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腿紋不對稱越早發現越好,髖關節發育不良,不是鬧著玩的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位寶媽帶著剛滿月的寶貝去社區檢查,身高、體重都正常,可是醫生卻發現寶貝的腿紋不對稱,左側有兩道紋,右側有三道。醫生趕緊將這一情況記錄在了檔案裡,並要求寶媽必須帶著孩子去做下檢查,以防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孩子還這麼小,就能患上這種病嗎?慌了神的寶媽趕緊將這一消息發布在了寶媽群裡,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不少媽媽表示有相同經歷。大多數媽媽稱做完超音波後已經排除了髖關節的問題。而有一位寶媽則坦言,檢查結果不理想,但醫生說因為孩子還小,發現的早,及時糾正是沒問題的。

原來體檢醫生的話並不是危言聳聽,為什麼腿紋不對稱,會預示著髖關節的情況呢?新手媽媽又該如何自測呢?

事實上,寶寶腿紋不對稱,並不一定就是髖關節脫落;而髖關節有問題,寶寶的腿紋一定是不對稱的。就像寶媽群裡大家討論的那樣,在腿紋不對稱的寶寶當中,僅有很小的比例是髖關節有問題的。很多寶寶,特別是胖點的寶貝,都會有腿紋不對稱的現象。

醫生髮現腿紋的異常,提出讓檢查是為了排除嬰兒髖關節發育不良,要知道,這是導致兒童肢體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如果不能及早治療,孩子長大後就會跛行,後期的治療難度遠大於早期。遺傳、出生後護理不當,都可能造成髖關節出現問題,寶媽一定要引起注意,聽從醫生的建議,儘快去做個髖關節的超音波。

如果寶媽發現寶貝的腿上「兩邊褶子不對稱」,或者一高一低,可以採用如下方法自測,總共有三個步驟:

  • 第一,讓寶寶平躺下來,將寶寶雙膝彎曲併攏,觀察左右膝蓋是否等高。如果兩邊高度不等,且總是處於曲位,無力伸直,提示存在髖關節脫位的可能性。

  • 第二,將寶寶的雙膝分別向外展開,觀察寶寶膝蓋外展的角度大小,正常的髖關節可以外展到80—90度角,如果小於60-70度,則提示髖關節存在問題。

    ?

  • 第三,用拇指自大腿內側由外向上推,聽髖關節是否發出「哢嚓」聲,檢查會陰部有沒有變寬:如果有,那極大可能是髖關節脫位。

當然了,因為觀察的局限性,如果發現腿紋不對稱,還是要儘快到醫院進行檢查。6個月以內的寶寶因骨骼尚未鈣化,拍X光片並不適合,可通過超音波進一步排查;而6個月以上的寶寶,一般通過X光片排查。呃,如果6個月以上才去排查,那只能說寶媽太粗心了,盡量避免。

為什麼說這項檢查要越早進行越好呢?因為如果在新生兒階段就發現寶寶髖關節有問題,95%的情況下不需要通過手術治療,簡單的寬尿布等方法就能調整,一般經過3-6個月的調整就能治癒,要求及時複查,跟蹤寶貝的糾正情況。

4-6個月的寶寶,可以用普通的寬尿布或青蛙抱姿勢,使寶寶髖關節屈曲外展,糾正髖關節發育不良;連續3-4個月使用弔帶或蛙式支具等,幫助半脫位或脫位的髖關節複位。

如果在6個月到1歲間發現,要區分髖關節的具體情況,如果是單純的發育不良或半脫位,用以上方法即可,如果是脫位的話,需要在全麻下進行手動正骨,還要用到石膏支架。

1歲以上的寶貝,就要通過手術來治療了。

所以,如果當醫生和你說寶寶腿紋不對稱需要進一步檢查時,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寧可多查一項,不要錯過寶寶恢復的最佳時期。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