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趕緊看看寶寶的腿紋,要是長這樣得當心了!

不想錯過界媽的推送?

並點擊右上角「···」目錄,選擇「設為星標

你真的會抱娃嗎?

來源丨好媽手冊

白白胖胖的寶寶,十分惹人喜愛,尤其四肢那一道道褶子,看著就很有喜感。But,小褶子其實也提示大問題,比如「腿紋不對稱」。

最近,武漢一位媽媽顧問:半歲的兒子胳膊腿上的小奶肉堆得一圈一圈,猶如米其林寶寶。

但有天洗澡後仔細觀察,寶寶左右大腿的「圈圈」竟然不對稱:左邊有3條紋路,右邊有4條。

她上網一搜索,原來這叫「腿紋不對稱」,提示可能有健康問題。她嚇壞了,再三詢問:只是紋路不一致,應該沒事吧,為什麼網上說得那麼嚇人呀?

醫生坦言,腿紋雖然不是判斷孩子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診斷依據,但仍可視為一個信號!

啥叫「髖關節發育不良」?

名詞解釋【髖關節發育不良】

是指髖關節的不穩定或鬆弛。大約每20個新生兒中會有一個有不同程度的髖關節不穩定,其中,約有2%~3%需治療。目前我國發病率為0.09%~0.3%。

髖關節發育不良至今發病原因不明。有家族史、臀位產(臀部先生出來的孩子)、有斜頸或者足部畸形、出生體重超過4公斤、母親生產時年齡大於35歲、髖關節彈響的孩子是高危人群。

腿紋不對稱,可提示兩種病

原來如此。可隔著那麼多小奶肉,能從皮膚紋路細節看出骨骼疾病?

武漢兒童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周治國解釋說,還真有一定科學依據,不過,並非所有紋路不對稱的寶寶都提示「有問題」,具體需要做檢查。

小寶寶如果兩腿紋路不對稱,主要提示可能有兩種疾病:髖關節脫位雙下肢不等長。

其中最常見的是髖關節脫位,需要醫生體檢、做超音波或X光來確診。還有些髖關節脫位的寶寶,可能出現臀紋不對稱。

需要注意的是,僅有部分腿紋不對稱的小寶寶與疾病有關。還有部分健康寶寶也可能出現腿紋不對稱,只是因為體型較胖、小奶肉堆積程度有差異,所以不能作為疾病判斷的標準。

此外髖關節脫位的小寶寶,也只有一部分會出現腿紋不對稱的情況,有些雙側髖關節脫位的寶寶,反而兩腿紋路又對稱了。

寶寶雖不疼,家長仍要多關注

髖關節脫位的後遺症主要表現為雙下肢不等長,跛行等步態異常。

早期多為無痛性跛行,但是隨診年齡和體重的增加,會出現行走疼痛,並伴發軀乾的脊柱側彎。

所以,一旦發現臀紋或腿紋不對稱,建議儘早到正規兒童醫院由醫生來判斷、診治。

因為,髖關節脫位雖屬於發育異常,可寶寶不會感覺到疼痛,初判只能靠家長平時多觀察來發現問題。比如:

寶寶不喜歡蹬腿,也不喜歡把腿伸直;

走路時一隻腳老蹬在另一隻腳上;

都可能提示髖關節有異常,需要及時就醫排查。

一般家長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髖關節發育情況時,6個月以內的孩子可以通過超音波來檢查。

為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6個月以上的孩子最好通過X光來檢查。

如果是在家檢查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家長比較容易掌握的方法是「蛙式試驗」。

即將寶寶平放在床上,觀察雙腿是否等長,再將小孩屈膝屈髖,並向外展開髖關節。正常小孩的膝蓋外側可以觸及床面,如果不能,就需要到醫院骨科進一步檢查了。

如圖,右側的情況就不太好↑↑

需要強調的是,髖關節發育不良不是一次檢查就能檢查出來的,最好能多次複查。因為孩子在發育的過程中,原本正常的髖關節也可能出現異常問題。

因此,孩子出生後,按時進行健康體檢特別重要。一般到孩子會站、會走之後,如果髖關節始終都正常,那麼再出現問題的概率就相對會小一點。

1歲以內的寶寶,如患有髖關節脫位,通過正確的整復及固定及矯正,有望痊癒。

1~2歲的患兒因脫位時間長,髖關節周圍軟組織有不同程度的攣縮,在複位之前要通過牽引,再用石膏固定數月,能進行糾正。

超過2歲的孩子往往需要通過手術矯正了。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對孩子的髖關節脫位治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怎樣預防寶寶髖關節脫臼?

怎樣預防髖關節脫臼?周治國建議,千萬別給寶寶打「蠟燭包」或是打綁腿!

傳統觀念認為給寶寶打「蠟燭包」,將新生兒用包被裹得嚴嚴實實,或者乾脆給寶寶打綁腿,這樣可以讓他雙腿長得筆直,能預防羅圈腿。

事實上,嬰兒骨頭很軟,外力作用過大,反而可能令股骨頭上的軟骨變形或移位,從而影響髖關節發育,甚至造成髖關節脫位。

「抱孩子的姿勢,也很重要!」周治國說,有些街拍圖片的「潮媽」,喜歡採用側騎跨式豎抱,也就是讓寶寶側著,兩腿張開「騎」在媽媽的髖關節處,姿勢猶如抱青蛙,又稱「叉腿抱」。

不明白的看看貝嫂的示範↑↑

這種姿勢可讓寶寶雙腿外展,有利於髖關節正常對位和發育,家長也更省力,是醫學界推薦的抱娃姿勢

與此相反,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蠟燭包「的地方,兒童髖關節脫位的發病率明顯高於習慣「叉腿抱」的地區兒童。

這裡還要提醒家長:如果已經查出來孩子的髖關節發育不良,也千萬不要擅自用掰腿方式給他矯正。

強行反覆施加的外力,非常容易傷到孩子,建議家長們最好遵醫囑,根據醫生建議乾預治療。

周治國

武漢兒童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擅長小兒脊柱畸形及疾病的診治,尤其對兒童脊柱側彎,脊柱脊髓損傷,腰背痛及下肢痛等疾病,對兒童髖關節脫位等先天畸形、對兒童骨腫瘤的診治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重要!福利!來了!

快來參與下方海報內新葯認知調研

我們將隨機抽取20名醫生用戶

送2019《醫學界》專屬枱曆!

界友們請速速參與起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