的智慧、人間佛教以及生活中的佛教信仰現象等共演佛法。

雖是隆冬,在座的人卻感覺如沐春風,酣暢淋漓,不僅受到了智慧的啟迪,而且精神境界頓然提升。不禁感言:智慧無處不在!真正的文殊智慧是一種活潑的傳承!縱然書本中有很多關於「智慧」的描述,但是要想親眼目睹並感受這種智慧,就不能隻限於書本了,這種智慧不在別處,就在五台山人的舉止言談中。

從五台山有佛教以來,這種智慧便代代相傳,傳承在五台山每一位僧信的身上。他們的舉身投足,皆是道場,揚眉瞬目,都是智慧,啟迪著人們走向光明的未來。

說到朝台,妙榮法師說,朝台是從歷史上一直傳承下來的傳統,古時修行者朝台,非常艱辛,尤其在這天寒地凍的冬天的時候,朝台的人都是靠吃雪來補給,若是撒尿,瞬間也會凍成一根繩子。

他說,朝台的關鍵在於過程,遇到風雨後會有退卻心,該如何應對,這就需要勇猛心、歡喜心和堅固心。現在的朝台,坐上車直接上去就完事了。因此,朝台重要的是有目標、有方向,有內心的感受以及回去之後的回憶。

至於朝台的功德,法師說:「來了不為消業,來了自動消業。來者不去,去者不來」,「來了五台山自然滅罪,」此外,不要主動去找,「找,就是頭上安頭」。談起驢友徒步台頂,韓先生說雖不如信仰者朝台那樣虔誠,但是「有這心念來徒步,也是不容易的」。

他還補充說,到五台山朝台,不僅僅是五座台頂,為什麼要徒步呢?因為除了五座台頂的寺院,還有很多靈跡,分布於五台山各台頂之間,有些地方開車是去不了的,比如古書記載的文殊說法台、二聖對談石以及八功德水等。而這些,都需要帶著一顆虔誠心去徒步朝拜,只有這樣,才會有切身體驗。

二、佛教在人間

朝台的話頭,自然離不開文殊菩薩,韓降根先生說,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很熱情。傳說,你若來朝五台山,文殊菩薩在一千里之外就開始迎接你了;如果要回去,他會把你送到八百裡之外,這就是「迎一千送八百」。他還說,五台山的山川樹木,河流溪水,都是文殊菩薩在講法,在表法,表徵的就是般若智慧,找不到智慧,等於入寶山空手而歸。

另外,「到五台山,要多種些善根」。妙榮法師說,「菩薩就是一種信心」,到五台山來,要生起信心,「心要誠,哪個菩薩都靈;要有分別心,哪個菩薩都不靈。」因此「三心二意來五台山,什麼也辦不成」。要知道,「一個要飯的,也很可能是文殊」,因此,要一心一意的去觀照、去體會。

說到觀照,妙榮法師說,般若有三種: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這三種般若有所不同,文字般若類同於世法,觀照般若揭示的事物的本質現象,而實相般若是中道,是不執著。

至於文字般若,他說,中國的漢字及其組合,也有不少智慧,現在有不少的文字,有文字義,但沒有實義。文字,指達的是實相,也是用來表法的,這就要修真,這就是籍假修真,「假有假的用」,通過這一「用」,才能指向「真」,「真」不在別處,「真」在「心」裡,因此「佛說了,聽懂了,才能起作用。」這裡說的「聽懂了」,就是心通了。

文殊菩薩所表的法,不在地獄道,也不在餓鬼道,而是在人間,因此,五台山的佛教,也是人間佛教,「星雲大師為什麼提倡人間佛教?」妙榮法師問,當然是因為佛教在人間,「以前講經時,就說佛法不離世間」,「不在世間等於空談」。

黛螺頂(資料圖)

不論是佛陀還是菩薩,度的都是世間的有緣人,這緣不僅包括善緣,也包括惡緣。在世間能把簡單事情做好了,本身就是複雜的事。把世間事做好了,眾生就歡喜,眾生歡喜佛歡喜。眾生是什麼?所謂眾生,非眾生,非眾生,是名眾生。所有的眾生都是因分別而生出來的。

在世間,要製心一處,這樣就無所不成。這就要度煩惱,「能把煩惱度了,就成佛了」。妙榮法師接著說,佛陀本人就是這樣的,佛陀可以說是很多行業的先驅,比如,我們現在說房地產,佛陀的房地產有多大,發展到現在,可以說是遍布五大洲,我們的四大菩薩道場不都是佛陀開發的房地產嗎?

我們現在的快餐店又很興盛,你看寺院的五觀堂不就是快餐店嗎?「500個人不到20分鐘吃完,而且門面都一樣,這還是連鎖店」,現在我們吃飯,提倡光碟行動,「佛教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是光碟了」。現在搞建設,要綠化,要建花園。我們的不少寺院就建在花園裡。

因此,要「投資佛教」,這是最大的股票投資,而且隻漲不跌。還有,佛是大醫王,他最大的慈悲是「不讓你得病」。

三、語默動靜皆是禪

對生活中的佛教信仰現象,妙榮法師也有很多開示,他說,很多人誦經念佛前會洗手,這是形式,最關鍵的是心,心要恭敬,「恭敬心本身就是供養」,心是骯髒的,再怎麼洗手也洗不乾凈,而且念佛要做到「意到念到」,只有這樣,才能與佛心通,離佛永遠不遠,一念之間超恆沙。

常言說「說曹操曹操到,這就是感應」,你想什麼,就感應什麼,如果「憶鬼念鬼」,那麼「現前當來,必定見鬼」。因此,要常「憶佛念佛」,只有這樣,才能見佛,這就要「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都攝六根」和「凈念相繼」是互為因果的。「凈念相繼」,光明自然來,「光明一來,黑暗自然沒」。

說到拜佛,妙榮法師說,雙手合十拜佛,十方力量合於一體,同時也就放掉了貢高心。在拜的過程中,血管經絡開了,智慧也就開了。他還說到拜師父的情況,「師父說什麼無所謂,聽者有意就好辦。」

他舉了一個例子,曾經有一位師父,看到居士很虔誠,而感覺自己啥都不懂,不能給予居士更多的引導,非常慚愧,感覺到人生非常苦,不知不覺進入了苦三昧,居士非常虔誠,忽然感覺有所領悟,於是說:「師父我懂了」。

聊天的過程中,妙榮法師滔滔不絕,給人啟迪。韓先生話雖不多,卻同樣給人一種啟迪,這讓人想到了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共演「不二法門」時的場景,當時維摩詰問文殊師利說:「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當文殊菩薩反問維摩詰「什麼是不二法門」時,維摩詰沉默不語,文殊菩薩便說:「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作為一位大居士,韓先生1973年工作於五台山宗教辦事處,從1987年開始擔任五台山佛教協會副秘書長至今,40餘年的時間都工作於五台山,自然對文殊菩薩的不二智慧有深入體會。

他靜靜的坐在那裡,慈悲的環視著每一個人,本身就是對佛法的一種表達。他們二人一語一默,讓人感覺「語默動靜皆是禪」,讓人感覺:文殊菩薩的智慧無處不在,這一智慧,內化至他們的心中,傳承在他們的身上,不時的在舉手投足、語默動靜中表現出來。

拜別兩位大德,從五台山佛教協會出來,天空湛藍,太陽依然朗照萬物,雖然清冷,卻很輕快。我想,五台山本身就是一大智慧世界,在這裡,能看得見的,能聽得到的,都是文殊菩薩的智慧示現,五台山有很多的僧人、居士等,都有一種智慧的傳承,每天都在演法,如果你是有心人,會感覺到,這種智慧無時不有,無處不在,隨緣隨機而妙應,定會進入這一通澈、光明、輕快、活潑、空靈的智慧世界,神馳五頂,妙契不二。


活動概括
活動名稱 2018年五台山助印
《地藏菩薩本願經》祈福共修
聯繫顧問 15332711635

添加悟永師兄微信

溫馨提示:《最美五台山》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