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滔哥漫看|大暑節氣桑拿氣象做「吃瓜群眾」可以靜心養氣

播放GIF

播放GIF

周滔 原創

23日5時迎來「大暑」節氣。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許多地區的氣溫達35度以上,俗稱的「三大火爐」也最旺。

我國民間俗諺有雲:「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而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是我國一年之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間段。酷暑難耐,古代人如何「冰」爽一夏?

古代,吃冰是貴族的專屬特飲。《詩經》曰: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藏之凌陰。

古人吃冰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冬天去冰凍的河床裡開鑿自然冰,然後設法貯存起來,盡量保存到夏季,在夏季則將貯存的冰拿出來享用。

《周禮.天官.凌人》記載,周代設了管冰的官位「凌人」,負責鑿冰、運冰、取冰工作。

曹操在鄴城開設霸府後,曾臨漳河設立銅雀、金虎、冰井三台,其中冰井台就是用來藏冰的,每年冬天從漳河采冰藏入冰井台,夏天再取出享用。冰井的原理應該是挖很深的井,利用井中較低的溫度保存冰塊。

唐代,發現硝石可以製冰。就是造火藥的那個硝石。開始製作純糖水冰棒,就是用硝石的大小盆結冰原理製作的。

大約到了元朝,開始出現了民間藏冰,包括富豪的私人冰窖,以及商業售賣各種冰鎮食品的商業冰窖,記載裡有各種刨冰食品的名目。等到了明清這類食品已經連販夫走卒都可以偶爾嘗嘗鮮了。

《夏小正》記載「立夏頒冰」,級別限於士大夫以上,這是一種特權享受,但特權所覆蓋的範圍並不小;清代《燕京歲時記》援引《帝京景物略》,說明朝每年立夏打開冰果店「頒冰」,分賜給文武大臣,而清代則「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門例有賜冰。屆時由工部頒給冰票,自行領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等」,清代京官在各衙門當差者,品級有的低至八品甚至流外,連他們都能分一杯羹,可見清代冰果店的容量是相當可觀的。

清代·項鴻祚所作《清平樂·池上納涼》是一首適合三伏天朗讀,可靜心養氣的佳詞。

《清平樂·池上納涼》

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牆如畫。

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今貴州綜合)

想了解高考錄取過程嗎?21日的開放日活動正在徵集考生參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