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除了脫髮,困擾當代青年的另一個問題——便秘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谷 君 說

糞便的「形、色、味」等特徵往往反映著身體狀況和各種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統疾病。重視糞便的異常說不定能提前發現疾病的信號。

便秘

文/Z君

如果有人問起困擾當代年輕人的最大問題是什麼,估計有兩個答案可以高票上榜。

一個是脫髮,另一個是……便秘!這是一個大家不太樂意放到台前來講的問題。

一群大老爺們可能互相對比脂肪肝的程度,甚至吐槽彼此日漸稀薄的發量,但基本上不太會討論自己長沒長痔瘡、有沒有便秘,追求優雅的女士們就更不必提了。

但這又絕對是一個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不信?來看看下面這張圖你有沒有躺槍?

瞬間躺槍有沒有!雖然不知道人類觀察糞便的行為是出於天生對健康的警惕還是後天對堵馬桶的恐懼,但是這確實不失為一個好習慣。


便便的質地

我們拉出來的便便最直觀的區別就是「質地」,或者說形狀。

乾結?拉稀?這都是一眼就能看穿,甚至坐在馬桶上就已經能感覺出來的事情。

來自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兩位科學家把便便按質地分為了七個等級,並將其命名為布裡斯託大便分級法(此處應求布裡斯託大學的心理陰影面積……),如下圖所示。

在這7種便便中,以4級的香蕉狀便便為最佳,越往上約有便秘的傾向,越往下則約有腹瀉的特徵。

便便的形狀和其待在大腸內的時間有關,所以可以用它來判斷食物經過大腸所需的時間。

便秘患者體內食物待得時間長了,水分被吸走的過多,大便自然也就顯得更加乾結。

談論起便秘的原因,大家第一反應應該都是:水喝少了、不吃粗糧。

的確,攝食種類及習慣對便秘的產生有很大影響。

飲食過少或節食、食品過精或過細、食物中膳食纖維和水分不足均可致使經過消化作用後殘渣量少,對腸道無法形成足夠刺激,繼而腸蠕動減慢。

最後,食物在結腸中停留時間就會延長。

而且,由於水分被過多吸收使大便乾結,進入直腸後又因殘渣量少不能形成足夠的壓力刺激神經感受細胞產生排便反射,便秘就發生了。

如果僅僅是由於飲食習慣不當所引起的便秘,那麼只需要改變不良習慣即可。

另外,對於大便的認識不足,忽視定時排便的習慣,會拖延大便時間導致已到直腸的糞便又逆向返回到結腸,水分被進一步吸收而致大便乾結。

而且,拖延大便時間還可使結腸壁上的神經細胞對糞便進入直腸後產生的壓力刺激反應變得遲鈍,形成習慣性便秘。

所以,憋屎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

即便是長途司機等實在不得不憋屎的職業,也請各位在把車開進服務區的時候盡量 「寧可信其有」,去一趟廁所吧。

然而,如果改掉了不良飲食習慣和排便習慣,但便秘的情況卻沒有改善,那就要留個心眼了,因為便秘還可能隱藏著其他的疾病信號。

包括腸道佔位性病變(如結腸息肉)可引起慢性不全性或全性腸梗阻,進而導致便秘。

盆底肌鬆弛等因素可引起直腸前突,形成出口梗阻性便秘。

直腸肛門病變如痔瘡可引起排便疼痛;腹腔或盆腔腫瘤壓迫可因排便無力而引起排便障礙;神經厭食症或神經貪食症也常有便秘癥狀。

而另一種異常——腹瀉,比起便秘似乎更有「生病的樣子」。人們往往把腹瀉這樣的消化能力障礙歸咎於受涼和吃壞肚子。

事實上,許多腹瀉確實由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常見於小兒和老人。

所以,家長們對於老人和孩子的腹瀉可不能輕視。


便便的顏色

除了質地,顏色也是判斷便便是否正常的一個重要指標。

正常的便便應該呈黃褐色,而出現問題或者服用特定的藥物時,各種色系就都來了。

「紅黑色系」是異常便便中比較熱門的色系,主要提示的是消化系統問題。如果有消化道出血的癥狀,那麼血液會隨著糞便一起排出體外。

由於血液會隨著時間推移由紅色被氧化為黑色,糞便的顏色越深越黑,意味著出血後待在腸道的時間越長,即出血位置越高。

比如黑色的糞便就可能是上消化道潰瘍或出血的癥狀(同理,攝入大量生血製品也會有此癥狀)。

而如果糞便中的血液是鮮紅色,那就很可能是痔瘡、直腸出血了。

說到「灰白色系」,部分家有萌寶的爸爸媽媽們可能對此有些經驗,因為新生兒很容易出現黃疸的癥狀,而灰白色的便便是阻塞性黃疸的特徵。

其實不止嬰兒,成人的黃疸也有可能引起這樣顏色的糞便。


便便的氣味

「大便這麼臭,你幾天沒有拉了!」童年時代聽過爸媽這樣咆哮的童鞋們請舉手!

但其實有些人特別委屈,因為便便臭不臭未必就是幾天沒上廁所。

一般而言,便便的氣味可能由飲食習慣以及消化能力有關。

首先,攝入太多的蛋白質(無肉不歡)使得身體無法完全吸收,多出來的部分就會腸道裡代謝成為嗅覺不友好型氣體。

其次,消化能力的強弱也有影響,比如對於乳糖不耐受者,他們無法消化乳糖。

而乳糖在體內發酵就會產生臭氣,而腸炎等消化道疾病由於會影響消化能力,自然也是生臭的重要原因。

另外,腸道菌群是幫助我們消化的重要幫手。

菌群失調對消化道疾病的影響如今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的重視,搞不好也是臭氣的幫凶之一哦!

看了這麼多內容,有沒有想去廁所的衝動?

話說回來,雖說「形、色、味」俱佳的便便對於熬夜脫髮吃不規律的我們來說可能有難度。

但也不必造成過度恐慌,畢竟,對糞便的觀察也要結合實際情況。

就好像帶顏色的便便不一定是真的病變,也可能是沒被消化的食物色素,比如……

墨魚面了解一下?

參考資料:

[1] Caroff, Daniel A., Edelstein, Paul H., The Bristol Stool Scal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DOI: 10.1128/JCM.01303-14

[2] 張躍奇,董方芳等,便秘病因分析及研究進展,《河南預防醫學雜誌》 , 2012 , 23 (3) :248-250

[3] 王少軍,胡乃中等,糞便顏色卡片對推斷消化道出血部位的臨床價值,DOI:10.3760/cma.j.issn.1007-5232.2010.04.017

歡迎投票哦

- End ▎生物谷 Bioon.com -

you may also like

◆◆往期回顧科學圖也能美哭!Science評選出2018年度圖片!

「世界第三殺手」帕金森病,預防、治療研究新進展

解析人類容貌進化之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