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放棄不難,但堅持一定很酷!

播放GIF

關注陝西廣播電視台【健康好生活】

說不定到最後,全是希望。

現在是2018.7.15西安時間零點二十五分。

大夜班,監護室。與老師停留在電腦前,看盡這房間故事。

困意很重,思想很亂/

想做一個可愛的小朋友/

天真/

可愛/

不知愁。

目前也有大吵大鬧、不知所言的;有不睡覺端坐床上看著我們的;有嗜睡一直叫不醒的;有液體二十四小時持續的;有睡得呼呼不知所以的,各自為戰。都是熟悉的空氣、熟悉的模樣。

所有發生的一切/

都好像是冥冥之中註定的/

無論怎麼樣/

堅持下去/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監2是我在樓下管的病人,世事無常來到監護室。病重。一直狂躁,身體上的勒痕證明了約束帶的殘忍,二十四小時持續的液體源源進入。她的丈夫只要遇見我都會說照顧一下你阿姨,好好跟她說,她知道的。

真的,從來都不是獨自一人戰鬥,也不是孤軍奮戰,身後都是一群強大的後盾,絕對夠堅定。阿姨限水,嘴上的薄皮已經滿是血痂,臉上的浮腫促使雙眼深陷,腿上的留置針管刺的辣眼,耀眼的心電監護閃閃發光,好像很平靜,卻又戰鬥力滿滿。之前樓下見過阿姨哭過,瘦的可憐的身體撐起的病號服與病情宣戰,能活著,能好好活著

放棄不難,但堅持一點很酷

前天下午四點的班,在五點開始搶救一名患者。我知道他身體不好病重,他很溫柔,每次我進去他都積極配合我,雖然沒有微笑,但感覺很好。直至七點半,一邊的我一分鐘記錄一個生命體征,麻醉科的氣管切開,我們科的心肺復甦,他命真大,幾次都緩過來了。之後送進了ICU,就在剛才,我的老師說去世了,年僅44歲。

你看,我們活著還有希望,何必總要為難自己,我看著病房床上躺著的他們,我不知道會支撐多久,但一定要到最後,說不定全是希望

凌晨兩點,我記錄了在此所有人的生命體征。這是在第一個科室呆的最後一個晚上,也是最後一個班次,很熟悉的地方,兩個月,八周,教會我操作、教會我堅強、教會我溝通、教會我處事。

剛才小房間一名患者做完血液透析,妻子第一時間送來飯菜。凌晨兩點多的愛,有牽掛,有幸福。

老太太是前天入的病房,意識清楚。昨天小夜,五點我和老師幫她測血壓,換液體,她總是笑著說「女女,這吃的你拿去和護士吃,你們辛苦的,我也吃不了,我孩子還會給我買,你拿去吧!」笑的美麗動人。我笑著說「阿姨,你加油吃掉它就有勁了,也早早就出去了」。

大早上六點依舊是測量生命體征測血糖。重複著日復一日的工作。早上的我們無精打采,卻有著責任二字。你好我好天下都好,世界你應該溫柔。

去了新的科室腫瘤外科報到。出門遇見一位沒有頭髮的病人,化療逼得他,瘦小的身材支撐著病號服。七點多的天地在科室依舊看不見光彩。

剛走出醫院,混混沌沌/

眾生都苦/

堅持一定很酷/

天總會亮/

願你我以後得生活裡/

萬物可愛陽光明媚/

沒有吵鬧沒有苦艱。

◆ ◆ ◆ ◆

今天是2018.7.20

沒什麼可怕的/

大家都一樣/

在試探中不斷前進/

關於明天的事後天才知道。

連續三天,不同的班次:早班,葯療,小夜。三天,足夠改變很多。其實新科室第一天的早班是很擔心的,帶教的老師很年輕,跟我講著新科室新環境新事情新知識,又一位行走的女神。

第一天的早班,是從34床-54床,患者不多,責任重大。跟在老師的身後,快速的步伐、匆匆的背影,她真的很好,柔柔的一聲「阿姨,今天打針了」如盛開的玫瑰,火紅熱烈。

新的東西讓整個人都是懵懵的,隻記得那天看到了手術後提著引流管緩步的身影、看到了化療後蜷縮在床上的身影、看到老人也看到了小朋友、看到比以往更心酸。兩個月的磨練深深感覺自己已經麻木,可看到這些,又弱弱的難過了。

無論今天發生多麼糟糕的事情/

都不該感到悲傷/

一輩子不長/

每晚/

原諒所有的人和事。

46床是個小姑娘,九歲,瘦小的她經過疾病的折磨已經沒有頭髮,她很可愛,爬在床上看著卡通片,本該在外蹦蹦跳跳要各式各樣的裙子;本該吵吵鬧鬧忙於各種補習班學習;本該甜甜蜜蜜依偎在爸媽的身邊。

進去的時候老師問她,她一直笑,那是屬於9歲小女孩應有的燦爛笑容。第二天跑去看病歷,沒找見她,問過老師後得知她轉科了。願她,永遠快樂,無憂無慮。

科室裡有一個很平凡的阿姨,頭髮不長,是她的兒子陪她。她問我自己要打什麼液體,問了兩遍,我轉去問我的老師,就這樣我記住了她。第二天,依舊很平凡,照常是打針、換液的生活。第三天,當我再見她時,她已經剃去了頭髮,看著她在樓道內的背影,我視線很模糊。

為了活著,為了更久的活著,真的很累。

因為束手無措,所以我們才說順其自然

看了最近的電影《我不是葯神》,兩遍。第一次記住了一句話「他只有二十歲,他只想活命」。第二次記住了一句話「本來我想死,直到我孩子出生至五歲,他叫了一聲爸爸,我就不想死了」。每個人,每件事,所有的答案卻未必都如最初所願。我不知道都能堅持多久,但一定會有好運氣的,一定會有。我們都很酷。

我,二十歲,我們,一群二十歲的年輕人,天天口口聲聲喊著好累好累,不想乾這不想乾那,吵著鬧著說想回家,想被寵著養著。之前的我們從來沒有體會,現在看來,生活不易,很不易,真的每天累的要死要死,但好像除了堅持別無選擇。

等你生活中有了生老病死這樣的大事,才會知道一切都不是問題。

能竭盡全力只能過好眼前的日子,或許才是最好的狀態。

98年的姑娘,剛剛走出校園,病房百態,鮮活的生命遠比課本上的文字更有衝擊力。回想自己第一次見習時的情景已是8年前,依稀記得當時飢餓地捕捉眼前每一處景象,下班吃飯時,消化飯菜也消化一天所聽到見到的痛苦、欣喜、感動、堅持。

坐在病房公共長椅吃泡麵的中年男子,也許正在支撐著妻子每日上千元的治療費用;搶救室樓梯間,地板上伯慮愁眠的大叔,只有一張沾滿灰塵的薄褥墊在身下,也許他的兒子遭受了一場事故,搶救了幾天幾夜還沒脫離危險;一對駝背的身影,緩步走在門診大廳,兒女遠在國外,每月一次的複查、開藥,只有老兩口牽牢的雙手和老爺子的拐杖作為依靠……

工作後接觸的多半是腫瘤病人,腫瘤病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我們每天的工作不僅是診斷、治療,還是接納「新會員」的加入,接受「老會員」的打卡,有時也不得不接受一些會員的「銷戶」。

我想借用《眾病之王:癌症傳》的一段文字來描述我們每天見到的景象:

在這間空蕩蕩的消毒病房裡,卡拉打響了自己的「抗癌戰爭」。我到的時候,她正坐在床上寫東西,有一種特別的平靜,像一位記筆記的學校教師。(她後來回憶道:「什麼筆記?我只是在把同樣的想法,寫了又寫。」)

她的母親經過一個通宵的飛行,紅著眼睛、淚眼婆娑地衝進房間,然後坐在椅子上用力地搖擺,默默地看著窗外。卡拉身邊的各種喧囂,幾乎已經一片模糊:護士把液樣送進送出、實習生穿戴口罩及護袍、抗生素被掛在點滴架上,給她的靜脈進行注射。

我盡我所能地向她說明當前的情況,並解釋她未來的一天將奔波於實驗室之間進行各種檢查。我會提取一份骨髓樣本。病理學家將進行更多的檢查。但是,初步的檢查已表明,卡拉患的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是兒童癌症中最常見的形式之一,但在成人中是罕見的。這種病(我在這裡停頓了一下,抬起眼睛,表示強調),常常是可以治癒的。

可以治癒——卡拉點點頭,她的眼神明亮了。不可避免的問題懸在房間的空氣中:可治癒的幾率有多大?生存率是多少?她生存下來的機會是多少?治療需要多長時間?

我擺出了我的計算:一旦確診,化療將立即開始,持續時間超過一年。她被治癒的機會是30%左右,每三個人中,有略少於一個人可以治癒。

我們繼續談了一個小時,也許更長。上午九點半,我們腳下的城市已被攪弄得完全清醒了。我起身走出病房,外面的冷空氣迎面撲來,門在身後撞上,將卡拉封在了屋裡。

早、中期的腫瘤雖然已經不是不治之症,也可以通過長期有效的控制成為一種慢性疾病。

但作為腫瘤科醫生,我們卻仍然經常見到那些不那麼幸運的病人,需要告訴病人或家屬「您父親的5年生存率是......」,「您愛人的轉移灶在增大/縮小」,「這個方案效果不好,我們不得不更換其它藥物」......話尾,也總會安慰「別擔心,我們還有很多辦法沒有用」,「這個數據只是中位數,有些患者也可以存活十幾二十年」......等等。

到現在我分不清楚說出這些話是出於同情心,還是已經成了一種職業習慣,但是我確定,面對生死,作為醫生,你需要比任何人都冷靜。

「在生活中,癌症能夠消耗、吞噬我們的一切。它闖進我們的腦海,佔據我們的記憶,滲透我們的每一次談話、每一個想法。作為醫生,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沉浸於癌症之中,那麼,我們的病人就會感到這種疾病幾乎會吞噬掉他們的生活。」這是《眾病之王:癌症傳》中的句子。

但是,這種冷靜,當自己轉換角色成為患者家屬或者患者本人時,往往會輕而易舉地土崩瓦解。

當平靜的生活戛然而止,你所能做的除了悲傷,還要努力面對餘下的生活。

我的父親,也是腫瘤患者。

父親患病到現在已經11個月,因為是罕見病,繁複的治療,讓他將近一半的時間在醫院度過。印度葯、FDA沒批適應症的葯、這個月剛剛上市的葯、甚至中藥都吃過,在家裡扎針、換藥、端屎、接尿的事情也做過(大部分是母親在做)……

沒想到長久所學,在自己父親身上派上用場,沒想到每天工作中面對的事情,會原原本本搬進生活中來。才知道如何辦住院、辦出院,有些檢查在哪裡做,才知道每天醫囑上開的葯藥瓶長什麼樣、需要怎樣配、液體怎樣換......

陪伴父親做治療的十一個月中,我學會了樂觀,學會了滿足,也學會了隱去悲傷的情緒。因為是在我工作的科室治療,所以每天一起吃飯、聊天,仔細算來,大概比過去五年在一起的時間還多。

不在醫院的時間,辦了婚禮、和雙方父母一起出國旅行、過年在家裡打麻將......隨時可以將難過與擔憂拋在腦後。最近,陪父親在病房看了世界盃,聽了高曉松講的趣味三國,父親還迷戀上了收聽《明朝那些事》......

生活還在繼續!

我的病人,有的在朋友圈曬著自己和孩子出遊的照片;有的做微商代購自己家鄉的水果,給自己掙治療費;有的發了自己和男友看電影的自拍;有的捨不得買指甲油,學著用指甲花染指甲......

生活還在繼續!

「如果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從在意實現、擁有和得到轉而懂得欣賞日常生活的愉快和親密關係,如果我們發現這更具滿足感,那麼,為什麼我們要等這麼久才去做?為什麼我們要等到老了才去做?」(阿圖?葛文德 《最好的告別》)

我的身邊、那些忙碌在臨床一線的醫生,為面前的患者解決病痛,身後卻有患腫瘤的親人。他們不能放鬆學習,不能放鬆工作,更不能放棄家人。祝福所有患者,也祝福她/他們!

行醫者醫病不醫命,這是我工作幾年後的感悟,而當自己的父親不幸罹患癌症,生命開始倒計時的時候,這種無力感尤其濃烈!感嘆世事無常,感嘆命運無情,感嘆醫學的未知數還有很多很多!

所以希望我們每個人都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查體,珍愛生命,健康快樂!同時也希望我的父親平安健康的度過餘生!

——陝西省人民醫院 王醫生

希望母親能繼續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即使路上風雨交加,我們仍能一起迎來雨過天晴的陽光。

——陝西省人民醫院 韓醫生

作為一名在外求學工作多年的醫生,我陪伴媽媽的太少,虧欠媽媽的太多,希望我的媽媽能開心快樂的度過每一天。

——陝西省人民醫院 張醫生

希望我的父親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遠離痛苦,並感受到溫柔。

——陝西省人民醫院 祝醫生

一位醫生爸爸留言:我願與孩子共同迎接挑戰,不懼,不避,如平常人一樣的生活。

——陝西省人民醫院 某醫生

當你確診癌症的時候,對我來說就是晴天霹靂,生活都被懼怕病魔把你從我身邊奪走的恐懼所籠罩,所有那些你被病痛折磨的日子,都是我的噩夢跟煎熬,希望媽媽餘生安康,不被病痛困擾。

——西安中醫腦病醫院 秦醫生

求學工作多年,與父母聚少離多,在今後的日子裡願父母能快樂的跟我們生活下去。同時也祝母親遠離病痛,以樂觀的生活態度繼續走下去。疾病無情,親情永在,珍惜當下,無愧於心,願後面的路我們一起走好!

——西安市兒童醫院 王醫生

And well-being is about the reasons one wishes to be alive. Those reasons matter not just at the end of life, or when debility comes, but all along the way.

幸福關乎一個人希望活著的理由。那些理由不僅僅是在生命的盡頭或者是身體衰弱時才變得緊要,而是在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中都緊要。

—— 阿圖?葛文德

小林君,謝謝你曾經這樣溫柔的對待這個世界。在這樣的世界裡可以用自己的溫柔的方式生存下去的人,是了不起的人。我知道這個世界,是那些粗暴,強壯而冷酷的人們的,他們崇尚無情,以為這樣就可以讓他們少受痛苦。

但是,當我審視自己的內心,發現在最深深深深的地方,溫柔還在,我還可以,用我自己溫柔的方式,對待這個世界,那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好得就像,在塵埃裡靜靜綻放的一朵花一樣。

——水木丁 「電影《入殮師》影評:隻願你曾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祝醫生和他的父親

引用:

《最好的告別》、《眾病之王:癌症轉》、《抗癌的我》、《天氣先生》、《滾蛋吧腫瘤君》、「 電影《入殮師》影評:隻願你曾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科普時間

? 腫瘤和癌症是一回事?

No、No、No,我和「癌症君」可不能劃等號哦~!我們腫瘤家族分兩大陣營——「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大家常說的「癌症」其實是指惡性腫瘤。

良性腫瘤還算本分,大多數不會惡變,很少複發,生長緩慢,對機體影響較小。當然,有一些良性腫瘤是可以和你和平共處一輩子的,但有一些還是有較高的惡變率,不是說良性腫瘤就能完全放任不管。

而「惡性腫瘤」家族就有很多厲害角色了,它們有無限制向外周擴張地盤、浸潤到正常組織內、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等等惡習,對身體的危害程度相當大!

所以,當檢查出腫瘤先別亂陣腳,弄清楚是良性還是惡性的,再做進一步打算

? 得癌症就是運氣不好,沒法防?

癌症的發生是由於某些未知因素(目前醫學對大多數癌症的病因病不明確)刺激,導致個別原本正常的細胞發生基因突變,黑化成了「癌細胞」而造成的。

幸運的是你們人體有一種防禦機制叫——「免疫系統」,正常情況下它會及時派兵剿滅這個不法分子,阻止事態進一步惡化。但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不法分子會趁機鑽空子興風作浪。

所以,預防癌症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記住5點:戒煙控酒、飲食均衡、鍛煉身體、心態平和、定期體檢。因為很多癌症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如果家族中有直系親屬患過某種癌症,你可以定期進行相關癌症的篩查,可以早發現早治療。

? 常規體檢就能及時發現癌症?

體檢有很多種,檢查項目也不同,最終能查出來的病也就不同。

你們所說的常規體檢不外乎包括:量血壓,查查心、肝、肺功能,血糖,血脂,做個心電圖、彩超,拍個X光片等等,這種體檢能發現一些常見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疾病。雖然常規體檢有時也會意外發現腫瘤,但絕不能說用來篩查癌症。

癌症有很多種,每種癌症的篩查項目也不同。明智的選擇是先弄清楚自己可能屬於哪種癌症的「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多人患乳腺癌就重點篩查乳腺癌,長期吸煙、長期接觸有毒有害氣體的人就重點篩查肺癌等等。(更多內容請看《「一滴血」能查出十幾種癌?靠譜嗎? 》)

有針對性地篩查癌症,不但守護了健康,也節省了人力和財力。

? 吃某些食物可以防癌?

經常聽人說吃西蘭花、大蒜、番茄等等食物可以防癌,這都是片面的說法,隻吃這些東西可達不到防癌的目的,真正科學的飲食還是「營養均衡」。

大家記住「兩高一低」原則——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脂肪。

維生素主要來自新鮮的果蔬,纖維素存在於果蔬和粗糧中,控制脂肪需少吃豬、牛、羊等紅肉,用雞、魚等白肉替代。

在上述基礎上,還要盡量保證飲食多樣化,最簡單的方法是數顏色,一天吃3種至5種顏色的食物是最好的

? 是癌症就不能治癒?

雖然惡性腫瘤家族中的厲害角色很多,但隨著醫學的進步,和人們對健康意識的增強。大多數癌症早期被發現都是可以治癒,甚至部分晚期癌症也可治癒,比如晚期淋巴瘤和睾丸癌的治療效果就不錯。

而且醫學對治癒的標準可能和多數人想的不一樣。醫學上認為——惡性腫瘤患者經治療後,5年內不複發就等同於痊癒。因為如果惡性腫瘤細胞沒有被消滅乾淨,經過5年的時間,應該可以發展出新的癌細胞組織。所以5年後沒有再發現新的癌細胞,就可認為患者痊癒了。

? 酸性體質易患癌?

近年來「酸鹼性體質」的各種說法被廣泛傳播,大力吹捧「鹼性體質」有益健康,「酸性體質」會得癌。

科學家都說並無酸鹼性體質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首先,你們人體中有多種液體,包括細胞內液、細胞外液(組織液、血液、淋巴液、消化系統分泌的各種消化液以及汗液、尿液等,這些液體各有各的酸鹼度,所以如何鑒定「酸鹼體質」呢?(詳情請看《流傳甚廣的『酸鹼體質』到底靠不靠譜》)

? 斷食可殺死癌細胞?

有些患者病急亂投醫,想要通過斷食的方式「餓死」癌細胞,隻喝水、吃少量果蔬,結果自己卻被餓得七葷八素。有的斷食的癌症患者一周體重可減少10公斤,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免疫力也會隨之下降,反而讓癌細胞更囂張的活下去。

得了癌症,就意味著死亡?癌症早期很難發現?人類對癌症真的束手無策嗎?晚期癌症就別治了?治療癌症就是醫生的事?

隨著發病率走高,癌症正越來越多地侵入人們的生活。由於種種原因,人們對於癌症的起因、防治存在不少成見和誤解,影響了對癌症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新華社記者聚焦五大誤區,通過採訪權威專家予以澄清。

誤區一:不敢直面癌症

「談癌色變仍是現在普遍存在的現象。」專家說,對大多數人來說,被確診為癌症是改變一個人生活的重大事件,震驚、恐懼、憤怒、傷心、孤獨、焦慮的感覺隨即產生。在一些環境中,癌症仍然是人們談論的禁忌,癌症患者往往遭到歧視,以至於患者都不敢承認自己是癌症病人。

調查顯示,在中低收入國家,人們對癌症的看法很悲觀。在低收入國家,48%的人認為癌症沒有什麼治療辦法,患癌症就等同於被判死刑。在中等收入國家,39%的人持相同看法。與之相比,高收入國家中僅17%的人有此看法。這種錯誤的看法可能影響到人們參與癌症篩查的積極性,也非常不利於癌症的早期發現和治療。

「對待癌症的觀念上我們還停留在舊時代。」專家指出,我們要認識到,「癌,誰都迴避不了,誰都需要防範」,要採取綜合措施,正確判斷。直面癌症、正確認識癌症可以使患者得到早診早治,並為他們獲得高品質的診療營造好的環境氛圍。

誤區二:癌症早期無法發現

不少人認為,癌症早期無明顯信號,到發現時通常已是中晚期。事實上,乳腺癌、結直腸癌、宮頸癌、攝護腺癌等幾種癌症,可能在無癥狀情況下,通過常規健康體檢及普查早期發現。部位較表淺的腫瘤,如皮膚癌、口腔癌,可在體檢時及時活檢確診。一些位於身體內部的腫瘤,也可能通過常規檢查早期發現,例如,無癥狀的早期腎癌、早期肝癌,可通過超聲波檢查早期發現。

癌症的早期發現,是世界衛生組織《癌症控制綱要》中確立的預防和控制癌症的優先項目和戰略。通過早期發現,能大大提高治療的有效性,約有三分之一的癌症能通過早期診斷獲得治癒的機會,加拿大已證實,有效乳腺癌、宮頸癌和大腸癌篩檢方案,可以使總的癌症死亡率下降5%,也就是每年會減少7000例癌症病人死亡。在美國,近10年來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很大的功勞應歸於乳腺篩查項目的推廣。

為此,專家建議,確立癌症篩查、防癌體檢及早診早治的有效手段和方案;擴大癌症篩查、防癌體檢及早診早治人群覆蓋面;將癌症篩查、防癌體檢及早診早治逐漸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醫保支持的衛生服務體系;將腫瘤預防工作納入腫瘤醫院和三級甲等醫院考核的重要指標。

誤區三:對於癌症,我們無能為力

儘管癌症目前仍是醫學界尚在攻克的難題,但人類面對癌症並非束手無策。研究表明,在正確決策的引導下,相當一部分常見腫瘤是可以預防的。

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腫瘤的重要內容。在全球、地區以及國家層面上的促進健康生活方式,對於降低因酗酒、不健康飲食和缺乏體育運動等導致的癌症發生是必要的。

作為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吸煙與71%的肺癌死亡病例和22%的所有癌症死亡病例有關。按照目前的趨勢來估計,吸煙在21世紀將造成10億人口的死亡。同樣,酗酒是癌症的危險因素也眾所周知,其與口腔、咽、喉、食管、腸道和乳腺的癌症風險增加有很強的關聯性,並且會增加女性肝癌和腸癌的發病風險。超重和肥胖率正在全球範圍內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這其中包括兒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與腸道、乳腺、子宮、胰腺、食管、腎及膽囊癌發病風險的增加有很強的關聯性。

中國癌症基金會提出遠離癌症的十二條建議就包括:遠離煙草;預防感染;在正常體重範圍內,越瘦越好;每天最少運動30分鐘;避免飲用含糖的飲料,限制進食熱量密度高的食物;多吃不同種類的蔬菜水果、全穀物和豆類食物;減少進食紅肉,避免食用加工肉類;如要喝酒精飲料,男士每天不應多於兩杯,女士以一杯為限;限制食用高鹽分食物和經鹽加工的食物;不要使用營養補充劑來預防癌症;最好以純母乳餵養嬰兒至六個月大,然後添加其他食物;平衡心態,心理健康。

誤區四:晚期癌症別治了

世界衛生組織官員指出,所有民眾都有接受平等和有效治療的權利,從而避免遭受疾病帶來的痛苦。大多數情況下,腫瘤治療中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沒有給予足夠的姑息治療和緩解疼痛的措施。僅用幾種藥物就能控制包括兒童患者在內的近90%的癌症病人的癌痛,然而在許多國家,患者未能充分接受鎮痛治療的情況卻很常見。

專家認為,晚期腫瘤治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即以改善患者癥狀、控制疾病發展、提高生存品質、延長生存期為目的。根據患者病情、年齡、經濟狀況、治療期望值等各個環節入手,做到「量體裁衣」式的治療。對於放化療等治療手段,患者不要過度擔憂。放化療雖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通過現有的手段能夠有效減輕,患者切不可因恐懼副作用而拒絕放化療。

誤區五:治療癌症是醫生的事

世衛組織調查發現,在低收入國家,75%的人認為在制定治療癌症的方案時全都是醫生說了算,僅8%的人同意患者應該與醫生一起做決定。與之相比,經濟發達國家中72%的人認同患者與醫生共同決定的模式。

在臨床中,往往是當患者的心態擺正了、思想樂觀了,再加上科學規範的治療,使患者的病情穩定,或帶病延長了生命,並且保證了生活品質。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關注個體的心理情緒波動,因為治療癌症不僅是醫生的事,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也很重要。

專家提醒,除了患者本人和醫生,家屬的責任也很重要。一方面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針對病人可能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另一方面,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防止發生併發症。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