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長要多關注嬰幼兒的大腿皮紋,不對稱的後果挺嚴重

一個多月前,蔣女士的女兒玲玲(化名)出生,與兒子一起湊成一個“好”字。然而,當全家人都還沉浸在巨大喜悅中時,玲玲卻在滿月體檢時被查出腿紋不對稱,最後被確診為髖關節脫位。所幸發現得及時,目前,玲玲正在進行治療。

體檢發現腿紋不對稱

蔣女士今年35歲,杭州人。上周,她帶著剛滿月的玲玲來到了杭州市拱墅區半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兒童體檢。玲玲的身高、體重等指標都正常,可細心的兒保醫師張銀燕卻發現,孩子的大腿兩側皮紋不對稱,左側有兩條紋,右側有三條紋,體格檢查時,雙髖關節外展試驗呈陽性。

張銀燕馬上將這一情況記錄在了檔案裡,並告知蔣女士帶著孩子去上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防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慌了神的蔣女士趕緊帶玲玲去了醫院兒科掛了專家號。超音波檢查結果顯示,玲玲骨性髖臼的角度和軟骨部分的角度確實有異常,所幸發現得早,醫生建議蔣女士先蛙抱法試行半個月後,看情況再決定是否要用支架進行校正,幫助半脫位的髖關節複位。

“幸虧有認真負責的社區醫生,我們大人還真沒觀察這麽仔細!”蔣女士感歎。

那麽,到底什麽是發育性髖關節不良呢?張銀燕表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是導致兒童肢體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寶寶腿紋不對稱,並不一定就是髖關節脫位;但髖關節有問題,寶寶的腿紋一定是不對稱的。

“腿紋不對稱的發現比例在千分之二左右,最終確診為髖關節脫位的在千分之一左右。”張銀燕說,“像我們中心,2018年一年篩查了1500名左右嬰幼兒,有11個寶寶後來去上級醫院就診後確診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要關注孩子的大腿皮紋

張銀燕介紹,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發病機制並不是很清楚,女孩的發病率是男孩的6倍左右,左側約為右側的兩倍,雙側約佔35%。目前認為,該病的危險因素有:女孩;有家族史者;胎位不正,如臀位、羊水少;錯誤的繈褓方式,如把孩子像蠟燭一樣包裹,活動受限。

那麽,如何早期發現問題?張銀燕提到,家長日常可以關注下孩子的大腿兩側皮紋,一般要求對稱即可,沒有幾條的說法,不過大多數孩子都是兩條。如果家長懷疑孩子腿紋不對稱,要及時到社區醫院進行篩查。同時,家長帶孩子進行滿月體檢時,一定要檢查臀部皮紋和髖關節活動度,如發現皮紋不對稱和髖關節活動受限,及時到上級醫院做臀部超音波檢查。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包括髖關節脫位、半脫位和髖臼發育不良3個類型,要通過上級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後才能確定治療方案。”張銀燕表示,6個月以內的寶寶因骨骼尚未鈣化,拍X光片並不適合,可通過超音波進一步排查;而6個月以上的寶寶,一般通過X光片排查。

“家長對孩子的體檢結果一定要引起重視,如果不能及早治療,孩子長大後就會出現長短腿,會跛行,後期的治療難度遠大於早期。”張銀燕強調,如果家長被告知孩子腿紋不對稱,需要進一步檢查時,不要輕視,寧可多查一項,也不要錯過寶寶治療的最佳時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