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寒冷真的會增加心梗、腦梗的風險嗎?該如何正確的預防呢?

寒冷的確會增加心梗和腦梗的風險,這其實是因為寒冷會導致血管收縮以及心率的加快,從而引起血壓的升高,心臟負擔加重,最終增加了心梗和腦梗的發生的風險。此外,寒冷季節,室內外的溫差會相對比較的大,非常容易引起血壓的波動,血壓的高低起伏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面增加了心梗和腦梗的發生率。

最後,寒冷的季節,體內的激素水準或許會出現一定的變化,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減少,處於低水準的狀態,從而或許會非常容易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形成一定的血栓,阻塞血管,心梗和腦梗的發生率或許也會隨之增加。

但是無論是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者還是健康的人群,寒冷都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根據相關的研究數據顯示,溫度每降低1℃,心梗的發生率或許就會增加2%,而溫度每降低10℃,心梗的發生率或許就會增加7%。還有統計數據調查發現,與其他季節相比,冬季的心絞痛發病率或許可增加30%。

另外有相關的研究數據顯示,因冬季外出減少,無法接觸到充足的陽光,體內的維生素D水準或許就會有所下降,從而對心肌收縮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面也增加了心梗的發生風險。此外,冬季氣象寒冷,戶外的活動會相對減少,血流減慢,加之氣象寒冷血壓升高,也是心梗以及腦梗的一大風險。

那麼寒冷應激對急性心肌梗死和腦梗病理生理狀態以及發病機制都有什麼影響哪?

根究相關的研究表明,寒冷應激可通過誘導交感神經興奮,加重我們自身動脈粥樣硬化炎症反應,致使內皮細胞功能障礙,適應性產熱增加使ATP生成不足等相關機制而引發急性心肌梗死或腦梗,成為急性心梗和腦梗幕後的四大重要推手。

而根據動物實驗的顯示,寒冷暴露的大鼠或許會激活機體的交感神經-腎上腺素系統,使其循環、泌尿系統中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水準顯著的增加,繼而導致血壓的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液黏度增高;

冠狀動脈或者是腦血管強烈而持續痙攣或動脈血管內膜損傷、出血與急性血栓形成,或許會導致冠狀動脈或者是腦血管急性閉塞而發生急性心肌梗死亦或者是腦梗塞。機體面對寒冷刺激的時候,會自發產生一系列反應以適應新的環境並保護自身、但是在當寒冷刺激過強或者是持續存在的時候,應該激狀態就會反過來損傷機體,促成急性心梗或腦梗發作便是其惡果之一。

那麼在嚴冬氣候到來之前,對高危人群製訂相應的防範措施或許可幫助他們安然過冬,我們都應該做好以下這幾點:

注意自身的保暖:如果隨著寒冷季節的來臨,適當的增加禦寒棉衣,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應該合理保暖,尤其是對頭部、手腳等敏感部位。寒冷氣象,室內外溫差大,出來進去注意增減衣物,保持體溫恆定,避免溫差過大刺激血管,導致自身血壓的波動。

控制自身的血壓:寒冷季節,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堅持的服藥,不要擅自改變用藥劑量或者是停葯,注意自身血壓的監測,避免情緒激動,治療期間如果出現血壓升高、胸悶、胸痛、頭暈、頭痛等癥狀,那麼就一定要及時的就醫,諮詢相關的醫生是否需要調整藥物劑量。

規律的飲食:寒冷季節,容易攝入高熱量的食物,加之運動減少,很有可能導致血液甘油三酯、膽固醇升高,應該注意均衡、規律飲食,少時油膩,多吃新鮮蔬果、深海魚類等食物,是預防心梗和腦梗的有效措施。

適量的運動:首先需要強調的是,寒冷氣象一定不要做劇烈運動,因為劇烈運動或許會使心血管負擔突然加重,導致心肌缺血風險增加,因此寒冷季節應適量增加戶外運動,比如騎車、慢跑、健步走等,多進行戶外運動,也有利於維生素D的補充。

戒煙限酒:如果長期大量的飲酒或許會使自身血壓顯著的升高,增加心梗和腦梗的發生率,因此寒冷季節,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更不建議大量飲酒,飲酒的時候一定要適量,如果有飲酒的癖好,建議白酒每天不超過50ml,紅酒每天不超過150mg,啤酒每天不超過450ml。

吸煙更是百害而無一利,吸煙或許可以升高血壓、引起血脂異常、破壞血管壁、加重動脈硬化,從而使心梗和腦梗的發生率顯著增加,因此,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嚴格戒煙,寒冷季節更不能吸煙。

總而言之,寒冷是發生心梗和腦梗的危險因素,可以通過有效的預防措施減少心梗和腦梗的發生風險,認真做好防護,順利度過嚴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