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有男孩,請好好“說話”

馬主任有話說

男孩因為比女孩更頑皮更淘氣更不願意循規蹈矩,常常被人認為,不聽話,更難教育。但是其實,當我們懂得要去尊重孩子多給他空間,多讓他去體驗,就不用去區分男孩和女孩的差別。

把孩子當個人看,尊重他,多給他空間,多讓他去體驗,都沒有難教育的孩子。

馬主任:家長們口中的“婦女主任”馬迪,尹建莉父母學堂金牌講師。

很多媽媽說,跟男寶說話太累了。

我也是這麽覺得的:

比如兒子在玩玩具時我叫他吃飯,

我叫他第一遍聽不見,第二遍還是聽不見,

第三遍可能會看你一眼,但還是一副聽不見的樣子。

以前我以為他裝作聽不見,後來才知道,男孩就是這樣子滴。

所以淡定很多了。

跟男孩說話,還有一些很讓人生氣的地方。

比如我倆一起上樓,我不小心超越了他,先打開了門,

兒子就一臉的不悅,狠狠地說一句,“我要摔死你。”

這下倒好,小小年紀就撂下狠話,以後怎麽教啊。

幸好我知道,他們常常詞不達意,本心可不是如此。只是找了一句自己認為很得勁的話來表達一下自己的情緒。

所以當我們回到家,平靜地抱著他講故事書之前,問他:“你剛剛說要摔死老爸,你打算怎麽摔啊?”

聽到我一說,小家夥一臉的不好意思。

男孩就是這樣,帶他們的時候,千萬不要太當真,否則,你一天會遭受一萬點的傷害也是有可能的。

當然,我們只要用心,跟孩子好好說話,溫和堅定地陪伴他們,也能收獲一個懂父母、說貼心話的暖心小男孩,讓爸媽瞬間淚奔。

男孩和女孩天生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們比女孩成熟得要晚,所以更需要父母的耐心等待。

特別是在語言交流能力的發展上,更是如此。

科學研究發現,女孩的大腦中“語言和情感交流”的區域會比較早地被開發。就算是小嬰兒,女嬰會更加喜歡觀察養育者的面部表情,察覺人的情緒變化,她們善於讀懂人的面部表情和感受情緒的變化,所以更貼心懂事一些。而且能夠將自己的感覺表達出來,比如更喜歡跟父母說出自己的“愛“。

但是男孩就不一樣,他們的空間和觸覺會先發展,所以在運動、空間、分類上會優於女孩,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男孩對著一個不善於分類的女同伴發火。

兒子就常常因為表妹將玩具的種類混淆而表現地很焦躁。如果沒有大人及時介入,兒子就會粗暴地動手了,兩個孩子如果互不相讓就會大打起來的。

男孩一般要到四五歲才明白,原來自己身體裡的每一種感覺都有名字,而語言是一種非常有力的工具。

因為他們的語言能力發展要比女孩滯後,但是又天生有使不完的勁,喜歡冒險,並且常常犯錯,所以常常被大人數落。

說起男孩的犯錯,可千萬不要太介意。

因為男孩都會通過“試錯”來理解世界,而不是靠讀懂和體會別人的感受來獲得。

他們同時利用自己的行為來探知一下父母的底線,所以不是太過分的行為,父母不要反應強烈地禁止。

但是違反規矩的行為就要及時告訴他,“犯規了”,比如欺負弱小的孩子,或者朝人吐口水這樣的不良行為就要及時糾正。

沒帶耳朵的男孩到處都是,你肯定舉雙手讚同吧?

很多媽媽一說起男寶的問題時,常常會提及一點就是“那個家夥沒帶耳朵,我說什麽好像都聽不見”。而且男孩在學校常常被老師批評不好好聽講,常常不帶耳朵。

事實就是這樣,我們得接受這個嚴酷的現實:普遍情況來看,男孩的注意力不如女孩。

所以得花更多的心思來幫助他們,當然不是靠千篇一律的嘮叨。

有這樣一句俗語:“男人最要命的傷來自女人的嘴。”

當孩子在認真做他的事的時候,不要去打攪。

當他正在生氣的時候,拒絕說話的時候,那就等他先釋放一下自己的情緒。等情緒好了的時候,再好好說話。

當著很多人面的時候,不要在他們身上開一些“善意”的玩笑,因為很容易當真的。小小男子漢的自尊會激發他們強烈地反抗。

在他們非常專注地乾一件事情的時候,根本聽不到第二種聲音。如果你強行干涉,反而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得不償失。建議你走過去、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參與進去,溫和地講話,讓他感覺到你,這時他才會從其他事情上把注意力轉到你身上。

另外要盡量簡潔。囉嗦話男孩們尤其不愛聽。他們的大腦不具備那麽複雜的網路。最好一次隻給一個簡單明確的信息,這樣男孩們才能有效處理。

如果你說自己已經將孩子教訓得服服帖帖,非常聽話,那可不一定是教育的成功,也許只是造就了一個“媽寶男”的誕生。

很多男孩在年幼的時候常常受到母親喋喋不休地數落,在青春期,他們會感到無可適從,不想繼續忍耐了。於是就會用叛逆來對抗母親了。

想要孩子一直跟自己有暢通的溝通,有融洽的親子關係,那就要記得:

做一個溫和而堅定地母親。

當孩子足夠信賴你,也有足夠的自信時,才會有好的親子關係。

愛他,就要走進他的世界。

很多男孩的父母,特別是爸爸,會困惑於與孩子的“無法交流”。

比如孩子從外邊玩回來,我就會問他“今天玩了什麽?見到了誰?”

他只會簡單地回答我去了哪裡,跟誰玩了,再要他說具體一點那就不行了。

有時候不是不知道,是不想表達,而有時候是實在不會表達吧。

而且他們常常詞不達意,比如他明明想表達自己生氣了,卻會對你說“我恨你”、“我打死你”等等。所以父母要有耐心地幫助孩子,告訴他們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很多的父母想一朝一夕間掌握孩子溝通的秘密,那是不可能的。其實情緒管理上最好的老師就是孩子的陪伴者,需要一天一天的努力積累。

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要跟他們說說話。我在兒子嬰兒期的時候就跟他每天講講我的見聞,給他念念故事書,刺激他大腦中語言區域的發展。

而之後的幾年就是突飛猛進的幾年了,我每天會跟他講很多的話,也會玩一些語言遊戲,比如我們比賽繞口令,比賽誰讀得更快,也玩一種我們自創的猜謎語遊戲,就是自己用語言描述三個特徵,對方猜猜是什麽東西。

可不要覺得小寶貝不會講話就閉口,我們要觀察孩子的眼睛和表情,用語言來幫助他們理解。

比如孩子看天上的雲,我們可以指著白雲跟孩子說“那是白雲,白白的,還有藍天,藍藍的。”

在外邊散步或者購物時,都可以跟孩子多說說話。用心的父母跟孩子之間的對話會讓孩子接觸到的信息及詞匯量高於缺乏交流家庭的好幾倍。

對話對於孩子大腦的影響,比起往後任何昂貴的教育都有效。而當孩子去了學校或者社會,這種作用就顯示威力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經常給孩子念故事書。就算孩子只有一歲,也是可以讀懂繪本故事的。在讀書的過程中,交流會更加頻繁,而孩子的語言表達也會得到鍛煉,更重要的是親子共讀那無可替代的親密感覺。

你可不能著急,在整個過程中需要鼓勵孩子,陪伴他們的成長。孩子自己不會講故事,不要急,可以從短短的句子開始。

另外,跟女孩一樣,男孩也需要擁抱,甚至需要更多的溫柔、鼓勵以及身體的親密接觸,尤其是在他們出生到六歲的啟蒙階段。

和女孩相比,男孩學的也要慢一些,不太擅長社交,所以注定需要父母更多地支持和守望。

好好培養眼前的這個男孩,因為他有一天就變成了一個丈夫,成為一個爸爸。

一個內心充滿愛的男孩長大了會更加愛家人,

一個會好好說話的男孩長大了也會好好說話。

作者介紹

魚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後奶爸,童書編輯,閱讀推廣人。公眾號:養育男孩(ID:breedboy) (一個最有愛的公眾號,面向家長群體,每天原創分享親子養育常識、親子閱讀推廣、家庭關係建造知識,已出版新書《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最好的教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