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媽疑問:胎兒心電圖和胎心監護是一回事嗎?

經常在診室聽到孕媽的這些問題:

「大夫,您是不是給我開重了,我剛監測過胎心啊。」

「醫生,我在彩超室檢查,彩超醫生對著胎寶寶的心臟、腎臟的部位看了好久,說腎臟有點0.4mm的積水,讓繼續觀察;但是心臟,彩超醫生沒有多說,你說胎兒可以做心電圖嗎?」

......。

類似的問題每天都能聽到,前天下班的時候,到門診大廳導診台接水喝,遇到胎心監護室一同事。我們邊走邊聊,她說:「建議孕檢的時候和孕婦花時間溝通下,很多孕媽不理解,明明剛做了胎心監護,為啥還要做胎兒心電圖?是不是胎寶寶心臟有問題?等等」

同事說她原本不想提這件事,說孕媽做胎心監護,她們耐心和孕婦講解,但是跨方向的事情,不能隨便解釋。

起因,某孕媽34+6,認為平時常規孕檢一切正常,胎心、胎位都很好。她請了半天假,但醫院開具這麼多檢查,認為是為了賺錢,批判現在的醫生沒有職業操守;這都下午4點了還有檢查沒有做完。

在胎心監護室門口排隊時,孕媽情緒爆發,讓解釋:

孕媽了解的胎心監護是從36周開始的,為什麼要提前?

難道醫生不知道超音波做多了對胎兒有影響嗎?為啥這麼頻繁的檢查?

......。

講真,的確存在與孕媽溝通不到位的情況。其實,對於孕媽的疑惑,我相信醫護人員會耐心解釋的。

產前檢查是妊娠期對孕產婦及胎兒做的臨床檢查,這當然少不了胎兒心電圖和胎心監護。

胎兒心電圖

胎兒心電圖是一種無創監測胎兒在子宮內健康狀況的重要方法,是簡便而敏感的胎兒監護項目之一。孕婦從妊娠18周及以後就可以做這項檢查了。通過胎兒心電圖檢查,可記錄胎兒正常或異常的心電波形、胎心快慢及變化、有無早搏等心律失常,因此,它比胎心監護更敏感,更能體現胎兒心臟是否處於缺氧或缺血狀態,是早期診斷胎兒窘迫的敏感指標。

下面我們簡單了解一下胎兒心電圖的臨床意義:

(1)診斷雙胎

(2)診斷胎位

(3)診斷胎心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

(4)估計胎兒大小

(5)診斷胎兒窘迫

(6)篩查胎兒心臟病

(7)診斷胎兒心律失常

說到這,有的人就問了,是不是胎心監護就不重要呢?答案是否定的。

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是胎心胎動宮縮圖的簡稱,應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將胎心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記下來供臨床分析,是正確評估胎兒宮內狀況的主要檢測手段。胎心監護胎兒心率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調節,通過信號描記瞬間的胎心變化所形成的監護圖形的曲線,可以了解胎動時、宮縮時胎心的反應,以推測宮內胎兒有無缺氧。正常妊娠從懷孕第34周開始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如有合併症或併發症,可以從懷孕第28~30周開始做。胎心監護一般為20分鐘。

這兩種產前檢查對孕產婦了解胎兒心臟健康狀況有著重要作用,身為醫護人員也要加強宣教,提高孕產婦對產前檢查的認知度和重視度,確保孕產婦及胎兒的健康安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