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過慣闊太炫富生活的她,賣拚命三娘人設還來得及嗎?

李念隨著《都挺好》的熱播,重回大眾視線。

上節目被問到“闊太太”這個稱呼時,李念還抖了個機靈,說:我老公不姓闊。

口頭上極力撇清“與我無關”,可當時的新聞裡,對李念的報導都是:開豪車住金屋。

他們家的“金屋”是真金貴,2011年的時候就已經超過一千萬了。這還沒算上他們在香港的住處。

他們家的“豪車”也確實豪,嬰兒椅都是法拉利。

“闊太李念”的新聞,有一些還挺硬的,比如:闊太獻愛心,李念徐子淇同框做公益。

李念po 出來的生活方式,跟馬蓉有的一拚:

微博上時不時發出來的香奈兒耳環、愛馬仕包包。

豪華遊艇曬一曬。

連Agent Provocateur 的高級內衣也要拿出來秀一秀。

臉拍不全不要緊,但是奢飾品一定要到位,擺拍的姿勢比代購還專業。

李念還開過淘寶店,一個塑料的蝴蝶結手鐲,標價從1200元一路降到600元,其實原價是2600元。

實物長這樣……據李念說她是在米蘭的潮店淘到的。

更讓人無語的是,有一次李念先在微博發了一張圖片,特意把手錶打上馬賽克。

等網友罵起來,她再趕緊po幾張原圖,還特意注明手錶的品牌。

一面大曬奢侈品,一面決絕地說:其實自己什麽都不想要。

還翻著白眼拋出金句:別叫我闊太,要叫就叫少奶奶,或者直接叫奶奶也行。

如果是業內的一線大咖、娛樂名人榜上的常客,外界還可以把這種奢侈型消費理解為夫妻共同創造財富,或者至少是女方自己買花戴。

可問題是:你能想起來李念拍過什麽戲?都演過啥呢?

在《蝸居》剛紅參加節目訪談的時候,李念走的是憶苦路線。

一出道就遭遇潛規則,是第一慘。

台詞課不過關,在話劇舞台找不到自信,是第二慘。

畢業了找不到工作,在北京四環的小飯館洗碗,工資扣完房租水電只剩800塊,是第三慘。

走投無路,甚至想過結束自己的生命,是第四慘。

連主持人都很困惑地問她:那些沒背景沒學歷的人北漂吃苦,你可是上戲畢業的。

她一臉無奈:情況就是那樣。

可是當主持人問到她當時的打算時,她的打算是,準備問家裡要錢,去法國讀奢侈品管理專業。

能出得起錢去法國讀奢侈品管理專業的家庭,還需要女兒刷盤子一個月掙800塊錢?

停止訴苦,換個畫風,忽然比誰都拚。

2010年,李念和沈曉海的新劇《別對我說謊》即將播出,兩人去參加了郭德綱主持的《今夜有戲》。

節目裡,郭德綱提出可以表演一段吻戲。李念雖然尷尬,但還是和郭德綱演完了一場戲。

而且是真親……

只是上個節目宣傳新劇,需要這麽拚嗎?

有一段時間,又忽然走過勵志路線。

產後一年半拍了三部電視劇,因為孩子太小,就帶到片場。

接受採訪時說自己懷孕體重150斤,胖成行走的編織袋,為了能繼續演戲,甚至考慮做特型演員。

主持人疑惑地又問了一句:真的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嗎?

勵志時期,微博上也沒有奢侈品了,全都是勵志雞湯文。

開工路上聽《早安英文》的分享。

元宵節也是在劇組度過的。

拍了一夜的戲,收工之後連走路都好幾次差點睡著……

哪怕胃疼也要照樣開工,生病發燒也要堅守在劇組候場…

滿滿的都是正能量吧?

然而,去年上《我就是演員》,熟悉的“豪門闊太”新聞又出來了——

未見進步了、精湛了的演技,只見到人為營造出來的“爭議”。

當女明星,其實不需要這麽分裂的。

真的嫁得不錯,拍戲只是為了保持工作節奏、不跟外部世界脫節,那就演一些力所能及的角色,離話題遠一點,離家庭近一點。

林青霞都息影多少年了,並沒有被人遺忘。

如果真的事業心極強,不妨多嘗試點不一樣的事情。

劉嘉玲啥都乾,也沒耽誤活在當下,及時行樂。

最尷尬的狀況是:享受了闊太的福利,又想要勤奮的名義。人設立起來了,做派跟不上,甚至乾脆南轅北轍自相矛盾。

已經享受了了名利的好處、無憂的生活了,也該做一做減法了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