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地震能提前預警,健康風險又該如何預防呢?

6月17日晚22時55分,在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左右地震,截止18日晚22點55分,已造成13人死亡,199人受傷。地震還造成部分房屋、道路、電力、通訊等設施受損。


災難可怕,意外難料,真可謂不知明天和意外誰先到來!

據報導,在17日晚成都共有110個社區實現「大喇叭」 倒計時預警,其中成都高新區60個。

地震預警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

專家稱,提前5秒的預警可減少10%到15%的損失。提前10秒能減少35%的損失。

對於嚴重威脅生命的地震,都可以通過科學倒計時預警來降低損失,但朋友們你們知道嗎?關於健康風險我們應該如何預防?

健康關乎到每一個人的生命質量,雖說近年來人們對健康關注度增加,仍然有許多人對自身健康問題比較疏忽,尤其是易忽視最默不作聲的肝臟健康問題。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實質性臟器,承擔著代謝、合成、解毒、造血等重要功能。

肝臟是受到傷害也會悶不吭聲繼續默默奉獻的「啞巴」器官,也正是因為如此,讓人易忽視其健康。

但若肝臟出現病變,將帶來一系列病理生理問題,甚至危及生命。預防肝臟疾病,是關乎身體健康的重要環節。

在以前B肝被視為洪水猛獸,甚至B肝患者遭到歧視。隨著醫學發展,抗B肝病毒藥物和B肝疫苗的出現,讓B肝變成較為普通的疾病。

而近年來患者劇增的脂肪肝,反而更加困擾大家,脂肪肝已經成為影響國民健康的常見肝病。

脂肪肝有哪些癥狀以及危害?

脂肪肝的癥狀具有多樣性,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癥狀,尤其是輕度脂肪肝,有些患者只是存在著疲乏感,而多數脂肪肝患者是肥胖者,故更難發現輕微癥狀,極容易忽視,從而使病情加重。


中重度脂肪肝的癥狀跟慢性肝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患者會出現噁心、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嘔吐、體重減輕、肝區或右上腹隱痛等癥狀。當身體有這些表現時,患者要引起重視,應及時的進行相關檢查。

脂肪肝患者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但由於患者轉氨酶常有持續或反覆升高,又伴隨肝臟腫大。

從臨床檢查來看,75%的脂肪肝患者的肝臟會出現輕度的腫大癥狀。注意觀察自己身體變化情況,定時體檢,時刻監測身體健康狀況。

輕度脂肪肝如何改善

脂肪肝雖然常見,但是並不可怕,只要通過調節飲食結合適量是運動,是可以逆轉脂肪肝。

脂肪肝飲食原則:控制總能量、供給高蛋白、攝入低脂肪、限制膽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可以多吃含硒的食物,硒被稱為重要的「護肝因子」,補硒能讓肝臟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活性達到正常水準,對養肝護肝起到良好作用。

重度脂肪肝患者極容易出現脂肪性肝炎,進而會發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重度脂肪肝患者患肝癌的幾率比普通人高出很多。

重視脂肪肝是控制健康風險的重要舉措。謹記:出現脂肪肝就應該引起重視,在醫生指導下採取積極治療措施加以改善是關鍵。

在疾病和災難面前,生命會顯得十分脆弱,讓我們一起為宜賓災區的同胞祈福。向所有救援人員致敬,願傷亡人數就此止住!長寧,平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