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種野草可健胃止牙痛,與紫蘇齊名,南方人用它做牛肉餅

去過農村的朋友肯定都見過那種軟趴趴綠油油的葉子,成堆的鋪在地面上,葉子的邊緣油亮光滑,像是要滲出水一樣。在我們看來,它可能就是一株普通的野草,可是在農村人的眼裡,這種植物可是難得一遇的好東西,往往見到就會馬上去採摘,這是為啥呢?生活在南方的朋友看到這種草可能已經知道小編要說的是什麼植物了。一些家庭做麻婆豆腐和茴香魚的時候往往會撒一把這種植物的葉子進去,肉香混合上植物的清香,起鍋的瞬間可謂是香味四溢,沒有人會不垂涎欲滴吧!雖然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這植物長啥樣,但知道它名字的人卻少之又少,小編今天就為大家科一下普這種說不上來名字的神奇植物——蛤蔞。

蛤蔞又叫假蒟、假蔞、山蔞等,是一種多年生、匍匐、逐節生根的草本植物,可以長高10餘米,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及西藏南部等地。蛤蔞的全身都是寶貝,它的葉子是一味很重要的調味品,它的根部和果實都是很好的藥材,對治療牙疼可是有奇效的,搗爛敷在患處還能消腫止痛,是名副其實的「農村之寶」。

蛤蔞是南方農村地區重要的烹飪調味料,與小蔥,大蒜和紫蘇等有著同樣的重要地位,在大部分的菜品裡都能見到它的身影。蛤蔞葉還可以用來炒田螺、做牛肉餅。蛤蔞牛肉餅就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它的做法是:首先,將500克的精牛肉剁泥茸狀,放進生粉、小蘇打、鹽、胡椒粉、味精、生抽、麻油適量及適量的水拌打至充分起膠;然後,將2片蛤蔞葉洗凈,抹乾水分,在每張葉面拍上些生粉,把牛肉膠分成12份,用蛤蔞葉兩張夾一份牛肉膠,壓扁修理整齊待用;最後,將油鍋燒至六成熱,放入蛤蔞葉夾著的牛肉合炸,炸至牛肉熟後撈起裝碟即成。這道菜的特點是:碧綠形美,清香,外脆內爽。製作關鍵是,牛肉要充分打起膠,炸的火候要掌握好。

蛤蔞還是一味中藥材,它的根、葉、果實都可以入葯,具有祛風散寒,行氣止痛,活絡,消腫之功效。常用於風寒咳喘,風濕痹痛,脘腹脹滿,泄瀉痢疾,產後腳腫,跌打損傷。在《本草便讀》中記載:蓽撥,大辛大熱,味類胡椒,入胃與大腸,陽明葯也。溫中散寒,破滯氣,開鬱結,下氣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熱,凡一切牙痛、頭風、吞酸等症,屬於陽明濕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天全國氣象都十分炎熱,中暑成為了危害咱們身體的第一疾病,蛤蔞能做成稀粥來降溫,去濕氣,促進人體的排毒,可謂是一種全身都是寶的神奇植物啊。你對蛤蔞了解嗎?歡迎留言交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