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燒心、反酸、胸骨後疼痛、胃食管反流病會癌變嗎?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一種病,一燒心、反酸、胸骨後疼痛、吞咽困難為主要癥狀,包括反流性食管炎( RE)、非糜爛性反流病(NERD)或內鏡陰性GERD、以及巴雷特(Barrett)食管。

一般認為,胃食管反流病的癌變率很低。

但需指出,有少數反流性食管炎,由於未正規治療或未經過治療,致食管下端黏膜長期受反流物的侵蝕,可發生不應出現的「柱狀上皮化生」,則有癌變的危險。

胃內容物長期刺激食管黏膜就會引起其發生變化,也就是進入癌前病變,就像發生不典型增生,然後就會導致腫瘤的出現,如食管下段腺癌、賁門癌。

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病因

在食管黏膜修復的過程中,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取代稱之為「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癌前病變。

我國賁門癌的發生率較高,目前認為與胃食管反流病的長期刺激有關係。

如果Barrett食管伴有不典型增生,長期沒有治療可能增加癌變的機會。Barrett食管患者發生食管癌的估計危險性約為1%。

Barrett食管發生癌被認為是始於胃食管反流。有研究顯示,每周有1次以上燒心、反流或兩種以上癥狀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其發生食管腺癌的危險性增加7.7倍。

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主要病因,其癌變的危險性隨著反流性食管炎癥狀持續時間的延長而增加。

胃食管反流應該被視為發生癌變的潛在的病因,為了預防嚴重的臨床後果,患者應儘可能早地積極治療。

巴雷特食管治療可逆轉

治療的目的是緩解和消除癥狀,逆轉食管柱狀上皮為鱗狀上皮,預防和治療併發症,降低食管腺癌的發病率。

1、藥物治療

抗酸是治療反流癥狀的主要藥物,促動力葯、粘膜保護劑等對控制癥狀及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有一定療效。非甾體抗炎藥物能減少患食管癌、尤其是腺癌的風險。

一般認為只要發現早、治療規範,病變是可以逆轉的,經過規範的治療,85%以上的巴雷特食管通過藥物可治癒。

2、內鏡治療

對不伴異型增生的巴雷特食管,因其癌變的概率低,不提倡內鏡治療。

伴有輕度異型增生者,癌變概率亦較低,可先行內鏡隨訪,如果是已經出現的中到重度異型增生可以局部處理或切除。目前常採用的內鏡治療方法有:內鏡下粘膜切除術、凝固術、消融術等。

3、手術治療

對已證實有癌變的Barrett食管患者,原則上應手術治療。另外,反流使用藥物無法控制者可行手術治療。

微信jkzx80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