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談天說粵|今日大暑:既要防「中暑」,也要防「陰暑」

播放GIF

2019年7月23日10時50分,農曆六月廿一,當太陽到達黃經120°時,我們將在午前時分迎來大暑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大暑,六月中。解見小暑。」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大暑之後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的規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天氣災害也最為頻繁。

大暑時節,正值華南地區高溫出現最頻繁、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的時候,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雲:「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

意為在夏天午後,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裡,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

23日,粵西、珠三角多雲,有中到強雷雨局部暴雨到大暴雨,其餘市縣多雲,有雷陣雨局部暴雨,雷雨時伴有7級~9級短時大風。最高氣溫:粵東沿海和珠三角沿海市縣32℃~33℃,其餘市縣33~36℃。

我國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意思是大暑時節,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氣象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氣象開始向立秋過渡。

宋代詩人曾幾這首《大暑》道盡了這個節氣多少的悶與熱。

正所謂「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在這酷熱難耐的節氣,防暑降溫工作不容忽視,否則容易中暑。

大暑節氣應注意室內降溫,避免較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注意勞逸結合以防中暑的發生。人們在外出工作活動時最好能避開高溫時段,不得不從事高溫作業時應注意進行合理的營養補給,並備好防暑降溫的飲料,如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

一旦出現全身明顯乏力、頭昏、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噁心等癥狀,多為中暑先兆,應立即至通風陰涼處休息,並喝些涼淡鹽開水以降暑散熱。

在大暑期間,人們對中暑的預防還是比較重視的,但對陰暑證的認識卻往往不足。

陰暑常常是由於人們錯誤的解暑方式引起,如汗後沖涼、貪涼飲冷、長時間使用空調、電扇等,尤其是暑熱氣象從室外回來後急著沖涼,最易導致寒濕之邪阻遏氣機、暑熱不得散而出現頭痛噁心、鼻塞流涕、喉痛咽乾、四肢酸痛、肌膚髮熱而無汗、嘔吐、腹瀉等。

在酷熱的夏季,在解暑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平時要注意不要過於貪涼,控制好空調溫度,一則有利於健康,二則節能,室內外溫差盡量勿超過5℃,長期在空調環境下工作者要多起身走動,活動筋骨,適當開展戶外活動;夜眠時避免通宵達旦地使用風扇、空調,空調環境盡量少穿露肩衣,更不能露宿野外;飲食要注意節製生冷,尤其是小孩子脾胃虛弱更易受損,家長的引導最為重要;同時要避免在大汗之後立即進行冷水淋浴;尤其要避免日曬後馬上沖涼或沖洗手足、洗臉,應注意稍作休息後再沖洗。

大暑時節高溫酷暑,不僅容易使人感到身體疲勞、食欲不振,還經常會使人「心火」妄動,表現為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思維紊亂等不良情緒,這種現象被稱為「夏季情感障礙症」,俗稱「情緒中暑」。

尤其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人的情感障礙發生率明顯上升。「情緒中暑」對人們的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危害甚大,因為夏氣通於心,暑氣易傷心,所以大暑養生預防「情緒中暑」同樣重要。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心平氣和、恬淡安寧,以達到「心靜自然涼」之效。

穴位保健推薦

大暑節氣穴位保健當以健脾養肺為原則,推薦按摩足三裡穴和肺俞穴。

◎足三裡穴

定位: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作用:燥化脾濕,生髮胃氣。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等。

◎肺俞穴

定位: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取穴時俯臥位或俯伏坐位,先找到背部上方取穴標誌:頸部前屈時項部最高骨性突起——第七頸椎,再向下數至第三胸椎棘突下方,根據骨度分寸法,肩胛骨內側緣與脊柱之間為3寸,兩線的中點即脊柱旁開1.5寸處為肺俞穴所在。

作用:用於治療頸肩疼痛等局部病證外,還善於治療肺系疾患如感冒、咳嗽、氣喘等

大暑節氣膳食推薦(來源於楊志敏教授主編的《每日一膳·夏令節氣養生篇》)

◎冬瓜淡菜眉豆煲雞腳(3人量)

食材:雞爪8-12個,淡菜10隻,帶皮冬瓜300克,眉豆50克,花生50克,陳皮1瓣,生薑3-5片,食鹽適量。

做法:雞爪洗凈焯水,帶皮冬瓜切大塊,淡菜、眉豆及花生浸泡備用。鍋內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燒開轉小火煲1.5小時,調味即可。

專家點評:冬瓜清熱利水、除煩止渴,淡菜補肝腎、益精血、去虛火,眉豆健脾益腎,花生補血養心,陳皮理氣化痰,生薑溫中和胃。各物共成此湯,味道甘淡清甜、溫涼適中、消中帶補,適合大眾消暑化濕食用。

小貼士:暑熱太盛可加綠豆30-50克同煮。

◎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葯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乾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播放GIF

燒仙草本身也可入葯。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屬於寒涼性食物的仙草,可幫助熱性體質的人清熱退火,但寒性體質的人,不宜服用太多。

◎喝暑羊

山東南部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在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營養學家對此進行過深入研究,認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

播放GIF

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裡,必然全身大汗淋漓,出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有益健康。

◎飲伏茶

伏茶是三伏天喝的茶,喝伏茶時間一般從農曆六月初到八月末。

播放GIF

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

◎曬伏薑

播放GIF

伏薑源自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並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燒伏香

大暑節氣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颱風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因此百姓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百穀豐登。還有一種說法接近於中醫的灸,在伏天裡用藥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療多種頑固的疾病。

◎賞荷採蓮

大暑所在的農曆六月也稱「荷月」,此月多有賞荷的習俗。天津、江蘇、浙江等地以六月二十四為「荷花生日」,到那一天人們多結伴遊湖賞荷。

浙江嘉興在「荷花生日」當天作賞花會,乘遊舫暢遊南湖。《內觀日疏》稱六月二十四日為觀蓮節,女子采了蓮花送給丈夫,就如同以蓮子相贈,表達綿綿情意。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 林嬿釗 譚健成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嚴慧芳

【署名圖片】南方雜誌記者 影子

【手繪】程子宜

【通訊員】宋莉萍 查冠琳

【校對】羅健鵬

【作者】 嚴慧芳;影子;程子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自營號~深度~談天說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