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曹中銘:募資用於還債 IPO募資規則須改改了

  文/專欄作家 曹中銘

  針對IPO募資中出現的種種怪象,有必要對其進一步規範。

  繼浙江國祥之後,又一家公司登上了“熱搜”,這便是福華通達化學股份公司(下稱“福華化學”)。該公司IPO前巨額分紅,卻欲通過募資補充流動資金與還貸。個人以為,針對IPO募資中出現的種種怪象,有必要對其進一步規範。

  根據福華化學招股書,2020年至2022年該公司取得不俗的業績。基於此,該公司 2021年現金分紅7億元,2022年分紅26億元,兩年累計分紅33億元。但招股書同時顯示,由於期間福華化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較低,存在較大的短期償債壓力。而在該公司擬募資的60億元中,27.5億元擬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與償還銀行貸款。其中,17.5億元歸還銀行貸款,其余的補充流動資金。27.5億元佔募資的45.83%,比例顯然並不低。

  如果在2021年、2022年福華化學不進行巨額分紅,而是將其中的部分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與歸還銀行貸款,顯然是沒有問題的。但該公司在巨額分紅後擬用募資來“填補”,問題的性質完全不一樣了。

  事實上,IPO前實施分紅的案例在此前也出現過,但其分紅的金額並不巨大。市場上更有某些公司,其多年累積的利潤,上市後由新老股東共同分享。一個上市前巨額分紅,一個累積利潤新老股東共同分享,市場顯然更歡迎後一種上市公司。

  證監會發布的《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發行類第4號》規定,IPO募集資金除可用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外,還可用於諸如補充流動資金、償還銀行貸款等用途。也就是說,根據現行規定,募資是可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與還貸的。但如果金額過大,顯然又是值得商榷的。

  如果不巨額分紅,福華化學其實也不差錢。因此,透過福華化學案例,市場更應關注的是不差錢的公司也能上市融資的問題。客觀上講,類似的案例並不少見。某些上市公司手握大把現金,卻也要“趕時髦”躋身於資本市場。而在募資到位後,又把巨額“閑置”的募資頻繁用於理財,或者乾脆躺在銀行睡大覺,這無形中既扭曲了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也會導致市場寶貴的資源被浪費。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事實是,某些上市公司在資金到手後,改變了募資的投向。此前,由於企業IPO排隊現象嚴重,並形成“堰塞湖”,且還常常出現IPO暫停的現象,因此常常出現從排隊到上市需要兩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期間的市場環境可能已經發生較大的變化。此時,當初的募資項目再無投入的必要,變更募資投向也是可理解的。

  但如今在注冊製全面落地的背景下,企業IPO審核加速,上市進程大大縮短,再出現變更募資投向的問題顯然不應被允許。而在這一現象的背後,不排除有的企業為了符合IPO發行股本方面的要求,通過杜撰募投項目的方式來達到目的。而在成功上市後,變更募資投向也就不可避免了。這既有違資本市場支持企業上市的初衷,同樣會導致市場資源的浪費。

  因此,對IPO募資規則進一步規範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一方面,對於不差錢的企業,應將其擋在市場的大門之外。這既有利於減輕二級市場資金面的壓力,也有利於資本市場三大功能的正常發揮。

  另一方面,對於IPO前巨額分紅的企業,同樣應對其說“不”,特別是巨額分紅後又欲募資還貸、補充流動資金的更應如此。既然將巨額資金進行分紅,而不投入日常經營中,這樣的企業讓其上市只能在市場中產生負面影響,不排除今後會有更多企業效仿,如此不利於市場形成正確的IPO理念。

  此外,上市公司募資不投入募投項目的,應禁止其變更募資投向,而應將相關資金用於回購股份並予以注銷。如此,既能防止擬IPO企業杜撰募投項目的現象,也能防止上市公司隨意變更募資投向。而且,也有利於倒逼擬IPO企業在籌劃募投項目時,保持一份謹慎的態度。

  (本文作者介紹:獨立財經撰稿人 在三大證券報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數百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